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3《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2)》ppt课件内容摘要: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3节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二)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九章 浮力和升力 1. 当物体停留在液面上,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的状态 1. 物体的浮沉条件: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 ;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 或 ; 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 2. 潜艇是通过改变 的方法来控制浮沉的 比空气小得多的氢气 . 课 前 预 习 上浮 漂浮 悬浮 下沉 自身重力 密度 1. 潜水艇在水中能够浮沉,你认为它主要是靠改变 ( ) A所受的浮力 B自身的密度 C自身的重力 D自身的体积 2. 某潜水艇从水下 20000于浮力 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C 课 2、堂 精 讲 知识点 1 浮沉条件在潜艇上的应用 C 3. 如图 小明同学自制的潜水艇模型装置 . ( 1)当我们向瓶中吸气模型受到的浮力 、重力 (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此时,我们将看到的现象是 ; ( 2)当我们向瓶中吹气模型受到的浮力 、重力 (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此时,我们将看到的现象是 ; ( 3)从上述实验可知: 不变 变大 课 堂 精 讲 下沉 不变 变小 上浮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的 4. 关于气象气球里面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球里面充的是空气 B气球里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C气球里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气球里 3、面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相等 5. 气球、飞艇的里面装着 比空气小的气体,当气球或飞艇受到的浮力 (选填“等于”、“小于”、“大于”)气球或飞艇自重加载时,气球、飞艇就能上升;如果气球要降落时就向外 (选填“吸”或“放”)气,使其受到的浮力 (选填“等于”、“小于”、“大于”)气球自重加载 . B 密度 课 堂 精 讲 知识点 2 浮沉条件在气象探气球上的应用 大于 放 小于 6. 浮筒法打捞沉船的原理是:浮筒绑在沉船两侧时使整体体积 ,总的浮力 ,排出浮筒中的水,浮筒的重力 (以上三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浮力 重力时沉船上浮(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增大 课 堂 4、精 讲 知识点 3 浮沉条件在浮筒打捞上的应用 增大 减小 小于 7. 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浮力变小,船体上浮一些 B浮力变大,船体下沉一些 C浮力不变,船体下沉一些 D浮力不变,船体上浮一些 8. 把体积为 1 10为 12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 ( ) A漂浮, 10N B漂浮, 12N C沉底, 10N D沉底, 12N D 课 后 练 习 C 9. 鱼类体内有鱼鳔,鱼通过改变鱼鳔的体积,可以轻易的改变自身的沉浮,鱼能控制自身的沉浮,主要是通过改变 ( ) A所受的重力 B所受的浮力 C液体的密度 D身体的质量 10. 潜水艇在深水中需 5、要上浮时,就用压缩空气排出水舱中的水,在潜水艇未露出水面的排水上浮过程中所受重力 ,所受压强 ,所受浮力 (以上三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 饺子是我们大家喜爱的食物你有煮饺子的经历吗。 饺子刚下锅时是沉在锅底的,煮一会就都漂浮在水面了,这是因为饺子受热体积 ,浮力 (以上两空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从而大于重力,上浮至水面最后,煮熟的汤圆都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汤圆受到的浮力 重力 B 课 后 练 习 变小 变小 不变 增大 增大 等于 12. 小兰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如图 . ( 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应在吸管的 (选填“上端”或“下 6、端”)塞入一些铜珠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 ( 2)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 (选填“越长”、“越短”或“不变”),受到的浮力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 3)通过正确计算,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线,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吸管密度计下列四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 . 图 端 课 后 练 习 越长 不变C ( 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为了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如 间的距离大一些可以 13. 