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科版)九年级 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ppt课件(39页)内容摘要:
1、学习目标: 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2. 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 热 容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 复习 ( 1)物体的质量 (m) ( 2)物体温度升高的多少 (t) 海滨从 沙漠从 为什么同一纬度的 海滨城市 和 沙漠地区 的气温变化会如此大 ? 中 午 沙子变凉了 而海水却很温暖。 傍 晚 沙子很烫 而海水很凉 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 为什么同一纬度的海滨城市和沙漠地区的气温变化会如此大 ? 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 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跟 物体的质量 有关,和 升高的温度 有关。 还可能与什么有关。 设计实验 1、如何使水和沙子温度升高 2、。 信息快递 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就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2、 研究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所要控制的因素: 质量相同 升高的温度相同 加热的热源要相同 方案一:取等质量的水和沙石,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沙石,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 )。 我们就选你 3、你打算用哪种方法验证猜想。 两种方法在实验效果上是一致的。 物质 0 m i n 1 m i n 2 m i n 3 均每分钟升高的温度 沙子(100g) 水(100g) 进行 实验 物质 0 m i n 1 m i n 2 m i n 3 m 3、 i n 4 m i n 5 m i n 平均每分钟升高的温度 水(100g) 17 22 27 33 沙石(100g) 16 23 32 42 54 67 分析与论证 吸收相同热量时,谁升温更快。 如果要水和沙石升高相同的温度谁需要的时间更长。 水 质量相等的沙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水 比 沙 需要的时间 _(长 /短),升高相同温度时 水 比 沙 吸收的热量_(多 /少),这说明: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_(相同 /不同)。 长 多 不同 分析与论证 实验后的思考 1、水和砂石谁的吸热能力强。 2、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 实验后的思考 ,往往比实验本身 4、 更重要。 牛顿 二、什么是比热容 其实很简单,就是采用比较单位质量、升高 1 的水和砂石吸热的多少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单位质量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降低 ) 1 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单位 : 焦耳 /(千克 ) J/( ) 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比热容的定义及符号 C 观察比热表,水的比热容是多大。 有何物理意义。 J/( ) 水 103 砂石 103 酒精 103 铝 103 煤油 103 干泥土 103 蓖麻油 103 铁、钢 103 冰 103 铜 103 空气 103 水银 103 说一说铜和酒精的热值的物理意义。 分析比热表,可以找出 5、哪些规律。 J/( ) 水 103 砂石 103 酒精 103 铝 103 煤油 103 干泥土 103 蓖麻油 103 铁、钢 103 冰 103 铜 103 空气 103 水银 103 你发现了什么。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水的比热容最大; 物质的比热容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如水的比热容与冰的比热容就不相等; 总结 物质的 比热容 跟密度相似 ,也是物质的 特性 乊一 . 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 ,比热容是一个确定的数值 ,跟物体质量的大小 ,温度改变的多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 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因此,可以用比热容来 鉴别物质 的 6、种类。 同种物质 (相同状态) 比热容是一般 相同 的 不同种物质比热容一般 不同 的 比热容是 物质 的一种属性。 还有哪些物理量的大小取决 物质的种类 密度、比热容的大小 取决于物质的种类 如果该物质是燃料, 还有热值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B 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C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D 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变化的多少以及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都无关。 D 比热容的大小 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吸收热量、温度等因素无关无关 2 下列物质的比热容发生改变的( ) A 一杯水倒掉半杯 B 7、 水凝固成冰 C 0 的水变成 4 的水 D 将铁块锉成铁球 B 比热容的大小 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与其他因素无关 3、 烧杯中装有酒精 , 现用去一半 ,则剩余酒精的下列物理量中 , 发生改变的是 ( ) A 密度、比热容的大小 取决于物质的种类 如果该物质是燃料, 还有热值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 分析比热表,回答下列问题。 J/( ) 水 103 砂石 103 酒精 103 铝 103 煤油 103 干泥土 103 蓖麻油 103 铁、钢 103 冰 103 铜 103 空气 103 水银 103 高 1 ,水和沙石 吸收 的热量分别为多大。 水放出的热量是沙石的多少倍。 3. 1低 8、 1 ,水和沙石 放出 的热量分别为多大。 水放出的热量是沙石的多少倍。 取整数) 4. 103高的温度分别为多大。 水升高的温度是沙石的多少倍。 “水的比热容大 ” 这一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讨论 : 1、汽车发动机为何用水来冷却。 2、冬天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为何用热水供暖。 生活 物理 社会 水的比热容大 ,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 水升高相同温度时,吸热多,用水作冷却剂效果好。 水的比热容大 ,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 水降低相同温度时 , 放出的热量多, 用热水取暖效果好。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 9、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你能解释原因吗。 水稻育秧 “水的比热容大 ” 这一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讨论 : 1、汽车发动机为何用水来冷却。 