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科版)九年级 13.6《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ppt课件(33页)内容摘要:
1、联电路中的电压 、复习巩固: B + B C L 1 L 2 A B C L 1 L 2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有什么特点。 2 0 5 10 15 0 1 3 3 15 V 量程 0 3度值为 压表的示数为 0 5 10 15 0 1 3 3 15 V 电压表的示数为 程为 0 15度值为 C B 和 知识迁移: A B 产生的水压有什么关系。 在下图中,两个灯泡是串联接入电路的。 那么在电路中的 、 与 可能有什么样的关系。 A B C L 1 L 2 U 动 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二、串联电路中的电压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分别把电压表接入图中 后测出 看测得的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 2、 V V A B C L 1 L 2 V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观察对象 A、 B 之间的电压 B、 A、 测量结果 2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由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 测对象 灯泡 灯泡 2两端的总电压 测量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U + /V /V /V 分析与论证 评估、交流与合作 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 准确性 和 普遍性 ,实验设计时应考虑到: 多进行几次 实验; 每次实验选用 不同规格 的小灯泡或其它用电器; 改用 不同电压 的电源; 将用电器的个数由 两个 改为 三个或更多。 这样才能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在下图中,两个灯泡是并联接入电路的 3、。 那么在电路中的 1、 L 1 L 2 活动 2: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三、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分别把电压表接入图中 后测出 看测得的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 L 1 L 2 V V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观察对象 E、 C、 A、 测量结果 2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由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并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观测对象 灯泡 灯泡 2两端的总电压 测量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U 1 /V /V /V U 1 U U 2 = = 评估、交流与合作 分析与论证 V 电路分析 A 2 S V 这个电路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 S A 1 1 分析电路时可把电压表当作开 4、路,电流表当作通路。 分析得出 :灯 2是串联关系,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 1的电压,电压表 2的电压。 判断下列电压表的连接是否正确 判断下列电压表的连接是否正确 判断下面的电压表测的是谁的电压。 2 小灯泡 不发光 电压表 有 示数 , 示数 约为电源电压 V A 电流表 无示数 当电压表和用电器、电流表串联时 1、如图,闭合开关后,电压表 4V,电压表 V,那么电压表 V V A B C L 1 L 2 V 1 2 U 1 = = - 14 6V 解: 答:电压表 V。 课堂练习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3V,电压表的示数为 1V,则灯泡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 1V、 2V 5、B 1V、 1V C 2V、 1V D 无法确定 C 4、一种节日小彩灯是由多个小灯泡串联而成的,若每个彩灯上标注的正常工作电压是 12V,则应将 个彩灯 (填“串”或“并”)联接在家庭电路两端。 19 串 3、若将 20只相同的小灯泡串联接在 220 只小灯泡两端的电为 V,若将 20只相同的小灯泡并联接在 110 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V。 11 110 5、在图 6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 ) A B C D D 6、如图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电路正常工作,两只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右图,则 ) V 、 B、 6V 、 6V D、 2 7、如图 电压表测 a、 5V,测得 a、 得 b、 V,则 ) 6、A、 4V, 5V, 6V B、 6V, 5V, 4V C、 11V, 20V, 9V D、 5V, 4V, 6V a c b d 2 8、如图两盏相同的灯泡在电路闭合后都能正常发光,过一会儿,两盏灯都熄灭了,此时电路中的电流表没有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那么电路发生故障可能是 ( ) A、 B、 C、 D、 2 A V A 9、如图当 V, 0V,若电源电压为 12V,则 2 1 10、如图所示,已知两只灯泡2是串联的,则在、和三个电表中(电流表或电压表)判断正确的是 ( ) L 2L 1321 是电流表,和是电压表; B. 和是电压表,是电流表; C. 和是电流表,是电压表; D. 和都是电流表。 1、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 + 2、并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U 1 U U 2 = = 表达式为: 表达式为: 课堂小结。(粤教沪科版)九年级 13.6《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ppt课件(33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