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技术经济评价复习提纲内容摘要:

n年末有一等额现金序列,每年的金额均为 A称。 欲求等额年值序列的终值 F。 F = A + A(1+i)+A(1+i)2 +… + A(1+i)n2 + A(1+i n1 =A[ 1+ (1+i)+(1+i)2 +… + (1+i)n2 +(1+i)n1 ] F = A[(1+i) n 1]/i [(1+i) n 1]/i称为等额分付终值系数 ,记为 (F/A,i,n) 等额分付偿债基金公式 等额分 付偿债基金公式是等额分付终值公式的逆运算,即已知终值 F,求与之等价的等额年值 A。 由 F = A[(1+i) n 1]/i 可直接导出 A = F i/[(1+i) n 1] i/[(1+i) n 1]称为等额分偿债基金系数,记为 (A/F,i,n)。 注意:上述两个计算公式适用于等额现金流之一的情况,如果实际现金流是如现金流之二的情况,不能直接套用。 例: 某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每年年初从银行借款 2020元用以支付学费,若按年利率 6%计复利,第四年末一次归还本息需多少钱。 解:先将借款折算 成年末等价金额再套用公式。 F=2020 (1+) [(1+)41]/ =2020 =9275(元 ) 等额分付现值公式 现金流如左图。 第 0年末的现金流出 P应与从第 1年到第 n年的等额现金流入序列等值, P就相当于等额年值序列的现值。 将终值公式 F = A[(1+i) n 1]/I 两边各乘以 1/( 1+i) n,得 P = A{[(1+i)n1]/i(1+i)n} 14 {[(1+i)n1]/i(1+i)n}称为等额分付现值系数,记为 (P/A,i,n)。 等额分付资本回收公式 等额分付资本回收公式是等额分付现值公式的逆运算。 由额分付现值公式 P = A{[(1+i)n1]/i(1+i)n} 可直接导出 A = P{ i(1+i)n/[(1+i)n1]} 称 { i(1+i)n/[(1+i)n1]}为等额分付资本回收系数,记作 (A/P,i,n)。 例:设备价值 30000元, 5年内回收全部投资,折现率 8%,问每年应回收多少。 解: A = P{ i(1+i)n/ [(1+i)n1]} =30000 {(1+)5 /[ (1+)51]} =30000 = 7514(元 ) 例 :某矿山至投产时已向银行借贷基建投资总额(连本带息) ,利率为 10%,若分 5年还清本息 ,平均每年需偿还的年度本息金额是多少 ? 6年及 10年偿还又为多少 ? 解 :据等额分付资本回收公式 A = P{i(1+i)n/[(1+i)n1]} 5年回收 A = {(1+)5/ [(1+)51]} = =(万元 ) 6年回收 A = {(1+)6/ [(1+)61]} = = (万元 ) 10年回收 A = {(1+)10/ [(1+)101]} = = (万元 ) 第三章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特殊因素 第三章目录 ? 矿床地质因素 矿床外部特征方面 开采技术条件方面 矿体内部特征方面 ? 社会经济地理因素 需求因素 经济地理条件 气候与地形 附近有无矿山企业 环境地质情 况 其他因素 ? 矿山经营参数 工业指标 采矿损失率 15 矿石贫化率 选矿回收率 生产能力 矿床地质因素 ——矿体外部特征因素 ? 矿床外部特征系指矿体的形态、产状、厚度、延深、规模、群聚性和储量的集中与分散程度。 ? 矿床规模的影响。 规模主要指储量,包括矿区内的工业储量以及矿区内和矿区外围、深部的远景储量。 储量大小决定着未来矿山的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基建投资额、矿山盈利大小等。 ? 矿体的形态、产状、厚度、延深、群聚性和储量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等特征决定着井田分布、开采方式、开拓方案、采矿方法、运输方式等。 矿床地质因素 ——开采技术条件因素 ? 