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6.5《角与角的度量》ppt课件内容摘要:
1、课前预练 1 角是由 两条有公共端点的 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这个角的 顶点 , 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 旋转 而成的图形 , 起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 , 终 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 终边 角用符号 表示 , 读做 角 2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顶点旋转 , 当终边与始边成 一条直线时 , 所成的角叫做平角旋转到终边和始边 再次重合时 , 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3 1 60 分, 1 160 度; 1 60 秒, 1 160 分 课内讲练 1 角的度量和角度的计算 【典例 1 】 (1) 用度、分、秒表示: 44. 37 ; (2) 用度表 示: 936 48( 精确到 2、0 ) ; (3) 计算: 180 (47 40 37 34. 75 ) 【点拨】 (1 ) 本题主要考查角度单位的换算及加减运算 (2) 角度单位度、分、秒是 60 进制 , 把用度表示的角度用度、分、秒表示时 , 用乘法;把用度、分、秒表示的角用度表示时用除法 (3) 角度运算单位不统一时 , 要先统一单位 , 都化为度或都化为度、分、秒再运算 【解析】 (1)4 4. 37 44 0 . 37 60 44 2 2. 2 44 22 0 . 2 60 44 221 2 . (2 )9 36 48 9 36 (4 86 0) 9 (3 6 . 86 0 ) 9. 61 3 . (3)1 80 3、 ( 47 403 7 34 . 75 ) 180 (47 40 37 34 45) 180 82 25 37 97 342 3 . 【答案】 (1 )4 4 22 12 (2 )9 . 61 3 (3 )9 7 34 23 【跟踪练习 1 】 (1) 用度、分、秒表示: 12. 7 ; (2) 用度表示: 118 21 36 ; (3) 计算: 108 1 8 56. 5 . 【解析】 (1 )1 2 . 7 12 0. 7 60 12 42 . (2)1 18 213 6 11 8 21 (36 60) 118 (21 . 6 60) 118 . 36 . (3 )1 08 18 56 . 4、 5 10 8 18 56 30 5 1 48 . 【答案】 (1 )1 2 42 (2 )1 18 . 36 (3 ) 51 48 2. 角的三种表示方法 【典例 2 】 如图 6 . 5 1 所示 (1 ) 写出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 (2 ) 写出以点 B 为顶点的角; ( 3) 图中共有几个角 ( 小于平角的角 )? 【点拨】 ( 1) 我们所说的角 , 一般情况下都是指小于平角的角 (2 ) 在角的表示中要注意:以某一点为顶点的角只有一个时 , 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以某一点为顶点的角不止一个时 ,要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 ( 3) 找角时可以先寻找角的顶点 【解析】 ( 1) A 5、, C . ( 2) (3 ) 图中共有 7 个角 , 即 A , A B E , C , 【跟踪练习 2 】 ( 1 ) 如图 6 . 5 2 所示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1 可表示为 B 2 可表示为 D A C C 1 2 可表示为 D D A B 可表示为 A ( 2 ) 如图 6 . 5 3 所示 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图中的两个角; 1 也可用 表示 , 2 也可 用 表示; 写出这两个角的边: 的两边为 , 的两边为 ; 以点 B 为顶点的角有 , 以 【答案】 ( 1 ) D ( 2 ) A D B B A D B B 2 1 与 2 3 角的计数 【典例 3 】 如图 6、 6 . 5 4 所示 ,以 O 为端点 , 在 内部引 1 条射线 可得几个小于平角的角。 引 2条射线。 引 3条射线。 若引 8 条射线一共会有多少个角。 【点拨】 在数图形中角的总数时 , 和数线段一样 , 关键是做到不重不漏因此 , 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去数规律可归纳如下:在一个角的内部引 n 条射线时 , 这个图形中共有 1 2 3 ( n 1) 12( n 1 )( n 2 ) ( 个 ) 角 【解析】 解法一:引 1 条射线时 , 有: A O C , A O B , C O B ,共 1 2 3( 个 ) 角 ( 如图 6 . 5 4 ) ;类似地 , 引 2 条射线时 , 有 7、1 2 3 6( 个 ) 角 ( 如图 6 . 5 4 ) ;引 3 条射线时 , 有 1 2 3 4 1 0 ( 个 )角 ( 如图 6 . 