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教案内容摘要:
小黑板出示(指名量角) 观察板演同学的度量方法以及读数方法 交流 二、 基本练习、查漏补缺。 第 4 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看量角器上的刻度,交流角度 指名口答 ,集体订正 仔细观察这几个角,它们的位置一样吗。 不同位置的角,我们应该怎样来量。 (位置不一样) (有一条边与外圈 0刻度重合,就看外圈的刻度,反之 „„ ) 指出:不论角的位置如何,量角时都要注意“两重合,一看数”,注意要分清是看外圈的刻度还是内圈的刻度。 第 5 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模仿量出几个角的度数并交流 , 指名回答。 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刻度。 图 1:看外圈刻度; 图 图 3内圈刻度 为什么要这样摆放量角器。 教 学 程 序 个 性 修 改 讨论交流(依据:两重合一看数) 三、 对比练习、辨析异同。 第 6题 下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正确吗。 观察,判断,互相交流。 交流判断结果: 只有图 4的方法是正确的 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结合两重合一看数回答。 请大家用正确的方法再量一次 操作,互相检查。 第 7 题 指名读题 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仔细观察图,交流观察结果。 请量出图中每个角的度数(巡视) 操作,交流,错的订正。 第 8 题 集体读题,明确要求。 图 1三角形 图 2正方形 图 3五边形 图 4六边形 你认识这些图形吗。 请量一量图中每个角的度数 用量角器量角, 指名口答 ( 60176。 90176。 108176。 120176。 ) 你有什么发现(主要应该是角的情况) (引导初步感知三角形内角和) (角或边的情况,内角和的情况等等,只要是正确的,均可以) 四、 课堂作业、形成技能。 第 9 题 出示队旗图,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交流: 估计一下图中的三个角各有多少度。 估计并填表格 请同学们用量角器验证一下自己估计的对不对。 用量角器分别量三个角并填表 比较估计与测量结果 交流 完成思考题 指名读题,明确题意 按要求画一画,数一数,填表格 看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直线数 =1+2+„ +( n1) ] 观察分析表格,交流发现: 如: 3个点,有( 1+2)条直线 你知道吗。 组织交流 , 自主阅读“你知道吗”。 五、 课堂评价、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教科书 P2224 角的分类和画角:例 1,例 2,试一试,想想做做 17 教时顺序 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⒈ 使学生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 30176。 、 45176。 、 60176。 和 90176。 的角。 ⒉ 使学生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 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尺画 30176。 、 45176。 、 60176。 和 90176。 的角。 教学准备 量角器,钟面,一张圆形纸片 教 学 程 序 个 性 修 改 一、 联系生活、引入概念。 复习引新 量角的方法有哪几步。 量角时要注意什么。 (两重合一看数) 看角度的方法 请大家任意画一个角。 独立画角。 我们知道角是有大小的,角也可以按照大小分类,到底可以分成哪几类。 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个内容。 前面我们学习了画角,今天我们还要学习画指定度数的角。 (板书课题) 二、 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教学角的分类 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了角可分为:直角、锐角和钝角。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活动角做出我们认识的这些角。 拿出课前准备的活动角,做角,交流 请将这些角的样子画在本子上 (巡视) 画角 ( 1) 锐角 直角 钝角 大家觉得角的度数在什么范围我们可以把它称为“锐角”。 什么样的角称为直角。 钝角呢。 锐角:小于 90176。 直角:等于 90176。 钝角:大于 90176。 小于 180176。 ( 2)平角 转动活动角成一条直线 提问:这还是角吗。 为什么。 (还是角) 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符合条件 指名指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 互相说说: 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像这样的角,叫做平角。 (板书) 一个平角是多少度。 一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呢。 为什么。 教 学 程 序 个。苏教版国标本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教案
相关推荐
1、明 (第 2课时)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A B C 对于三角形,我们已经有哪些认识。 回顾与思考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 . 例 3 求证: A B C 已知: 求证: 证明: 如图, A, B, A+ B+ C=180 证明几何命题时,表述一般按照以下格式: (1)按题意画出图形; (画 ) (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1、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 1课时) 浙教版八年级 上册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A B C A B C 根据定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 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 .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合作学习: 请按照下面的方法,用刻度尺和圆规画 使其三边分别为 画法: 1、画线段 2、分别以 E,
1、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 2课时) 浙教版八年级 上册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小红为了测出池塘两端 A, 她在地面上选择了点O, D, C, 使 C, D,且点 A, O, , O, 小红量出8米 , 她就知道 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O A B C D 一、想一想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把两根木条的一端用螺栓固定在一起
1、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浙教版八年级 上册 (第 3课时)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至少要有三个条件 .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A B C D E F 在 E , F, F, . 判定方法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 .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A B C D E F 判定方法 2:
5 以内的加法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 第一册 主备教师:石晓燕 备课时间: 2020926 15:15:21 浏览人数: 2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38 页的例题,第 39 页 “想想做做 ”的习题。 教学目标: 在具 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5 以内的加法。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
图等。 4 分数除法 ,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法以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能列方程解达一直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演绎推 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