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3内容摘要:
的文字或 图片资料,下节课交流。 板书: 人类的“老师” 飞机设计 轮船设计 具体介绍 建筑设计 汽车设计 坦克设计 简单列举 附录 1: 生物的启示 —— 仿生学的诞生 不要以为 “狗改不了吃屎 ”,就认为狗不辨香臭。 其实狗鼻子相当灵敏,能嗅出 200 万种不同浓度的气味。 腹蛇和响尾蛇能感受到 0. 001℃的温度变化,鲶鱼有 10 万个味蕾 (人只有 9000 个 )。 连声名狼籍的苍蝇,也有奇特的本领,它的楫翅是天然的导航仪,它的眼睛是由 3000 多只小眼组成 ……人们从生物的这些特异功能上受到启发,从而模仿制 出了 “电子鼻 ”、 “振动陀螺仪 ”和 “蝇眼透镜 ”,来为人类服务,这就是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一门新兴学科-仿生学。 仿生学是向生物学习的科学,是人们有意识地将自然原理加以推广应用的一种思维方法。 从生物的结构想到人工产品的结构 —— 人们创造了类似茅草的锯子,制成了类似蛋壳的屋顶,建成了类似大树的电视塔。 从生物的行为中得到启示 —— 学者们研究袋鼠的育儿行为 (把幼鼠放进育儿袋中 ),美国医学家研制出模仿袋鼠袋的装置,拯救了世界上无数早产儿。 从生物的习性中发现其中的价值 —— 英国女人类学家古多你在坦桑尼亚的森林中发现猩 猩每天要到较远地方去吃几片阿斯辟里亚灌木的树叶,经过对叶子的化验、分析,从中提炼出有效成份生产出高效杀菌剂。 从生物的形态特征中,启示了人们仿制出鱼雷艇。 近 30 年来,人们向生物系统索取设计蓝图,使军事、化工、机械、建筑等科学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事物层出不穷:从雪地行走的企鹅,人们发现了越野汽车;利用六角形结构蜜蜂窝,生产出了蜂窝材料;从青蛙突出的眼睛,制造了电子蛙眼等。 科学家们又想到,目前飞机虽飞得高,但在陡然起飞,向上飞升方面不如昆虫;核潜艇的航速还比不上海脉 ……,今天,通过仿生学一定会揭开更 多的生物界奥秘,在 21 世纪将会解决一些重要的科学难题。 附录 2: 生物对建筑的启示 北极熊的 “御寒外套 ”启示科学家进行节能建筑的研究,法国建立了第一批示范性试验性透明热防护系统;英国建筑师根据蜘蛛网原理,为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足球俱乐部设计出一座带屋顶的看台;津巴布韦建筑师根据白蚁巢 (ch225。 o)穴调温的原理建立了一座新型的节能大楼;英国建筑师约瑟根据王莲叶片结构,设计建造了一座顶棚 (p233。 ng)跨度极大的展览厅,整个建筑很有特点,既结构轻巧,又明亮壮观,还经济耐用。 附录 3: 动物的定向 与导航,对于研制新的航空和航海导航仪有很大的帮助。 如海龟游出几兆米外 ,3 年后仍可游回原产卵地。 海龟的导航系统正在成为航天、航空、航海等研究工作的重点。 酶学仿生也是人们研究的重点。 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氢是无污染的能源物质,利用光合作用获得氢能源,将引起动力工业的革命。 “ 机器人 ” 有应用生物电流的技术装置 —— 假手。 假手不仅能做动作,而且能够随环境的变化而自动调整动作。 附录 4: 高子阳 : 首先这一课的课题非常有意思,即出现了每个同学都熟知的词 —— 老 师,这个 “老师 ”是有双引号的,这个引号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读完课文,他们就能够明白。 但我个人认为,这只是对这篇文章 “老师 ”的理解,我们最好别忘记 “老师 ”的本意,因为本意也是重要的。 “老师 ”的职能就是教育启发学生努力学习,人类的 “老师 ”给予我们的同样是启发,但这种启发不是告诉,而是人类在遇到问题之后的进一步研究,这位 “老师 ”把好东西早就放在那里,但因为人们没有重视它,所以发现不到,当遇到困难后,才想起来,这是教训给予人的再创造。 当然这也是人类一步步走向科学、文明的必走的路。 我们这样认识,就可以在教学之中引导学 生理解这一切。 所以 “老师 ”一词应该让学生明白。 附录 5: 《人类的 “ 老师 ” 》小练笔: 要求他们以原题模仿原文也写一篇,但人类的 “ 老师 ” 不能是原文中的,必须是自己新了解或新发现的。 人类的 “ 老师 ” —— 四( 7)班贾茹 人类十分善于模仿和学习,所以大自然里许多动物都成了人类的“ 老师 ”。 比如说乌龟。 乌龟外壳坚硬,不易受到侵害,当它遇到攻击时,它会用自己的硬壳来保护自己,很多它的天敌都拿它的硬壳没办法。 所以乌龟寿命特别长。 当然,乌龟寿命长还有别的原因,从医学方面来说,乌龟寿命长是因为它的细胞 繁殖代数较多,而繁殖代数较少的龟,寿命则不长。 人类曾经模仿乌龟造出了外壳坚硬的坦克。 有了这种坦克,军队作战。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3
相关推荐
升 华 (四)、总结 1、是啊。 自然界的生物让我们受到了启发,并有了很多发明创造,真不愧是人类的好“老师”。 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2、学习了课文,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指名交流。 3、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人类的“老师”居住在哪里呢。 那些奇妙的知识又在哪里呢。 (在大森林里,在海洋里、天空中、泥土里……)对,他们从古到今都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生活着,把那些奇妙的知识默默地摆在那里
2.填写圆圈 3.汇报结果 圆圈也是填倍数,能全写出来吗。 为什么。 第三个圆圈呢。 你是怎样找出这些数的。 学生填数 学生回答 四、想想做做第6题: 1.读题 2.提问 3.圈一圈,找一找 题目让我们做什么。 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4的倍数, 6的倍数呢。 怎样判断一个数既是 4 的倍数,又是 6的倍数呢。 先用圆圈圈出 4的倍数,再用三角圈出 6的倍数。 你能说说哪些既是 4的倍数又是
1、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国家数学家大会( 会标。 它的设计思路可追溯到 3世纪中国数学家赵爽所使用的玄图。 用玄图证明勾股定理在数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索勾股定理(第 1课时)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动手画一画 1
用竖式怎样算,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了解学生做题情况。 指定竖式写法不同的两人板演。 (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提问:这两种方法都对吗。 哪一种简便。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说说。 ( 3)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简便 的方法,并让学生根据板书,说说自己的想法。 “试一试” ( 1) 提问:解决“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
上来说一说。 小结: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个角、三个顶点和三条边。 二、 认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小组活动要求:每组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 4 根小棒,任选其中 3 根围成一个三角形,看看一共有多少种方法。 学生围,教 师了解学生围的情况。 全班交流:你选用了哪 3 根小棒围三角形,结果怎样。 板书: 6 行 4 行 4 不行
1、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 2. 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或式子 ,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 c b a 由数轴上 a与 能得出什么结论 ?你能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吗。 ( 2)若 ab,则 a+c与 b+分别用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和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 ( 1)已知 a b b+c a+c c c 可见, a+cb+c a b c c 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