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科版)九年级 13.5《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ppt课件(23页)内容摘要:
1、观察思考 电路中的用电器能够工作是因为有电流通过,那么电路中为什么会形成电流。 类比水流形成的原因 水压 水流 抽水机 水流的形成 形成 维持 电压 电流 电源 电流的形成 形成 维持 类比法 电源与电压 1、电压是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2、电源就是给用电器提供电压的装置。 3、常见电源: 电压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U 伏特, 简称 伏, 符号 V 千伏 ( 和 毫伏 ( 1000V 1V=1000特 (1745 意大利科学家,他发明了伏特电堆 ,这是物理学历史上的神奇发明之一。 电堆能产生连续的电流,它的强度的数量级比从静电起电机能得到的电流大,由此开始了一场真正电学的科学革命。 2、 比一比 ,赛一赛 (1) 256 V (2) 220 V (3) 104V= 105 8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 2 V 家庭电路的电压 220V 动力用电电压 380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 不高于 36V 电鳐 的模样很怪 ,扁平身子 ,头和胸连在一起,浑身光滑无鳞,电鳐凭着自己的“电武器”,能随意放电,在海洋里几乎是无敌的 ,能产生 200伏特以上的电压。 人如果不小心踩着海底的电鳐时,它放出的电足够将一个成年人电倒。 电压的大小用电压表测量。 几种常用的电压表: 学生电压表 演示电压表 万用表 应该用什么仪器来测量电压呢。 认识电压表 电压表: 外观 接线柱 量程 分度值 中 3、间的旋钮可以调零 使用的接线柱 量程 分度值 0 15V 0 3V -”和“ 15” “ -”和“ 3” 量程和分度值 电压表读数练习 认真阅读电压表使用说明,并与电流表相比较,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怎样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呢。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要校零:使用前检查电压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 如有偏差 , 进行较正 要并联:电压表必须并联在电路中 (电压表可以直接测电源两端电压 ,相当于绝缘体 )。 要使电流从标有 “ 3” 或 “ 15” 接线柱流入电压表 , 从 “ ” 接线柱流出电压表。 被测电压不能超出电压表量程: 在已知电路中电压大小时 , 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 4、;若不能判断 ,则先 试用 大量程 , 然后进行试触法选择。 三要 一不能 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 仪 表 符 号 使用规则 学生电表 接法 接线柱 量程 能否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量程 最小刻度 电流表 电压表 A 串联 并联 电流从“ +”进 “ -”出 电流从“ +”进 “ -”出 电流不能超过最大值,先试触 电压不能超过最大值,先试触 不能 能 流表和电压表使用区别和联系 V ) 路中就一定有持续的电流 要构成通路,导体中就会有电流 使电压表测灯 确的电路图是( ) D 关闭合时,要使电压表测灯 确的电路图是( ) 内填上适当的电表,并标出 “ +”、“ -”接线柱 L A V A V + - + - + - + - 小结 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电源给电路中提供了电压 电压用 位是伏特,用 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看清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校零、并联、正进负出、不能超出量程。(粤教沪科版)九年级 13.5《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ppt课件(23页)
相关推荐
有谁的眼力这么尖,这么强, 竟能追上 歌声的飞扬 ? 赏析: 这一节写“歌”:随随便便哼支歌,歌声飘扬,自认为没人会记住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毫不费力地将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理解的眼神等施予别人。 或许我们觉得这无足轻重。 友爱、帮助等等被我们随随便便地施予,轻轻松松地忘却。 表面上看,第二节与第一节毫无关系,其实是以箭作为歌的喻体。 诗人的描绘揭示出某种相似:歌也像箭那样飞逝了
1、 复习回顾 1、什么是扩散现象。 两种互相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和物体的温度有关,因此分子无规则运动又称为分子热运动。 运动着的篮球具有。 运动着的分子具有 动 能 动能 共同点 :运动着的 这组事物具有什么共同点 ? 自由下落的石块和地球互相吸引具有。
1、联电路中的电流 1、电流的形成原因: 2、电流的方向: 正电荷 定向移动的方向为 电流的方向。 3、电流的符号为。 4、电流单位: 1A(安) =103安) =106 A(微安) 电荷的 定向 移动。 4、 不允许 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 5、选择合适的量程。 ( 试触法 ) 3、要“ +” 进 “ ”出。 2、电流表要 串联 在电路中。 1、使用前一定要 校零。 电流表的使用: 2
师:能否说 的 具体些。 生:第一句是下定义。 “掐丝工人心理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图画。 ”是举例子,“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是打比方,“他们简直是在刺绣”直到最后是作比较。 师:他说 的 对不对。 生:举例子说 的 不对,应是“譬如粘一棵柳树吧”。 师:完全正确。 作者为 了把所介绍的知识说明白,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说明方法。 掐丝要组成许多图案,作者怕读者不明白
一旦猎食者大功告成,开始享用它们的战利品,鹿群便失去了奔跑的动力。 它们停下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悠闲地欣赏猎手们将它们的同类撕成碎片。 它们似乎完全不懂“物伤 其类”,一直要等到它们未成年的子女落入虎口或它们自己老了、病了,它们才本能地体验到了什么叫“痛苦”,什么叫“绝望”。 鹿,是不是很麻木,很可笑。 可在我们自以为崇高的人类社会,类似的悲剧不也经常上演吗。 世界旷大
“智穷罪极,不能自免”,死了也是白死。 师:所以司马迁没有死。 那么,接下来司马迁又解释表达了什么内容呢。 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师:我看更多的是荣辱的内容:从“太上不辱先”到“曷足贵乎”,我看主要是荣辱 的问题。 生:荣辱和生死密切相关,也可以说是有关生死荣辱的内容。 师:请简述一下这一层的意思。 生:司马迁是说在各种污辱之中,我所受的宫刑是污辱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