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遏制重特大事故攻坚战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通风系统因巷道贯通、初采初放、过地质构造、工作面缩短延长等特殊工作需要调整通风系统时,通风科制定相应的《通风安全技术措 施》,并停止区内的一切作业,每次调风后必须对全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并将结果报矿总工程师。 10 1通风科每季度绘制一次通风系统图,并按月补充修改,矿井通风系统图必须标明巷道的风流、风向、风量、及通风设施。 1机电科加强主要通风机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确保主要通风机的正常运转。 出现异常时备用主要通风机必须在 10min内启动。 (四)强化瓦斯治理,杜绝瓦斯超限作业 紧 紧 围绕建立“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着力解决通风系统、监测监控、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重大 问题和突出问题。 强化瓦斯治理,严格执行瓦斯超限分析处理制度,有效控制瓦斯超限,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 按照瓦斯治理“四有”(有方案、有队伍、有装备、有制度)要求,严格落实《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 建立健全“一通三防”管理和瓦斯治理工作责任制。 按照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针对每次瓦斯超限,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重点分析,是现象(仪器、仪表出现问题,放炮后)还是本质(煤层或区域瓦斯涌出量大、构造带附近)超限 或是瓦斯传感器损坏的原因超限等 ,并采取相应措施。 建立安全生产监控中心,健全完善监控系统管理规章 制度, 11 制定安全监控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维护调校等规章制度,完善图纸台账,配备足够的管理、维护、检修、值班人员;传感器必须按期调校,其报警值、断电值要准确,真正起到报警、断电功能,监控主机能显示所有传感器的真实信息;传感器必须按照规定的报警、断电和复电值进行 设置 ,及时维护、定期调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准确可靠。 建立、完善和落实瓦斯事故应急预案措施,完善网络中心和服务机构非正常处臵程序及应急预案,确保网络和系统正常运行并发挥其监测、控制和预警作用。 严格执行监控中心调度制度,发现瓦 斯超限,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要根据井下条件变化和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改、充实、完善瓦斯防治规章制度,不断改进和加强瓦斯治理各项措施,使瓦斯管理工作常抓不懈,科学有效。 落实矿领导现场跟班带班作业制度,严格落实各项瓦斯治理规章制度,认真规范指挥行为、作业行为,真正做到“只认瓦斯不认人”。 要持续开展“一通三防”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督查行动,确保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各级“一通三防”管理及瓦 12 斯治理的有关规定得到全面贯彻和认真落实。 (五)加强水文地质调查,落实矿井探放水规定 规 范成立防治水机构 , 配备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和探放水设备 , 严格按照 探放水规定 执行。 进一步开展矿区水文地质调查,摸清矿区范围内水文地质情况, 以便 及时处理和防范。 严格图纸规范制作,按规定留设防隔水煤柱,预先进行探放水,排除水害,划定矿区保安煤柱线。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方针,落实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 探放水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计,由探放水队伍进行施工,严禁用煤电钻等非探水钻机进行探放水;直接作业人员不超过三人;在采掘过程中 发现透水征兆时及时撤出受威胁地点人员,并及时报告带班领导。 在探放水过程中,发现有透水征兆时,立即停止钻进,且不得拔钻杆,应立即向煤矿调度室汇报,派人监测水情,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应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区域的人员到安全地 13 点,然后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处理。 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实行挂牌管理;如实填写管理台账,探放水牌板和工作台账必须记录探放水作业点名称、责任人、设备型号、探水孔数量、角度、已掘进的距离,并有施工负责人核实签字情况。 在地面容易积水的地点修筑沟渠排泄积水;受到河流、山洪威胁时修筑堤坝 和泄洪渠;对地面裂隙和塌陷地点进行堵截。 严格执行雨季巡查制度,发现险情立即报告。 (六)严格机电设备入井准入,保证提升运输设备完好 建立健全机电科各种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矿井供电及电气安全技术管理,各采掘区队配备专职或兼职机电管理员,形成专管和群管相结合的电气安全管理。 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入井。 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设专职司机和维护电钳工。 移动设备明确包机维护人员。 采、掘、运等移动设备的安装,有计划进行安装。 设备的安全保护设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