与矿山开采有关的除上述矿床地质因素外,还包括矿体埋藏深度、矿石及近矿围岩的稳固性和物理机械性质、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等。 ? 埋藏深度和覆盖层厚度是决定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的主要因素,其重要指标是剥采比。 ? 剥采比或剥离系数是剥离的废石量(土石量)和采出矿石量的比值 (t/m3,或 m3/m3)。 ? 经济合理剥采比又称极限剥采比,是衡量露天开采效益的主要指标,在此比值范围内采用露天开采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 经济合理剥采比的确定原则是露天开采的费用等于地下开采的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η 经 = (a b)/c 式中:η 经 为经济合理剥采比, m3/m3; a为地下开采 1 m3 矿石的成本,元 / m3 ; b为露天开采 1 m3 矿石(不包括剥离废 石的费用)的成本,元 / m3 ; c为露天剥离 1 m3 废石的成本,元 / m3。 矿床地质因素 ——开采技术条件因素 ? 地形结合矿体形态、产状及空间分布影响开采方式和开拓方案的选择及矿山企业的工业场地、废石场地、尾矿坝及永久性建筑设施的配置。 ? 矿石及近矿围岩稳固性及其物理机械性质一般包括 抗压强度、硬度、块度和松散系数等。 它们决定着矿井崩落和加固的方法,对于确定开采时的支护方式、支柱密度、爆破效率、运输量、露天采场的边坡角和地下开采的回采方法等有重要意义。 ? 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的影响 ? 决定开采时的井筒或坑道位置、防排方法和设备能力及采矿成本。 有时因涌水量过大或水文地质条件过于复杂,严重影响基建投资和开采成本,最终成为 ―呆矿 ‖。 ? 一些易溶的盐类矿床和一般的建筑材料矿床,地下水面的高低往往影响其矿床能否开采利用。 这类矿床只能开采地下水面以上部分。 矿床地质因素 ——矿体内部特征因素 ? 矿体内部 特征方面的主要因素是矿石质量。 它直接影响矿产的利用,是决定矿产品方案、选矿加工流程、工艺复杂程度、矿产品质量、价格和利润的重要因素。 ? 对于综合性矿床,在评价矿床时应综合评价,要考虑共生矿产和伴生有益组分。 使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大大提高矿床的经济价值和矿山开发的经济效益。 社会经济地理因素 ? 需求因素 ? 国家急需、短缺的矿产在评价时要作肯定评价; ? 国际市场供大于求的矿产品价格会下降,而供应不中的矿产品价格会上升; 16 ? 考虑国防安全需求及国际政治局势和科学进步的影响。 ? 经济地理条件 ? 被评价矿床所处的位置是否有利 于工农业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国防能力的加强; ? 位于铁路沿线、江河两岸及距消费区近的矿床经济价值高; ? 水、电、燃料、动力、辅助原料、建筑材料、劳动力、生产资料的供应情况。 ? 气候与地形 ? 气候是矿山开采年工作日的决定因素,由此而影响矿山企业的动力生产率、产值和利润; ? 地形是影响厂址选择和矿山开采的重要因素。 ? 附近有无矿山企业 ? 附近有矿山企业存在可以节约大量外部工程建设投资,可充分利用已有企业的各种生产和服务设施,加快开发利用速度,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 环境地质情况 ? 必须考虑由于矿山企业的建设和生产对环境条件所造成的破坏 与改变。 ? 其他因素 ? 如地震、泥石流等灾害地质情况。 矿山经营参数 ——工业指标 ? 工业指标是矿山企业对矿产质量和开采条件所提出的要求。 ? 工业指标的变化会影响矿床经济价值的改变。 如边界品位的变化,则会引起矿体厚度、矿石平均品位和储量的改变,进而影响到开采方法、生产规模和矿床经济评价的结果。 所以,品位指标确定得是否正确恳切关系到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又关系到矿床开发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 ——采矿损失率 ? 