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教学设计2内容摘要:
么地方,干什么,他这时会想些什么。 这样学生就懂得怎么去观察和看图画了,方法也就学会了,并且在交流的时候也体会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意义。 ) 四、教师小结,学生理解 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上获得,从课本中获得,还可以走出课堂、走出课本,在社会上、在大自然中获得,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自然界里的各色景观,处处有学问,处处有语文。 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上,我们还学会读社会和自然这本无字的书,这就是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的道理所在。 我们同学从小就要养成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良好 习惯。 (设计意图: 教师在这里的总结一来是对本堂课的总结,更是对今天所学内容的归纳。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 通过课本插图和有关事例,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堂课我们明白了什么好习惯的重要性呢。 今天我们再来 学习一个良好的习惯,教师板书: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设计意图: 复习不进可以巩固旧的知识,而且能很好的导入到今天学习中。 ) 二、观察图画,交流感悟 学习第二、三页图画。 ( 1) 、要求学生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 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图最后观察。 ( 2) 、交流: 学校的闭路电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教学设计2
相关推荐
1.提出例 4中的问题:《趣味数学》原价多少元。 启发:图中的小朋友花几元买了一本《趣味数学》。 这里的 12 元是《趣味数学》的现价还是原价。 在这道题中,一本书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 追问:“现价是原价的 80%”,这个条件中的 80%是 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 比较时要以哪个量作为单位“ 1”。 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 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进一步启发:根据刚才的讨论
教师: 再看这种,为什么是 5乘 80呢。 教师:因为比例尺 1: 8000 也就是图上距离 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80 米,所以可以直接用 5乘 80,得到 400米。 流程 5:教学例 7d 教师:再请同学们想一想,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一定与哪个比相等。 教师:是的,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一定与比例尺 1: 8000这个比相等,那么根据这样的相等关系
1、信心好比一粒种子,除非下种,否则不会结果。 克, 为教学增效 ”为学生减负 2.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 1 课时 利润与增长率问题龟 三次方程解应 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弄清已知量和未知量及等量关系;(2)设未知数:可直接设元或间接设元;(3)列方程:用代数式表示各个量,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求出所列方程的解;(5)检验:检验方程的解是否 正确 ,是否符合_题意_
:孔雀园在狮虎山的哪一面。 (南偏西) :为什么孔雀在北面,现在又在南偏西的位置。 小结:物体的位置可以用不同方法确定,物体位置的关系是相对的。 指名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图上某一景点的位置。 提问:在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在用数对确定位置时要先确定表示该景点所在的列,再确定该景点所在的行。 在列和行之间用逗号进行分隔,并加小括号) 二、 指导学生完成第二题
书:热带风情) ( 1)三亚最有特色的景物有什么。 有什么特点。 在有关语句上作记号。 交流: ①“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态美。 ②“挺拔俊秀”等词语突出了椰子树的姿态美。 ③“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 态美。 ( 2)你从如:“浓浓”、“金灿灿”“蘸”“搔”这些词能感受到作者的什么心理。 你还能找到哪些词。
你会求男生人数了吗。 怎样求。 3.这个方程你会解吗。 女生人数怎样求。 你解得对吗。 板书学生的方程, 解读学生的方程。 追问:你是怎样检验的。 追问:你为什么设男生为 x。 为什么不设女生为 x 呢。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设单位“ 1”为 x 较为合理。 4.回顾解题过程:数量关系在哪一句中。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80%”这句话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画线段图。 学生讨论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