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源电网建设公司项目部质量员工作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与包角钢等构件与构件之间不应有间隙。 ◇ 杆塔的倾斜和挠曲 架线 施工 质量交底 报审记录 导地线拉力试验 资料报审 架线 开工准备 架线 施工 架线二级验收 压接隐蔽工程签证单 施工自检记录 过程质量控制 验收合格 是 否 返工处理 复检 二、三级验收记录 竣工预验收 竣工验收 移交资料 验收合格 是 否 返 工处理 复检 : ⑪资料报审 分部工程开工前收集以下各种资料并以报审表的形式报监理单位审核。 特殊作业人员资质 (测量工、 压接工、 兼职质检员、电工、机械操作工、登高作业人员、起重工等 ) 所有自购材料的厂家及供货商资质 (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认证、质量体系认证 ) 计量、测量仪器仪表的检测证书 (检查 经纬仪、塔尺、钢卷尺 、接地测阻仪、游标卡尺、扭力板手等 有无过期的,若有需重新补报 ) 分部工程开工前认真学习图纸、施工技术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交底。 ⑪材料的使用与跟踪 项目部质量负责人和项目部材料负责人协同监理人员对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 (金具、导、地线、光缆等 )进行到货检验并应形成到货检验记录,记录中应有监理和材料厂家人员的签字。 项目部材料负责人负责收集材料的产品合格证、材质报告和有关出厂试验报告,并建立使用跟踪台帐,填写使用材料跟踪表,表中材料的批号、数量、报审表编号、复试报 告编号、使用部位要相对应,项目部质量负责人负责资料的整理及报审。 ⑫ 架线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架线前的耐张塔螺栓紧固: 架线前须对耐张塔螺栓紧固情况认真检查 ,以确保紧线后杆塔不因受力而变形。 ◇ 弧垂检查: 检查施工队弧垂观测是否符合项目部要求,校核弧垂是否正确。 每个耐张段应检测导、地线弧垂的绝对值与最大相对值,且沿线检查本耐张段弧垂误差的均匀性指标。 检测弧垂常用档外法与档端法。 山区工程位于大山沟,不易常规测出的,可利用档端角度法或平视法实测垂直角或高差值反算出实测弧垂值。 ◇ 导地线压接控制: 导地线压接属 重要隐蔽工程 ,压接作业时 ,必须有安质员旁站监督,施工中及时填写过程 控制卡。 ① 清洗 对使用的线夹、牵引管,应用汽油清洗管内壁的污垢,并清除影响穿管的锌疤与焊渣。 短期不使用时,清洗后应将管口临时封堵,并以塑料袋封装。 线索的液压部分穿管前应以汽油清洗其表面污垢,钢绞线清洗长度不短于穿管长的 倍,钢芯铝绞线清洗的长度对先套入铝管端应不短于铝管套入部位。 ② 液压时所使用的钢模应与被压管相配套。 ③ 在铝管压接部位均匀涂上一层导电脂,以将外层铝股覆盖住,用钢丝刷沿钢芯铝绞线绞制方向对已涂电力脂部分进行擦刷,将液压 后能与铝管接触的铝股表面全部刷到。 ④ 液压机的操作必须使每模都达到规定的压力( 80MPa),且在 80MPa持续施压 2秒钟,消除压接管回弹影响,压接时不应以合模为压好的标准。 ⑤ 各种液压管在第一模压好后应检查压后对边距尺寸(用游标卡尺检查 ,同一处量不同面的三个对边距),符合标准后再继续进行液压操作 ,国产各种液压管压后对边距尺寸 S的最大允许值为: S=( ) +,但三个对边距只允许有一个达到最大值,超过此规定时应更换钢模重压。 D为管子外径。 ⑥ 已压部分如有飞边时,除锉掉外还应用细砂纸 将锉过处磨光。 ⑦ 液压后管子不应有肉眼即可看出的扭曲及弯曲现象,压接后弯曲度不超过 2%。 有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不应有裂缝。 压后如有裂缝,应断开重压。 ⑧ 耐张转角塔,导线耐张管引流板压接时需核对引出方向。 ⑨ 各液压管施压后,应认真填写记录,液压操作人员自检合格后在管子上打上自己的钢印,安质员在检查合格后,在记录表上签名。 ◇ 压接管、间隔棒检查: 注意导、地线接续管位置的检查,一般跨 35kV及以上电力线、重要公路、铁路、重要通讯线、通航河流、民房等,档内均不得出现接头(按设计要求)。 接头的数量与位置,补修管、间 隔棒的数量与位置均应满足《规范》和措施要求 ,同一处各相间隔棒应成一直线。 走线或地面用望远镜沿线查看导线有无损伤。 ◇ 交叉跨越检查: 架线后须认真检查重要跨越处(房屋、铁路、公路、高压线路、山峰及较高地势处),记录相关数据,确保导线弧垂在设计最高温度下对跨越物的净空距离满足要求。 ◇ 附件安装: ⑪绝缘子及防震锤: 附件安装要认真检查绝缘子及防震锤的数量 ,一般重要跨越或垂直档距较大处,直线杆、塔设计应采用双悬垂串 ,检查时要认真核对图纸。 ⑫跳线及引流板: 严禁用受过力的导线制作跳线 ,以保证跳线安装后呈自然垂链 状;引流板间不准夹有杂物,并需涂抹足够的导电脂且螺栓紧固达到相应扭力值。 跳线间隔棒安装使用软梯,禁止施工人员踩踏跳线。 ⑬相位检查: 要重点检查终端塔、构架、换位塔、 T接线、分支塔的相位,检查时应认真核对图纸,确保相位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⑭其它工艺: 直线杆悬垂串倾斜度;金具上的所有开口销是否开口; 金具上的各种销子是否缺少;螺栓穿向是否符合要求;均压屏蔽环安装是否偏斜;有放电间隙的要检查其间隙是否符合设计;铝包带和护线条的安装是否规范、美观。 ⑪ 公司专 检: ◇ 专 检采用抽查方式,抽查比例如下 : 基础工程:抽查比例大于 30%,且应覆盖所有基础型式。 其中,转角 /耐张塔、终端塔、重要跨越塔全检;直线转角塔抽检≥ 50%;直线塔抽检≥ 30%。 铁塔组立:抽查比例大于 30%,且应覆盖所有铁塔型式。 其中,转角 /耐张塔、终端塔、重要跨越塔全检;直线转角塔抽检≥ 50%;直线塔抽检≥ 30%。 架线工程:抽查比例大于 30%(按线档或长度计),抽查可与竣工验收前的自检同步进行。 其中,弧垂抽检耐张段的 30%,间隔安装距离及导线毛剌、损伤抽检总档数的 30%,重要跨越抽检若干处。 ◇ 在验收抽查的同时,对相应的质量管理资料、 物资质保资料、试验报告、施工 /安装记录等进行审查。 ◇ 对业主代表 /建设单位有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应根据业主代表 /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现场检查验收。 ◇ 公司专检 : 公司 质量管理部门收到项目部递交的 “ 工程质量验收申请单”后 , 组织 专 检。 专检 应在“质量检验和试验记录”表中做相应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项目部(落实施工队整改),一份由 公司 质量管理部门留存。 施工队整改结束后,填写“返工 /返修处理记录”交项目部验证,项目部验证合格后,将“返工 /返修处理记录”交 公司 质量管理部门, 公司 质量管理部门出“质量检验和试验报告 ”,一式两份,一份交项目部,一份由 公司 质量管理部门留存。 ◇ 专检 验收通过 ,查出的质量问题处理完毕并得到验证后,由项目部按要求向监理 /建设单位代表递交初检 /预验收申请。 ⑫ 一、二级的验收记录中 ,《验收申请单》、《质量检验和试验记录》、《返工 /返修处理记录》、《质量检验和试验报告》为一套完整验收记录,应闭环。 ⑬ 三级验收记录中 ,《工程质量验收申请单》、《质量检验和试验记录》、《返工 /返修处理记录》、《工程验收报告》、《工程质量验证 /检查报告》为一套完整验收记录,应闭环,如公司质 管 部委托 公司安全质量部 进行 500kV三级验收的,还应包含《工程验收委托单》。 ⑭ 竣工验收记录中,第三级验收资料、《工程具备竣工移交报告》、《竣工验收申请单》、《质量检验和试验记录》、《返工 /返修记录》、《本体工程验收情况记录单》、《本体工程交付通知书》为一套完整验收记录。 质量考核 每分部工程结束,项目部质量负责人要依据过程监督检查及二级验收结果,统计出项目质量状况,并按《工程质量考核表》对分包商、施工队进行考核打分。 考核细则详见: 公司 《质量 考核办法 》 ( 20xx版)》。 第三部分 工程资料 一、竣工移交资料 (一)、评级记录表 施工记录属于竣工移交资料,一般省内工程均为一式两份。 