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ppt课件内容摘要: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2节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1.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发生 _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2. 物理学中,将大量分子的 ,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子的热运动越 . 3. 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 ,分子在不停息地做 ,分子间存在 . 课 前 预 习 彼此进入 剧烈 间隙 无规则运动 相互作用力 无规则运动 1. 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B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C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D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 2、扩散最显著 2.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D 课 堂 精 讲 知识点 1 认识分子动理论 C 3.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指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 A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B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D分子在不断地无规则运动 4. 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胶粘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物质的分子 ;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 3、材粘在一起,这说明 D 课 堂 精 讲 在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5. 固体、液体和气体是自然界中的物质最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 中甲是 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乙是 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丙是 体分子的排列模型 6. 固体、液体、气体,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强弱,由小到大排列的次序是 、 、 . 固 气 课 堂 精 讲 知识点 2 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液 气体 液体 固体 7. 下列对于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清洁工清扫街道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海绵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 4、的热运动越剧烈 8. 分子间的引力的大小决定于( ) A分子的直径 B分子的质量 C分子间的距离 D分子间斥力大小 D 课 后 练 习 C 9. 如图 玻璃注射器内吸入一定量的某种液体,然后排出内部的空气,并用橡皮塞封住注射孔这时人无论怎样用力推动活塞,也难以使其体积发生微小的变化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该液体压缩成固体了,所以体积不变 B说明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很难被压缩 C说明该液体分子的体积大,压缩不动 D说明液体分子间有引力,所以很难被压缩 B 课 后 练 习 10. 如下四幅图所示现象中,与分子的运动有关的是 ( ) A春天柳絮飘舞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纷 5、飞 D冬天雪片飞扬 课 后 练 习 B 11. 我们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可以防止人们被动吸食“二手烟”, “二手烟”被吸食的主要原因是烟的( )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2.“花气袭人知骤暖”对于这句古诗,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当周边的气温突然变暖,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 (选填“快”或“慢”),因此花香就特别浓郁,这是一种 现象 13. 当分子间相距为 子引力与斥力相等当分子间距离小于 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距离大于 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距离大于 时,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C 课 后 练 习 快 扩散 斥 吸 10r 1 6、4. 用如图 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排除密度带来的影响,有力证明扩散现象,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选填“ A”或“ B”)瓶根据 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在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 0 , 4 , 20 , 30 则在 温度下 (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课 后 练 习 B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5.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 1)如图 1)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中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 40 的热水,另一杯是 10 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 7、1)所示的现象在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乙 能 力 提 升 扩散现象较明显 ( 2)如图 2)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部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 ( 3)如图 3)所示,往装有 500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 100说明 ( 4) 如图 明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小华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列实验中,能帮助小华释疑的是 . 分子间存在引力 能 力 提 升 分子间有间隙 D A. 挂一个钩码,铅柱不分离 柱不分离 柱不分离 柱不分离 能 力 提 升。(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ppt课件
相关推荐
结果对吗。 1 36 在出发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 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这样的除法。 小结:用商除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的方法来验算。 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出 示第二个问题): 65 元可以买多少块。 还剩多少元。 (指名答) (出示芳芳的解答): 65247。 3+21 块„„ 2 元。 追问:这题与刚才的结果比各有什么不同。 你会根据前面的经验验算吗。 (指名说):根据学生的回答
蛋糕。 指名列式。 学生独立算出得数。 让学生说说 65247。 3与 36247。 3的得数有什么不同特点。 问:你能想办法检验吗。 小组合作 : 请同桌二人合作, 互相检 验 得数 ,看是否正 确,组长负责监督并汇报检验情况。 (对合作愉快的小组加星)。 ( 2) 、各组 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 3)、汇报验算方法,教师板书。 组织讨论: 21 3+ 2= 65表示什么意思。
你能用哪些方法来求出这个商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相机组织以下教学: ⑴ 方法 1。 谈话:请同学们用圆片来分一分(学生动手操作并表述)指名板演分的过程。 ⑵ 方法 2。 引导:每 2 人一组,有几个 2 人就有几组, 10人里面有几个 2 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 ⑶ 方法 3。 讲述: 2 和几相乘得 10, 10247。 2 就得几 2 和几 相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4节 神奇的升力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九章 浮力和升力 1. 液体是指有固定质量而无固定形状的物体,如气体或液体 、 等都具有 性,统称为流体 . 2. 流体流动时,在 的地方会表现出一种奇妙的特性 . 课 前 预 习 水 空气 流动 流速 不同 1. 小明按图 ( 1) 当他往两张自然下垂的纸中间吸气(如图甲所示)时,发现纸往
:你们能写出来吗。 然后读一读。 要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万,你会怎么拨珠。 让学生来拨一拨,写一写,读一读。 3. 找朋友。 教师把写有二千、三千、六千、八千、一万、 20 3000、 6000、 8000、 10000的卡片发给学生,请手中拿有二千、三千、六千、八千、一万卡片的学生上台,再把自己的好朋友请上来,找好朋友后,其他学生把这些数读一读。 4. 教学数位顺序表。 谈话:刚才我们学会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3节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二)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九章 浮力和升力 1. 当物体停留在液面上,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的状态 1. 物体的浮沉条件: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 ;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 或 ; 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 2. 潜艇是通过改变 的方法来控制浮沉的 比空气小得多的氢气 . 课 前 预 习 上浮 漂浮 悬浮 下沉 自身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