三国时代,诸葛亮曾放过一种“会飞”的灯笼,后人称其为“孔明灯”,如图 能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灯笼内的热空气密度 灯笼外冷空气的密度, 7、使灯笼受到的浮力 灯笼所受的重力,所以灯笼才上升(以上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当一个重 N 14. 根据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判断:若物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物体就上浮;若物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物体就悬浮;若物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物体就下沉(以上三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能 力 提 升 大于 于 等于 大于 15. “远征号”潜水艇在我国钓鱼岛执行任务时既能下沉又能上浮,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 【 提出问题 】 “远征号”潜水艇在执行任务时是如何实现上浮和下沉的呢。 【 进行猜想 】 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大小 【 8、实验器材 】 一个小玻璃空药瓶、干抹布、橡皮筯、细线、烧杯、水、刻度尺、薄膜塑料袋、餐巾纸 【 进行试验 】 ( 1)将小玻璃空药瓶装入大部份水,旋紧瓶盖,放入水中,观察到小瓶下沉;捞出后用餐巾纸擦干小瓶,用细线系着挂在橡皮筯下(如图 并用 量出橡皮筯的长度为 刻度尺 能 力 提 升 ( 2)在薄膜塑料袋内放一装满水的烧杯,将此瓶浸没在烧杯中,用薄膜塑料袋收集从烧杯中溢出的水,再将塑料袋及收集的水挂在同一橡皮筯下,用刻度尺量出此时橡皮筯的长度为 时 明浮力 重力(选填“”、“”或“”),物体会下沉 ( 3)倒出小瓶中的水,用餐巾纸擦干小瓶,旋紧瓶盖,将小瓶浸没水中放手后,观察到小瓶上浮;捞出小瓶,用餐纸擦干,旋紧瓶盖;挂在同一橡皮筯下,用刻度尺量出此时橡皮筯的长度为 时应通过比较 和 能比较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大小,于是知道物体上浮的条件 ( 4)在小瓶不断上浮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5)改变小瓶中水的多少,重复上面实验,进行多次实验 【 实验结论 】 如图 是靠改变 来 实现浮沉的 变 能 力 提 升 自身的重力。(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3《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2)》ppt课件
相关推荐
:你们能写出来吗。 然后读一读。 要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万,你会怎么拨珠。 让学生来拨一拨,写一写,读一读。 3. 找朋友。 教师把写有二千、三千、六千、八千、一万、 20 3000、 6000、 8000、 10000的卡片发给学生,请手中拿有二千、三千、六千、八千、一万卡片的学生上台,再把自己的好朋友请上来,找好朋友后,其他学生把这些数读一读。 4. 教学数位顺序表。 谈话:刚才我们学会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4节 神奇的升力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九章 浮力和升力 1. 液体是指有固定质量而无固定形状的物体,如气体或液体 、 等都具有 性,统称为流体 . 2. 流体流动时,在 的地方会表现出一种奇妙的特性 . 课 前 预 习 水 空气 流动 流速 不同 1. 小明按图 ( 1) 当他往两张自然下垂的纸中间吸气(如图甲所示)时,发现纸往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2节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1.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发生 _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2. 物理学中,将大量分子的 ,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子的热运动越 . 3. 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 ,分子在不停息地做 ,分子间存在 . 课 前 预 习 彼此进入 剧烈 间隙 无规则运动
成。 ( 1) 中间有一个 0 的四位数。 让学生将计数器百位上的 3 颗算珠拨去,同时教师用计数器演示 2065。 提问:现在这个计数器上的算珠各表示多少。 再问: 2个千、 6个十和 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这个数与我们刚才认识的 2365有什么不同。 再问:这个数该怎样读呢。 让学生与同桌互相读一读,再指名读一读。 谈话:你会写这个数吗。 请对照着计数器上的算珠写一写。 反馈:你是怎样写的。
哪里。 指一指课桌面的周长在哪里。 2. 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 出示游泳池的图片,你能指出游泳池的周长吗。 3. 教学 “试一试” ( 1)学具盒面的周长在哪里。 你能知道它的周长有多长吗。 想办法算一算。 交流算法。 ( 2)三角尺的周长在哪里,你能算一算吗。 ( 3)拿出一片树
( 3)秒表。 2.学习 1 分= 60 秒。 师:电子钟表、秒表以及有秒针的钟表都可以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 现在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就提示:分针走 1 格,秒针走多少。 秒针走 1 圈,分针走多少。 ) 学生 活动 ,教师巡视。 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 1圈是 60 秒,分针正好走 1 小格,由此得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