苏教版数学六上整理与练习1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讨论题( 3)学生举例说说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 学生提出未解决的问题。 集体交流。 交流预习作业第 2题。 三、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预设 15分钟) 1. 完成 “练习与应用 ”第 1题 ( 1)说出每个形体是长方体 和正方体以及理由。 ( 2)估计一下哪个形体的体积最大。 ( 3)独立计算各个形状的体积和表面积。 2. 完成 “练习与应用 ”第 2题 已经掌握了有关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很多知识,回顾一下,这一单元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现在,请大家以小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 在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还是要按一贯的要求做到 : ( 1)小组交流,互相倾听 ( 2)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 3)修改补充,不断完善 全班交流 : 讨论题( 1)引导学生从面、顶点、棱长三个方面考虑,板书学生的预习成果。 讨论。苏教版数学六上整理与练习1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数看成几来试商的,商后发现了什么情况,再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样的情况。 (在这里追问的 目的是让学生能比较重视试商的过程,让学生明白有时是需要调商的) ( 5)让学生把 252247。 43 与 272247。 34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发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在解答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计算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两道题目的设置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但又能体会到知识之间的联系
肯德基的老板听说这种咖啡奶口感好,受欢迎,决定引进,他想请同学帮忙计算一下“一杯 330 毫升的咖啡奶需要多少毫升的奶和多少毫升的咖啡。 ” (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和数量关系。 ( 2)、 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讲评、反馈。 ( 3)、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同学们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确定分配比。 通过刚才的例子 ,我们知道: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一定比进行分配
的情感投入,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二、 探究新知,总结方法 1.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算式。 请学生观察刚才的两个算式并说说各表示什么数量关系。 2. 那解决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 3 本笔记本的钱+ 1 个书包的钱=总共用去的钱) 3. 根据数量关系式那我们能不能把刚才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 讨论交流后总结最佳式子: 5 3+ 20 4. 让学生说为什么要列成
学习打下基础。 :这节课我们来学稍复杂的图形的面积 计算方法(面积是多少) 【板块二】 纲,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给予指导点拨。 【板块三 】 ( 1)师: “分一分、数一数中”的图形面积是怎么算出来的。 指出: 把稍复杂的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图形再计算面积,更简单、准确。 (板书:分割法) ( 2)师:还能用刚才的分 9 2+ 4 8+6 4= 74 9 2+ 4 2+10 4=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2节研究液体的压强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 1. 液体对容器的 和 都有压强,可用 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 . 2. 液体压强只与 和 有关 . 3. 上端 _,下部 的容器叫连通器 _液体,在液体 _时,各容器中的液面的保持相平(液面高度总是相同) . 课 前 预 习 壁 底 大
成今天的学习目标,请大家围绕下面的学习菜单自学。 2.学生自学后,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3. 引导学生总结探索的方法: 方法一:把 1 和 都看成相同单位的数量。 方法二:用画图的方法探索 1和 的关系。 小结: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是10。 整数部分的 1 和小数部分的 之间的进率也是10,同整数一样,小数的记数单位也按一 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小数的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