5 4 ) ;当引 8 条射线时 , 共有 1 2 3 (8 1) 12 (8 1 ) ( 8 2) 4 5 ( 个 ) 角 解法二:也可化为数线段的问题 , 如解图 , 作一直线 , 分别交射线于点 A 1 , A 2 , A 10 , 则每一个角对应于 A 1 , A 2 , A 10 上的某一条线段 反过来 , A 1 , A 2 , A 10 上的每一条线段又对应于某一个角如 A 4 , 它对应线段 A 4 A 6 , 而线段A 4 A 6 恰 8、好对应于 A 4 要数图中角的个数 , 只要数 A 1 , A 2 , A 10 上的线段数即可 , 而A 1 , A 2 , A 10 上的线段数有 9 8 7 6 5 4 3 2 1 45( 条 ) 因此 , 图中共有 45 个角 【答案】 45 个 【跟踪练习 3 】 (1) 如果以点 O 为顶点共有 15 个角 , 那么以 (2) 有一个塑料角模板的度数为 1 9 , 能否只用这个模板和铅笔画出一个 1 的角。 【解析】 (1 ) 因为 1 2 3 4 5 15 , 所以以 O 为顶点的射线有 6 条 (2) 能因为 19 19 361 , 先取定点 O 及射线 从 顺次绕点 O 画 19 个 19 的角 , 共为 361 , 最后的角边记做 则 1 . 【答案】 (1) 6 条 (2) 能 ,理由见“解析” 名师指津 1 角的表示方法有三种 , 在找角时可以先找角的顶 点 2 钟表问题中 , 常利用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度数关系 , 分针 1 m i n 转 6 , 时针 1 m i n 转 0. 5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6.5《角与角的度量》ppt课件
相关推荐
1、课前预练 1 一般地 , 如果一条线段的 长度 是另两条线段的 长度的 和 , 那么这条线段就叫做另两条线段的和;如果一条线段的 长度 是另两条线段的 长度 的 差 , 那么这条线段就叫做另两条线段的差 2 两条线段的和或差仍是一条 线段 3 若点 C 把线段 成 相等 的两条线段 则点 C 叫做线段 中点 课内讲练 1 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和或差 【典例 1 】 已知线段 a ,
.广东音乐的特点:流行于广东地区的丝竹乐, 主要由高胡、扬琴、秦琴和琵琶等乐器演奏。 广东音乐的音色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明快。 2.听其它作品如:《雨打芭蕉》 , 《平湖秋月》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 2.学唱歌曲《彩云追月》 3.认:切分音 4.练习竖笛曲《彩云追月》 教学目标: ⒈充分感受“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诗画般的意境。
什么开花满干刺。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欣赏歌曲《对鲜花》‛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主旋律和演唱特点。 ( 3)教师:‚真是‘花开各有色’,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 ‛由老师范唱,学生轻声跟唱、学唱歌曲,正确掌握歌曲中所出现的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以及对唱这种演唱形式。 熟练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对鲜花》。 (四) 汇报表演 (
起来试着唱一唱 ,看 你能不能像小音乐家一样自豪地演唱 呢 ?(单独拿出重点句练习后生齐唱第二遍) B 变换形式演唱。 男、女生接唱,男生唱“嗡”,女生唱“巴巴”。 最后一句一起来。 (生唱第三遍,如不熟练可互换再演唱。 ) C 葫芦丝吹奏圆号声音。 ( 2 两个乐句,看情况决定。 ) 三、 拓展创造 小组合作,改编、创编歌词。 (或利用打击乐器沙锤、碰铃) 师:同学们
材料,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二、师生合作,探 究表现 风车音乐城 —— 学习歌曲 师导:这首歌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它就是我们《大风车》节目的主题歌,大家想唱吗。 ① 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出示歌单) ② 找出歌曲中较难唱乐句,学生当小老师教唱,突破难点。 ③ 转动风车,演唱全曲。 ④ 采用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如:独唱、小组唱、合唱等。 风车游乐园 —— 设计舞蹈动作参与表现歌曲 师
2. 复听 《士兵进行曲》音频。 看一看老师 都做了哪些动作。 教师: 现在 请同学们一边听乐曲,一边看一看,老师随乐曲都做了哪些动作。 一共做了几种 ? 学生回答:老师 做了拍手、拍腿、踏左脚、打枪、立正和敬礼等动作,一共做了六个动作。 、加象声词。 ( 1)跟着老师一起做 教师: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现在跟着老师一起做一做。 教学要求:教师给予指点,慢速学习每种动作。 ( 2)边做边加象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