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石、c15片石挡土墙施工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理。 砌筑要求: ( 1)、宜 2~3 层石块组成一工作层,每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 立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应选择大尺寸的片石砌筑砌体下部;转角外边缘处应用较大及较方正的片石长短交替与内层砌块咬砌。 ( 2)、墙体外圈定位行列与转角石应先选择表面较平、尺寸较大的石块,浆砌时,长短相间并与里层石块咬紧,上下层竖缝错开,缝宽不大于 4cm,分层砌筑应将大块石料用于下层,每处石块形状及尺寸应合适。 竖缝较宽者可塞以小石子,但不能在石下用高于砂浆层的小石支垫。 排列时,应将石块交错,坐 实挤紧,尖锐凸出部分应敲除。 ( 3)、砌筑处露面应选择有平面的石块。 使砌体表面整齐,不得使用小石块镶垫。 ( 4)、砌体中的石块应大小搭配、相互错叠、咬接牢固,较大及较方正的片石应宽面朝下,石块之间应用砂浆填灌密实,不得干砌。 ( 5)、勾缝:勾缝具有防止有害气体和风、雨等侵蚀砌体内部,延长构筑物使用年限及装饰外形美观等作用。 本分项工程挡土墙勾缝采 11 用凹缝进行施工。 勾缝宜采用 1:~1:2 的水泥砂浆,并应嵌入砌缝内约 2cm。 勾缝前,应先清理缝槽,用水冲洗湿润,再在缝内抹适量水泥净浆。 勾缝应保持砌后自然缝,不应 有瞎缝、丢缝、裂纹和粘结不牢等现象。 成活的灰缝水平缝与竖直缝应深浅一致、交圈对口、密实光滑,搭接处平整,阳角方正,阴角处不能上下直通,不能有丢缝、瞎缝现象。 灰缝应整齐、拐角圆滑、宽度一致、不出毛刺,不得空鼓、脱落。 二、 C15 片石混凝土 挡墙 测量放样 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放出边线桩及砌体基槽开挖范围,在开挖边界外 5m 设保护桩,便于施工中随时检查。 基槽开挖 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的方法,待挖至接近设计标高时检查基槽标高和轴线偏位情况,对有偏差的及时修整达到设计要求。 基槽开挖时,基槽必须嵌岩,深度大于 50cm。 模板安装 采用通用化组合钢模 ,如用木模应在内侧加钉镀锌铁皮 ,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 木材可按各地区实际情况选用 ,但木质不低于 III等材。 ( 1) 、制作木模板时 ,事先应熟悉图纸 ,核对各部尺寸 ,其类型应尽量统一 ,便于重复使用 ,但始终须保持表面平整、形状正确 ,有足够强度和刚度。 木模的接缝可做成平模或企口缝 ,当采用平缝时 ,应采取措施 , 12 防止漏浆。 安装模板时 ,须考虑浇筑混凝土的工作特点与浇筑的方法相适应 ,在必要的地方可以设置活板或天窗 ,以便于混凝土的灌注 ,振捣及模板内杂物的清扫。 ( 2) 、墙体模板一般 由侧板、立挡、横挡、斜撑和水平组成。 斜撑的下端需有垫板 ,垫板的固定 ,在泥地上用木桩 ,在混凝土上可用预埋件或筑临时水泥墩子。 当墙模较高时也可用对拉螺栓固定 ,或与斜撑结合使用 ,但斜撑与模板横带水平交角不宜大于 45176。 ( 3) 、墙模施工时 ,先弹出中心线和二边线 ,选择一边先装竖立挡、横挡及斜撑并钉侧板 ,在顶部用线锤吊直 ,拉线找平 ,撑牢钉实 ,待基面清理干净 ,在竖另一端模板。 为保证墙体混凝土厚度 ,一般情况均加撑头或内撑。 为便于拆模和混凝土表面整洁光滑 ,应在模板上涂刷隔离剂 .施工中搭设的脚手架与模板不应发生联系。 ( 4) 、模板的拆除。 不承重的侧模 ,可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损坏 (一般抗压强度达到 )时拆除 .具体时间可参考下列表。 侧模拆除时限表 片石混凝土的浇筑 A、 浇筑混凝土前,应全面地进行复查,检查模板标高、截面尺寸、接缝、支撑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1) 片石混凝土以现浇为宜,为考虑施工方便可分为二次进行,先浇底板, 然后再浇立壁。 底板应作施工缝处理并待混凝土强度达 以上时,方可进行凿毛冲洗及安装立壁模板等工序。 13 ( 2) 为便于分段分层浇筑和混凝土振捣,宜在墙模侧面设置不小于30cm 高的门子洞作浇筑口,以便装料溜糟浇筑,门子洞的上下间距不宜超过 ,采用地泵或泵车时可另作考虑。 护壁的浇筑与墙身同步进行,分层浇筑振捣。 ( 3) 为防止离析,从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 ; 当高度在 m 以内时,可使用多节导管或串筒,高度在 以上时则导管内应附加减速翼板;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的堆积高度不宜超过 米。 ( 4) 浇筑片石混凝土一般应采用振动器捣实,振捣时,应按下列方法进行: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超过作用半径的 倍,插入下层混凝土 5cm,并离模板边缘 10cm;表面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以使振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 10cm 为度;附着式振捣器的布置间距,可根据构造形状、断面大小、振动器性能通过实验确定;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但也不能过短,一般的标志是混凝土达到不再下沉,无显著气泡上升,顶面平坦一致,并开始浮现水泥浆为止。 当发现表面浮现水层,应立即设法排除,并须检查发生的原因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B、 片石混凝土的浇筑: 严格按实验确定的配合比计量拌 和 C15 混凝土; 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模板变形,准确控制外形尺寸,并派专人在四 周观摩,防止跑浆,暴模,以保持线形顺适。 基础,墙身浇筑采用 C15 片 14 石混凝土,采用的片石质量符合要求。 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 50cm,大致水平,分层振捣,边振捣边往里加片石,片石数量不超过混凝土体积的 25%,加片石时应注意,片石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10cm,片石与片石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20cm。 在浇筑前每一石块用干净水洗静使其彻底饱和,底层亦应干净并湿润。 C、 混凝土浇筑工作宜连续进行,一次浇完,并应在前层所浇的混凝土尚未初凝以前,即将此层混凝土浇筑捣实完毕。 混凝土的最大间歇时间是根据水泥凝结 时间、水灰比及水泥的硬化条件等情况而定,当缺乏资料难以确定时,可通过实验测定。 若混凝土的间歇时间已经超过上述规。片石、c15片石挡土墙施工技术方案
相关推荐
1、课前预练 1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 ) 审题:分析题意 , 找出题中的 数量及其关系 ; (2 ) 设元:选择一个适当的 未知数 用字母表示 ( 例如 x ) ; (3 ) 列方程:根据 相等关系 列出方程; (4 ) 解方程:求出 未知数 的值; (5) 检验:检查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 实际情形 , 并写出答案 2 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是:路程 速度 时间 课内讲练
检查压实度,每月定 期检查(如 12 次)路基几何尺寸 .检查施工单位的恢复放样 .路基整修特别注意路槽各 部位几何尺寸、平整度及弯沉检测 .组织分项工程验收 开 工 前 准 备 试验验路监理 施工准备 工程验收 符合开工条 件 批准施工单 位单项工程 开工报告 试验路合格批准 施工单位正式开 工,并将试验路 段作为工程一 部分 逐层逐段检验 合格签认,并进 入下道工序 检验合格由监理
工岗位职责 ................................................ 159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 159 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 ................................................. 160 申报定期检验制度(电梯类)
00%; 重大工程质量责任事故 0案次。 我部主要从组织上、思想上、技术上、设备上、施工上、物资上对工程质量进行保证。 设立了项目部、施工队及作业班组三级质量保证机构;项目部设立质检部,配置有专业技术人员任质检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 监督和检查。 强调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合理安排工期和工序时间,严格工序间的质量验收制度,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图纸施工;做到 “五不施工 ”即
13 责任。 2) 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经查确系未采取积极改善措施,纯属管理上的原因的,给予相关责任分厂经理记小过以上处分,甚至降职、撤职,安全部相关责任人员连带处分。 3) 已出现并发现事故隐患,既不采取措施,又不及时向上报告而发生事故的,视事故大小与损失程度,给予责任主管记小过以上处分,甚至降职、撤职。 4) 若发生事故,区分下列几种情形进行处分: A) 指挥违反操作的,视具体情节
通风系统因巷道贯通、初采初放、过地质构造、工作面缩短延长等特殊工作需要调整通风系统时,通风科制定相应的《通风安全技术措 施》,并停止区内的一切作业,每次调风后必须对全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并将结果报矿总工程师。 10 1通风科每季度绘制一次通风系统图,并按月补充修改,矿井通风系统图必须标明巷道的风流、风向、风量、及通风设施。 1机电科加强主要通风机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