采矿损失率( Kl)是采矿过程中损失的矿石量( Ql)与计算范围内工业矿石储量( Q)的百分比值,即 Kl =( Ql/Q) 100% ——矿石贫化率 ? 矿石贫化率 (Kf)是指采矿过程中混放矿石中的围岩数量( Y)与实际开采出来的工业矿石量( Q′)的百分比值,即 Kf =( Y/ Q′) 100% ? 实际工作中矿石贫化率则根据矿体范围内 工业矿石储量的有用组分含量( C)及采出矿石中的有用组分含量( C1)和围岩中有用组分含量( C2)计算,即 Kf =[(C C1)/(C C2)] 100% 当围岩品位为零时 ,则 Kf =[(C C1)/C] 100% =(1 C1/C) 100% ——选矿回收率 ? 选矿回收率是精矿中某金属重与原矿中该金属重量之比 . ——生产能力 ? 采矿企业生产能力系指矿山企业正常生产期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采出矿石量,通常用每年采出的矿产吨数表示 ,故又称为年开采量。 ? 生产能力有两个层次上的含义:其一是在技术上可能的生产能力;其二是,在技术可能的条件下,使矿床开采经济指标最优,即经济合理的生产能力。 ——确定生产能力方法( 1) 17 ? 按国家的需求确定 如果已知国家对拟建矿山需求的年精矿产量 (Dd)可用下式计算采矿企业的年生产能力( D) D = DdCdKb/ [C(1Kf)Kd] 式中: C, Cd分别为矿石和精矿的平均品位( %); Kf为矿石贫化率( %); Kd为选矿回收率( %); Kb为备用系数,一般取。 矿山经营参数 ——确定生产能力方法( 2) ? 按采掘下降速度确定 利用矿床采掘强度,即年下降速度 (V)与矿体水平面积 (S)之积,计算出每年可开采出的矿石量 (D): D = V S d Km/(1Kf) 式中 d为矿石体重( t/m3); Km为采矿回收率, %; Kf为 矿石贫化率, %。 无合适类比对象,可查表 512( b)得到 V,再从表 13查矿体厚度修正系数 KH和倾角修正系数 Kq加以修正。 影响矿床开采年下降速度 V的因素有: ? 采矿方法; ? 矿床的可采面积; ? 矿体倾角; ? 同时回采的中段数; ? 其他,如机械化程度,管理水平等。 例:某矿床主矿体呈层状,平均厚度 14m,产状稳定,矿体倾角 75176。 ,总可采面积 16000m2。 井田长度 13500m,两个中段同时回采。 矿石体重 ,采矿回收率 ,矿石贫化率 6%,试用年采掘下降速度确定年生产能力 . 解 :由矿体特征 :平均厚度 14m,可采面积 16000m2 及两个中段同时回采,由表 12( b)查得矿床开采年下降速度为 20m/a。 由矿体倾角 75176。 ,从表 13查得矿体倾角修正系数介于 ,取。 按公式 D = V Kq S d Km/(1Kf) =20 16000 () =(Mt/a) 定年生产能力为 ——确定生产能力方法( 3) ? 按矿山工程延深速度确定 其年生产能力 D计算公式如下: D = (V/H)Qh Km(1+Kf) 式中: D 露天矿矿石年生产能力( t/a); V 矿山工程延深速度( m/a); H 台阶高度( m); Qh 所选用有代表性水平分层矿量( t); Km 采矿回收率, %; Kf 矿石贫化率, %。 ——确定生产能力方法( 4) 18 ? 按合理服务年限确定 采矿企业的生产能力( D)与基建投资( J)的关系 J = a1+b1D 企业生产能力 (D)与经营费用( E)的关系 E= a2+b2D 1 总成本 (S)是基建投资 (J) 与经营费用 (E)之和 S = J + E ——确定生产能力方法( 4) ? 按矿山合理服务年限确定计算公式 D0 = Q Km / [n(1Kf)] 式中 : D0 采矿企业最佳生产能力( t/a); Q 探明的矿产储量( t); Km 采矿回收率, %; Kf 矿石贫化率, %; n 矿山合理服务年限( a),一般大型矿山服务 30年,中型 20年,小型 1015年。 ——确定生产能力方法( 5) ? 泰勒法则 N = 4√ Q 式中: N 矿山经济寿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