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ppt课件(4)内容摘要:
1、课内讲练 1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利息问题 【典例 1 】 赵刚把 3000 元人民币按一年期的定期储蓄存入银行 , 到期支付时 , 扣去利息税后实得本利和为 3048元已知当时的利息税税率为 2 0% , 问:当时一年期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多少。 【点拨】 (1) 本题主要考查对本金、利息、年利率、利息税税率和实得本利和之间关系的理解 (2) 利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本金 利率利息; 利息 税率 利息税;本金利息利息税实得本利和 (3) 现国家不征利息税 , 因此 , 在做此类题时要注意题目的条件是否含利息税 【解析】 设当时一年期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 x , 根据题意 , 得 3 000(1 2、x ) 300 0 x 20 % 30 48 , 解得 x 2 % . 【答案】 当时一年期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 2% 【跟踪练习 1 】 已知银行一年期定期储蓄的年利率为 3 . 2 5 % ,所得利息要交纳 20% 的利息税例如:某人将 100 元按一年期的定期储蓄存入银行 , 到期储户纳税后所得利息的计算公式为:税后利息 1 0 0 3 . 2 5 % 1 0 0 3 . 2 5 % 2 0 % 1 0 0 3 . 2 5 %(1 2 0 %) 已知某储户有一笔一年期的定期储蓄 , 到期纳税后得到利息 650 元 , 问:该储户存入了多少本金。 【解析】 设存入了 x 元本 金 ,根据题意 3、,得 3 . 2 5 %( 1 2 0 %) x 6 5 0 , 解得 x 25000. 【答案】 存入了 2 50 00 元本金 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用图示法分析数量关系 【典例 2 】 在 100 名学生中 , 会打羽毛球的有 83 人 , 会打乒乓球的有 75 人 , 这两项都不会的有 10 人 , 问这两项都会的有多少人。 【点拨】 ( 1 ) 本题主要考查应用图 5 . 4 3 所示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 使原来比较隐蔽的相等关系变得直观 (2 ) 本题的等量关系是:会打羽毛球的人数会打乒乓球的人数两项都会的人数总人数两项都不会的人数 【解析】 设两项都会的有 x 人 , 根据 4、题意 , 得 83 75 x 100 10 , 解得 x 6 8 . 【答案】 两项都会的有 68 人 【跟 踪练习 2 】 有大、小两个正方形纸片放在桌子上 ,共遮住了 32 c 果两正方形纸片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4 c 小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为 7 c 大正方形纸片的面积是多少。 【解析】 设大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为 x ( c m 2 ) , 根据题意 ,得 7 x 4 32 , 解得 x 29. 【答案】 大正方形纸片的面积是 2 9 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利润问题 【典例 3 】 某商店里有种皮衣 , 每件售价 6 0 0 元可获利 2 0 % 成本价 ” 购买 , 并用 2800 元的总价 5、购买若干件皮衣 , 而商家实际仍获得 12% 的利润 , 问:该客户买了几件皮衣。 【点拨】 (1 ) 商品的利润商品的售价商品的进价;商品的利 润率商品的利润商品的进价 100 %. (2 ) 本题的等量关系为:销售额成本利润 【解析】 设该客户买了 x 件皮衣 , 根据题意 , 得 2800 6001 20% x 6001 20% x 12 % , 解得 x 5. 【答案】 该客户买了 5 件皮衣 【跟踪练习 3 】 某商品因换季准备打折 销售,如果按定价的七五折出售,那么会亏本 25 元 , 而按定价的九五折出售就会赚 20 元 , 问:这种商品的定价是多少元。 【解析】 设这种商品定价是 x 元 , 根据题意 , 得 75 % x 25 9 5 % x 20 , 解得 x 2 2 5 . 【答案】 这种商品的定价是 2 2 5 元 名师指津 1 利率问题的等量关系包括以下三个公式: (1) 本金 利率利息; (2) 利息 税率利息税 ; ( 3) 本金利息利息税实得本利和 2 对一些等量关系不易得出的问题 , 往往采用图示法理清等量关系 , 从而求解问题。(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ppt课件(4)
相关推荐
混声两种:同声的由男声或女声单独组成;混声的由男声和女声混合组成。 按声部的多少,可分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等。 ( 2)、合唱的形式有哪些。 依据人声的分类,合唱的形式有: A、 童声合唱。 由尚未变声的少年儿童组织的合唱。 包括小学男女同学组织的合唱及初中低年级尚未变声或变 声初期的男女同学组织的合唱。 B、 女声合唱。 由变声后的女同学组织的合唱。 C、 男声合唱。
天来临的信息。 聆听 《致春天》乐曲开头一段。 说说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 冬天的严寒渐渐开始退出,太阳的暖流融化了岩石上的冰层,滴下第一个粗大晶莹的水珠,宣告了春天的到来。 刚刚我们欣赏的音乐片段是有挪威音乐家格里格写的钢琴独奏《致春天》。 介绍作者。 让我们完整地来欣赏乐曲。 老师出示图形,请学生在欣赏时,听到音乐段落,选择出相应的图形。 并说出你的体会。 总结歌曲的结构:
第一部分: A、听第一段音乐,感受旋律的起伏。 B、朗诵歌词,体会意境 C、唱一唱:这么优美的曲调我们应该来唱一唱,你可以选择完整跟唱,也可以选择分句学唱,比一比谁先学会。 (学生操作自学歌曲) D、跟着音乐唱一唱。 教师总结:这一乐段描绘了黄河两岸人民的和平生活。 音乐是波浪起伏形的,既表现了黄河奔腾叫啸的威力,又展现了一幅人民生活、劳作的画面,音乐深切动人。 第二部分:听音乐
呈现在你眼 前的源头是怎么样的。 (第一源头用长笛轻飘飘地奏出,第二源头用单簧管吹出,竖琴拨出晶莹的浪花) 请学生画出简单的旋律起伏线 作曲家用哪种音型来描绘。 (是持续的波浪形音型,形象的描绘出水的流动,作者和二度音程的级进上行的旋律走势,给人带来流畅和连贯的感觉。 还生动的表现出两个源头水流的动态) 主题:播放音乐,提问乐曲的主题旋律有什么特点。 (优美,宽广,舒展)主要乐器是什么。
的泼水节》这节 音乐 课后,让我受益非浅。 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 音乐 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 音乐 实践,鼓励 音乐 创造,提倡学科综合。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 创新 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下面我就对该课进行简单评议: 一、以故事为主线,体现其 音乐
,重点加以训练。 (课件出示节奏 ) 用 wu 模仿海风声进行模唱,提示学生注意二分音符和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与唱法。 填词纠正 这首歌中模仿游子声声呼唤故乡的高潮部分在哪里。 (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 师:这两句的音与前两句相比较怎样。 表现了歌者情感怎样的变化。 (音区更高,情绪越来越激动,不断升华,就像翻滚的海浪一浪高过一浪) 师:后半部分演唱力度与情绪应该相应的有些什么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