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2.1《有理数的加法》ppt课件(1)内容摘要:
1、课前预练 1 同号两数相加 , 取与 加数 相同的符号 , 并把 绝 对值相加 2 异号两数相加 , 取绝对值 较大 的加数的符号 ,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减去 较小的绝对值 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_ 0 _ ;一个数同 0 相加 , 仍得 这个数 课内讲练 1 有理数加法法则 【典例 1 】 下列各组数中 , 相等的一组是 ( ) A 1 和 2 ( 1) B 3 和 ( 3) C 1 ( 2) 和 ( 1) D ( 1) 和 | 1| 【点拨】 (1) 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加法、相反数及绝对值的定义 (2) 解题的关键是先确定和的符号,再确定和的绝对值 【解析】 A 两数分别为 1 2、和 3 ,故不相等; B 两数分别为 3 和 3 ,故相等; C 两数分别为 1 和 1 ,故不相等; D 两数分别为 1 和 1 ,故不相等 【答案】 B 【跟踪练习 1 】 下列运算中 , 正确的个数有 ( ) ( 5) 5 0 ( 10) ( 7) 3 3 ( 4) 7 ( 3) 2 1 ( 1) ( 2) 1 A 1 B 2 C 3 D 4 【解析】 ( 5) 5 0 , 正确; ( 10) ( 7) 3 , 正确; 3 ( 4) 1 , 错误; ( 3) 2 1 , 正确; ( 1) ( 2) 1 , 错误;故正确的个数是 3. 【答案】 C 2 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实际应用 【典例 2 3、 】 某水库正常水位是 15 m , 第二个月水位下降了 2 m ,记做 2 m 第三个月时下了一场大雨 , 使水位上升了 0.5 m , 记做 0. 5 m , 此时水位是 _ _ m. 【点拨】 (1) 本题可直接利用加法进行运算 , 关键是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2) 可在正常水位基础上直接先加上 2 , 再加上 可得出结果 【解析】 由题意可得: 15 ( 2) ( 0. 5) (15 2) 0. 5 m) , 即此时水位是 13. 5 m. 【答案】 1 【跟踪练习 2 】 一潜水艇所在高度是 50 m , 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 10 m 处 , 鲨鱼所在的高度是 _ m. 【解析】 4、潜水艇所在的高度是 50 m , 鲨鱼在潜水艇上方 10 m 处 , 鲨鱼所在的高度为 50 10 40( m) 【答案】 40 3 绝对值加法 【典例 3 】 若 | a 2| | b 3| 0 , 求 a b 的值 【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绝对值的非负性 【解析】 | a 2| | b 3| 0 , | a 2| 与 | b 3| 互为相反数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 , | a 2| 与 | b 3| 均为 0 , 即 | a 2| 0 , 得 a 2 , | b 3| 0 , 得 b 3 , a b 2 ( 3) 1. 【答案】 1 【跟踪练习 3 】 若 | x 1 1| | x 2 2| | x 3 3| | x 10 0 100| 0 , 求 x 1 x 2 x 3 x 100 的值 【解析】 由绝对值的非负性 , 易得 x 1 1 , x 2 2 ,x 3 3 , , x 100 100 , x 1 x 2 x 3 x 100 5050. 【答案】 5050 名师指津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小学数学中的加法运算最大的不同是它有两步: (1) 确定符号; (2) 考虑绝对值的大小。(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2.1《有理数的加法》ppt课件(1)
相关推荐
1、课前预练 1 在有理数运算中 , 加法的 交换律 和 结合律 仍成立 (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 , 交换加数的位置 , 和不 变 , 即 a b b a (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 ,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 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 和不变 , 即 ( a b ) c a ( b c ) 2 一般地 , 任意若干个数相加 , 无论各数相加的 先后次序如何 , 其和都 不变 3
家一定有不少收获 1 指导预习第一课。 出示预习要求: ①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③再读课文,画出不懂词句,打上“ ?”。 教师提示:不懂的词句如何解决 ?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 ②查字典。 ③小组交流。 ④质疑。 学生预习,教师行间巡视摄像。 评评身边同学。 给“成长塔”贴“基石”。 四、提出课外预习的要求 过渡:预习课文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瞧
来完整的说一说,整体感 知课文。 (三)品味语言,感知形象。 在寓言教学中要使学生能概括出寓意 ,理解题意 ,必须充分地感受寓体形象 ,在充分感受寓体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我着重抓住“农夫为什么要把禾苗拔高。 ”“他是怎样做的。 ”的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再次深入文本,抓住“巴望、焦急、急忙、兴致勃勃”等关键词体会农夫心理变化的过程和迫切的心理
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志高历出大为学生减负仙 龟 类型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1. 下列式子不能表示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C )4 1 一2Aczoy=一二 By一了C.y=5一 D. 一2 是常数,a二0)2. 已知函数 y=一(7一TD)zm 是反比例函数.(1)求痉的值;(2)求当z=3 时,y 的值.解:(1)m 一一1;(2)当六=一1 时,y王一 和本 类型二
就不行呢。 ” 现在我们把哥俩的话重现一下,哪个组合愿意再来争论一回。 幻灯出示: 哥哥: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 弟弟:再好吃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 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哥哥:你这话不 对,大眼 就该煮了吃。 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弟弟:鸭子不是可以 烤 了吃吗。 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 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4)、两个人合作能读出争论时的不同语气,那么
一下这个故事,注意各个角色不同的语气语调。 (生排练,师巡视指导。 )。 ( 1)表演中指导两点: a(兄弟俩对话完后,)是不是争论到这里就完了。 不争论了。 那么“争论不休”是什么意思。 怎样才算是争论不休。 b最后看到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后有什么表情动作。 ( 2)师生共同评论演技 a说说优点,他们表演 的好吗。 哪些地方好啊。 b提出更好的修改建议,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