目前,省外 500kV工程要求填写一式三份或四份,应在事先与监理、业主等明确。 施工记录是用来标识施工过程的,所以应该有施工队现场随工序如实填写。 填写要求应符合公司质管部的《施工记录表格填写注意事项》,由于此套表格为部颁规定的通用表,因此项目较多,凡本工程未涉及到的栏目均应空着,凡本工程涉及到的栏目均应填齐,不得空白或打斜杠。 另外,在施工队填写前,项目部质量负责人还应按以上要求与实物、图纸等自己先填写一套“指导表”,发到每个施工队,将有关栏目统一规定数字或上、 下限之间,以免出现同一栏目队与队之间明显不同的数字。 注意:架线工程分段接头的杆、塔按要求填写的,两个队各填一张的应合并为同一基一张式样出现,双回路同杆架设的工程,应按回路区分各填一套。 为了效验施工记录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即置信度,验收人员经常将施工记录拿到现场与实测值对比。 施工记录书写与用笔要求应更为严格,施工记录不准移交复印件。 要求线路施工记录表一律使用微机填写,表下端的签名规定如下: 签栏名目 分部工程 现场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 (监 理) 施工负责人 检 查 人 基础、接地 施工队测工 甲方现场 质 检员或其委 托现场监理 分包商 (大队长) 送电 公司 现场质检员 (持质检证) 杆塔、架线 施工队技术员 施工队长 施工队专职质检员 (持质检证) ( 二 ) 施工记录表格填写注意事项 ⑪、 “称呼高”、“塔全高”或“杆全高”栏,建议所填数值的单位用米( M)表示,与杆塔明细表一致。 ⑫、 没有施工的项目应不填,在表的空格处打左扛“ /”; ⑬、 施工记录应用微机激光打印,签名必须碳素钢笔手写,严禁代签; ⑭、 500KV同塔双回路的展放、压接、紧线等应按左、右回路分别填写施工记录; ⑮、 施工 记录填写、打印、签字应及时,不应出现以下情况: A分部工程已结束,但该分部工程记录仍未打印、签字; B已转序工程的记录仍未打印、签字; ⑯、 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应将施工记录及填写方法同业主、监理进行交流,征求他们的意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 ⑰、 表格纵排的装订线在表格的左侧,横排的装订线在表格的表头部位,其装订线距边的距离为 25mm,以利信息中心装订成册; ⑱ 、在施工检查及评级表的表头处增加工程名称; ⑲ 、评级标准是定性的文字时,其检查结果栏应填写定性的文字。 当评定标准是定量的数据时,其检查结果栏应填具体 的测量数据; ⑳ 、施工日期。 某一单元工程完工的最后日期。 ⑴ 、施工记录中的隐蔽检查项目的结果,应与隐蔽工程签证单中相应的隐蔽检查项目一致。 ⑵、各表格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填写时注意表格间的逻辑性。 如导地线展放记录(线线 1)与直线压接记录(线线 4)之间的导地线接头位置应与现场一致并保持统一;路径复测记录表、交叉跨越记录表中的数据不能出现矛盾,且与紧线施工记录表第 2项交叉跨越数量保持一致;各工序间的时间衔接应合理,不能出现基础施工一周就立塔,导地线展放半个月才附件安装的情况。 级记录( 线基 1) ⑪施工基面。 如果设计要求降基面,则填设计要求降基面的值。 如果设计未要求降基面,则以中心桩所在基面为准填“ 0”; ⑫第 1 项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 填地脚螺栓及主筋规格、数量,再填“制作工艺良好”; ⑬第 2 项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试块强度值和报告编号可以后补手填。 其强度值应不小于设计值,这是企业标准的要求。 ⑭第 3项底板断面尺寸:应填长宽。 如: 3405 3408。 不能只填一个数值。 如: 3405; ⑮第 4 项基础埋深:填各基坑的实测值。 同一基础的四基坑其相对偏差应控制在 20m。广源电网建设公司项目部质量员工作手册(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