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教学设计2内容摘要:

( 1) 农夫的做法是错误的。 应该按禾苗生长规律去做,不能操之过急。 追问:身边有没有这样不顾事物生长规律,操之过急的现象呢。 ( 根据交流情况板书:急于求成 ) ( 2) 鹬蚌不应该这样互不相让,最后只会两败俱伤。 追问:你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相似 的事情呢。 ( 根据交流情况板书:互不相让 ) :渔翁捉住了鹬和蚌,兴冲冲地回去了。 回到家里,他得意地对老伴说:。 听了渔翁的话,鹬垂头丧气地想: 蚌呢,瞟了鹬一眼,叹了口气说:。 评点:( 1)是呀,后悔了吧,你两落得如此下场,全是因为一个字(争)。 ( 2)如果不争,你们也早和你的伙伴们一起回家了,哪会像现在这样即将成为人家的盘中 餐呢。 ( 3)这正应了一句话:争一时两败俱伤,退一步海阔天空 4. 拓展延伸,深化寓意。 ( 1)讲述故事的出处。 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故事 ( 配乐讲述故事 )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 (出示战国七雄图)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 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 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 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 的这口气。 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 然而,当时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 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你们知道是哪个故事吗。 (鹬蚌相争 ) ( 2) .今天就让我们来当一回苏代,拿起书有声有色地为赵王讲讲这个故事。 (朗读课文:大王,我到赵国来,路过易水河边,看到了这么一件事 —— ) ( 3) .“ 听了这个故事,赵王猛然醒悟,他拍着脑袋说: “ 多谢先生的启发, 我明白了 „„” 于是,赵王取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 同学们,赵王明白了什么呢。 你能把他的话补充完整吗。 ( 4) . 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这样的故事流传了二千多年,宋国农夫、鹬和蚌也早已成了我们民族文化中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铭刻在我们的心里。 寓言故事的题目成了成语,流淌在我们的文字里,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广泛运用,这就是经典的文化。 环节三、回归整体 ——— 积累拓展, 读写训练 ( 七 ) 积累拓展, 对比探究 ,让我们擦亮发现的眼睛,去找一找这么多古代的寓言故事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想好以后可以小组交流。 预设: ( 1)这些寓言故事简短有趣有趣、寓意深刻、给人启迪。 ( 2)古代寓言都已经成为成语被广泛运用。 ( 3)寓言故事中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而且这些形象具有反面的讽刺意味,即角色共有的 “ 傻 ”。 ( 4)语言生动、有想象的空间,适合讲故事和表演。 指名交流。 ,不仅我们国家,古希腊、印度都曾出现过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