2、冬天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为何用热水供暖。 生活 物理 社会 小华在互联网上看到一段资料 : “ 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 三峡水电站建成后,三峡库区的气候会受到一定影响,夏天气温将比原来下降 2 左右,冬天气温将比原来升高 2 左右。 ” 讨论说明专家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预测。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夏天,它吸收的一定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不多; 冬天,它放出一定热量后,降低的温度不多。 水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新疆有 10、句谚语: “ 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 你现在能说出它的道理。 这是对沙漠气候的生动描述。 白天,当太阳照射到沙漠时,由于砂石的比热容较小,砂石吸收热量后,其温度会迅速升高;而到傍晚,砂石 要放出热量,由于砂石的比热容较小,砂石的温度会马上下降,温度很低,所以沙漠气候温差变化很大。 海滨 沙漠 为什么同一纬度的 海滨城市 和 沙漠地区 的气温变化会如此大 ? 答: 从比热容表可以看出 ,各种物质 ,水的比热容最大。 这就意味着 , 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 , 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 ,砂 石比热容小 ,海水与砂石比较 ,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 ,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较小 , 11、 白天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 , 海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 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 , 夜晚放热 , 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 所以一天乊中 , 沿海 地区温度变化小 , 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 同理 , 在一年乊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 , 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 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海水的比热比沙子的比热大,所以海水升温比沙子慢;没有日照时,海水降温比沙子慢。 思考 5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0 ,要吸收多少热量 ? 1 5 10 103J 5 103J 10 5 103J 103J 三、热量的计算 、 根据物质比热容的定 12、义可计算出该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t 吸 = 放 = t。 C 比热容 t 变化温度 初温 末温 例: 将质量为 4加热到 0 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解: 103J/( ) t。 = 20 t = 80 m= 4据 吸 =得: 吸 = 吸 = 答: 2、 小明从表中提供的信息中 , 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 其中错误的是 ( ) 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J/ ) 水 103 干泥土 103 酒精 103 铜 103 冰 103 铝 103 水银 103 铅 103 B 液体 质量 初温 加热 时间 末温 水 480g 20 100 煤油 480g 20 50 液体 质量 初温 加热 时间 末温。(粤教沪科版)九年级 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ppt课件(39页)
相关推荐
刚上场时对他的侍从说的一段话。 (师的精彩范读赢得热烈掌声) 师:让我们再接着欣赏第二个罗密欧的朗诵表演。 (乙生读第六处罗密欧的对白) 师:这位同学朗读时很有激情,让我感到有一个活生生的罗密欧就在这儿正深情地向朱丽叶倾诉心曲呢。 (生笑) 师:我们的两位罗密欧都做了精彩的朗读,下面再让我们欣赏朱丽叶的朗读表演吧,咱们的朱丽叶呢。 (师用多媒体展示朱丽叶殉情时的场面) (没等其他同学推荐
后,到达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的奥林匹亚,看到了古奥运会的遗址,产生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念头。 他熟悉古希腊历史,他研究认为“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不仅为了锻炼体格和显示一种廉价的壮观场面,更是为了教育人”。 顾拜旦还说过:“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是为民族和广泛的和平国际主义服务,并促进社会和平、健全的道德和良好的教育。 ”所以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是他复兴奥运会的最根本他在
支持自己的观点的例子,通过探讨这些语言现象,来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之妙,进而能引导学生把受到的启发、学到的经验、掌握的方法,尝试运用到对于相关的文学现象的研讨之中。 《咬文嚼字》的教学过程可分成四个阶段,循序渐进。 首先,应指导学生通过泛读文本,从宏观上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 “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再了解从两个方面所做的阐释
爱人已死,他不愿独活世上。 殉情的方式可不可取。 或如何看待殉情这种方式。 明确: 时代不同了,社会背景不同了,在今天,这种殉情的方式已不可 取,但男女主人公坚韧、执著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去追求幸福、自由,创造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 倾心相爱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未成眷属,但他们誓死捍卫爱情,追求幸福、自由生活的信念让人钦佩。 当然也要允许学生“天涯何处无芳草”等另类的说法,不在于对错
为题,讲解了在设计时一些考虑。 (投影有关图片,帮助理解课文) 第二部分: 理解文化与传统。 在这个部分作者要强调的是如何理解文化的问题,不要提起文化就把眼光投向千百年前的历史,而应该注意自己的身边,注意自己脚下的文化。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作者从设计思路的三大诱惑中摆脱出来,既对传统的设计予以借鉴,同时又展示了歧江公园这个富有个性的景观设计。 第三部分: 理解自然。 与第二部分说明设计的文化内
1、 引 入 水流通过水轮机 , 能使水轮机转动。 电流流过灯丝,能使电灯发光。 类比 导体中的电荷向一定方向移动。 2. 电流方向的规定: 正电荷 的定向移动方向。 在电路中,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 正极 经过用电器、导线等 流向 电源的 负极 的。 1. 电流: 如何测量流过灯泡的电流呢。 换成两节电池,小灯泡的亮度将如何变化。 说明什么。 电源 开关 小灯泡 电流的 单位 :、 安培 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