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一上分一分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1题。 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 圈一圈: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 说一说: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 [评:对于解决问题来说,重要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或结论,而是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成功的快乐,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这一层次的设计正是实践了这样一种理念,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自主探索的机会。 学生在议一议、评一评、分一分的活动中切实感受到物体如何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类,从而形成分类的意识和基本 方法。 其中又适时渗透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体验到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 ] 三、巩固深化,再次体验 启慧 1.“想想做做”第 2题。 继续播放《小兰的星期天》:小兰在小朋友的帮助下顺利地整理好了自己的书包。 这时电话响了,妈妈接了电话后说,有客人要来,她要上街去买菜,让小兰做妈妈的“小帮手”,收拾一下家里,小兰高兴地答应了。 客厅的桌上摆着许多东西,把它们放在两个袋子里,该怎样放才合适呢。 我们一起和小兰来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进行分类,选 2~ 3 个小组上台演示。苏教版数学一上分一分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题,这些礼物就送给大家。 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1. 第 7 题操作 电脑出示:(豆角老师说)把 9个○分成两堆,说出四道算式。 学生在小组内用学具分一分 , 老师巡视。 2. 汇报交流,老师板书 4组 , 共 16 道算式。 (鼓励说得有条理的学生。 ) 三、活动游戏,应用巩固 1
( 1)教师出示第一幅图,要求学生用铅笔将图中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连一连,看看成了什么。 (企鹅) ( 2)请一个学生在幻灯片上完成。 2. 比一比,谁最细心。 (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拼一下,看看拼成了什么。 ( 2)教师出示幻灯片(飞机成型图)。 三、怎样变成同样多 1. 怎样使两边苹果同样多。 ( 1)出示图(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3节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一)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九章 浮力和升力 1. 当物体停留在液面上,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的状态叫做 状态 . 2. 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并可停留在液体里任何深度的地方(未碰到液体的底部)的状态叫做 状态 . 3. 物体由液面往下运动的过程叫做 ,相反的运动则叫 . 课 前 预 习 漂浮 悬浮 下沉 上浮 1.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1节 认识分子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1. 德谟克里特猜想大块物体是由极小的 组成的,他把这种物质叫做 . 2. 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把能保持物质 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 . 3. 研究指出,大多数分子直径的尺度为 m 课 前 预 习 微粒 原子 化学性质不变 10. 高山流水,动物植物,天上地下
爷排在第几。 老爷爷年纪大,人们都谦让他,让他先买票。 ( 4)学生交流,相互提问。 ( 5)小结:几表示共有几,第几表示某一个。 2. 排队游戏,加深感知。 ( 1)让 学生 自愿 上来排队( 5 个以内)。 ( 2)找一找:从左边起第 3 个 , 从右边起第 3 个。 从左边起的 3 个小朋友,找对了举手表示。 体会了 3 与第 3 的区别。 3. 游戏:涂色 P16 第 1 题 (
. 初步感知 师: ( 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 你是怎么知道的。 (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 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 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 2 的。 ( 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 4 和第 5 的理由。 (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觉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 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