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2.1《有理数的加法》ppt课件(2)内容摘要:
1、课前预练 1 在有理数运算中 , 加法的 交换律 和 结合律 仍成立 (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 , 交换加数的位置 , 和不 变 , 即 a b b a (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 ,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 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 和不变 , 即 ( a b ) c a ( b c ) 2 一般地 , 任意若干个数相加 , 无论各数相加的 先后次序如何 , 其和都 不变 3 简便运算的常用方法:通常把正数或负数分别放在一起相加 ;有相反数的先把相反数 相加 ;能凑整的 先凑整 ;有分母相同的数 , 先把同分母的数 相加 课内讲练 1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典例 1 】 计算: 2、 318 ( 814 318 ( 3. 84) ( 45 . 【点拨】 求多个有理数的和时 , 能用加法运算律的 , 尽量用运算律 , 使计算简便 【解析】 原式 318 2. 16 814 318 3. 84 1445 318 318 ( 3. 84) 8141445 0 ( 6) 8 45 245. 【答案】 2 45 【跟踪练习 1 】 计算: 1 . 3 ( ( ( 【解析】 原式 ( ( ( (1 5. 【答案】 5 2 有理数加法运算 律 的实际应用 【典例 2 】 某天 , 一巡警骑摩托车在天安门前的东西大街上巡逻 , 他从天安门出发 , 晚上留在 A 处规定向东方向为正 , 当 3、天他的行驶记录如下 ( 单位: k m ) : 10 , 8 , 7 , 14 , 6 , 10 , 7 , 2. (1) A 处在天安门的何方。 相距多少千米。 (2) 若摩托车耗油 , 问:这一天摩托车共耗油多 少升。 【点拨】 (1) 本题主要考查 “ 正 ” 和 “ 负 ” 的相对性 , 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和有理数的加法 (2) 第 (1) 小题求出各个数的和 , 依据结果即可判断;第 ( 2) 小题求出汽车行驶的路程即可解决 【解析】 ( 1) 10 ( 8) ( 7) ( 14) ( 6) ( 10) ( 7) ( 2) ( 10 )( 10 ) ( 7 )( 7 )( 4、14 ) ( 6) ( 8 )( 2 ) 4(k m) , 故 A 处在天安门的西边 , 相距 4 k m. (2) 汽车的总路程是 | 10| | 8| | 7| | 14| | 6| | 10| | 7| | 2| 10 8 7 14 6 10 7 2 64(k m) , 这一天共耗油 64 0. 05 3. 2( L) 【答案】 ( 1) A 处在天安门的西边 , 相距 4 k m ( 2) 3. 2 L 【跟踪练习 2 】 在某一次军事演习中 , 一核潜艇在海下时而上升 , 时而下降核潜艇的初始位置在海平面下 500 m ,下面是核潜艇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 把上升记为“ ” , 5、下降记为 “ ” , 单位: m) : 280 , 20 , 30 , 20 , 50 , 60 , 70. (1) 该时段核潜艇最终处在什么位置。 (2) 假如核潜艇每上升或下降 1 m 核动力装置所提供的能量 相当于 20 L 汽油燃烧所产生的能量 , 那么在这一时间段 内核动力装置所提供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升汽油燃烧所产生的能量。 【解析】 (1)( 500) ( 280) ( 20) ( 30) ( 20) ( 50) ( 60) ( 70) 81 0( m) 答:该时段核潜艇最终处在海平面下 81 0 m 处 (2) | 28 0 | | 20 | | 30 | | 20 | | 50 | | 60 | | 70 | 53 0( m) , 530 20 10600(L ) 答:在这一时间段内核动力装置所提供的能量相当于10 600 L 汽油燃烧所产生的能量 【答案】 (1) 海平面下 810 m 处 (2 ) 10 60 0 L 名师指津 在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时 , 把正数和负数分别结合 ,把互为相反数的数相结合 , 同分母的数相结合 , 能凑整的数先结合 , 往往可以使计算更简便。(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2.1《有理数的加法》ppt课件(2)
相关推荐
家一定有不少收获 1 指导预习第一课。 出示预习要求: ①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③再读课文,画出不懂词句,打上“ ?”。 教师提示:不懂的词句如何解决 ?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 ②查字典。 ③小组交流。 ④质疑。 学生预习,教师行间巡视摄像。 评评身边同学。 给“成长塔”贴“基石”。 四、提出课外预习的要求 过渡:预习课文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瞧
来完整的说一说,整体感 知课文。 (三)品味语言,感知形象。 在寓言教学中要使学生能概括出寓意 ,理解题意 ,必须充分地感受寓体形象 ,在充分感受寓体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我着重抓住“农夫为什么要把禾苗拔高。 ”“他是怎样做的。 ”的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再次深入文本,抓住“巴望、焦急、急忙、兴致勃勃”等关键词体会农夫心理变化的过程和迫切的心理
( 1) 农夫的做法是错误的。 应该按禾苗生长规律去做,不能操之过急。 追问:身边有没有这样不顾事物生长规律,操之过急的现象呢。 ( 根据交流情况板书:急于求成 ) ( 2) 鹬蚌不应该这样互不相让,最后只会两败俱伤。 追问:你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相似 的事情呢。 ( 根据交流情况板书:互不相让 ) :渔翁捉住了鹬和蚌,兴冲冲地回去了。 回到家里,他得意地对老伴说:。 听了渔翁的话,鹬垂头丧气地想:
1、课前预练 1 同号两数相加 , 取与 加数 相同的符号 , 并把 绝 对值相加 2 异号两数相加 , 取绝对值 较大 的加数的符号 ,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减去 较小的绝对值 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_ 0 _ ;一个数同 0 相加 , 仍得 这个数 课内讲练 1 有理数加法法则 【典例 1 】 下列各组数中 , 相等的一组是 ( ) A 1 和 2 ( 1) B 3 和 ( 3) C
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志高历出大为学生减负仙 龟 类型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1. 下列式子不能表示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C )4 1 一2Aczoy=一二 By一了C.y=5一 D. 一2 是常数,a二0)2. 已知函数 y=一(7一TD)zm 是反比例函数.(1)求痉的值;(2)求当z=3 时,y 的值.解:(1)m 一一1;(2)当六=一1 时,y王一 和本 类型二
就不行呢。 ” 现在我们把哥俩的话重现一下,哪个组合愿意再来争论一回。 幻灯出示: 哥哥: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 弟弟:再好吃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 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哥哥:你这话不 对,大眼 就该煮了吃。 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弟弟:鸭子不是可以 烤 了吃吗。 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 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4)、两个人合作能读出争论时的不同语气,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