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孙中山破陋习导学案1内容摘要:
成功 ( ) 痛苦 ( ) 喜欢 ( ) ※拓展题 : 按要求写句子。 孙中山破除陋习。 (改为被字句) 姐姐唱歌。 (扩句) 【成功思学】 我的收获 24《 孙中山破陋习 》 导学案 (第 二 学时) 【成功目标】 (今天我要学会这些知识) 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给别人讲述这个故事。 ⒉ 根据课文内。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孙中山破陋习导学案1
相关推荐
1、课前预练 1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1)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 , 交换因数的位置 , 积不变 , 即 a b b a (2)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 ,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 ,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 , 积不变 , 即 ( a b ) c a ( b c ) . (3) 分配律: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 , 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 , 再把积相加 , 即 a ( b c )
1、课前预练 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 两数相乘 , 同号得 正 , 异号得 负 , 并把绝对值 相乘 ; (2) 任何数与零相乘 , 积为 零 2 若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为 1 , 就称这两个有理数互为 倒数 课内讲练 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典例 1 】 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 A 5 ( 4) ( 2) ( 2) 5 4 2 2 80 B 12 ( 5) 50 C ( 9) 5 (
提出学生自读要求 先读生字,再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 检查效果 ( 1)出示词语 拼命 蛮不讲理 喷雾器 纷纷 一拥而上 气势汹汹 大夫 收拾 争吵 除草剂 ( 2)自己读,找找这几组词中加点字有什么规律 ( 3)指名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 提出要求:
1、课前预练 1 两数相除 , 同号得 正 , 异号得 负 , 并把绝对值 相除 2 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都得 _ 0 _ 3 除以一个数 ( 不等于 0) , 等于乘这个数的 倒数 课内讲练 1 有理数的除法与减法比较 【典例 1 】 下列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 A 121316B 1211512 ( 15) C 13 34135643D 13 1312【点拨】 ( 1)
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评 析 :通过图形和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在获得感知的基础上组织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反复体验和理解周长的含义。 】 判断下面图形有没有周长,如有,请指一指。 课件演示:游泳池口,花坛,树叶,没有围起来的一条绳子。 学生判断。 组织交流:重点说明周长必须是一周的长度,没有围起来的绳子没有周长。 【评 析 :这个练习,既是检测学生对周长意义的学习效果
1、课前预练 1 一般地 , 在数学上我们把 n 个相同的因数 a 相乘的积记做 即 这种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 乘方的结果叫做 幂 , 在 数 , n 叫做 指数 2 平方等于其本身的数有 0 , 1 ;立方等于其本身的数有 _ 1 , 0 , 1 _ 课内讲练 1 有理数的乘方 【典例 1 】 求 ( 3) 4 和 3 4 的值 【点拨】 通过比较 ( 3) 4 和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