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化学九年晶体的生长word学案内容摘要:

g食盐中混有 5g泥沙。 加入 150g水在 20℃下充分搅拌过滤,再将滤液蒸干,最多能得到多少克洁净的食盐。 (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36g) 分别取等质量 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 ℃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蒸发 10g 水 无晶体析出 W2溶液 再蒸发 10g 水 析出 5g 晶 体 W3溶液 析出。 指点迷津 :只要温度不变,溶解度就不变,此时 100g 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是固定的。 例 5 t℃时,将某硝酸钾的溶液蒸发掉 10g水后再恢复到 t℃,析出晶体 ag,再蒸发掉 10g水后又恢复到 t℃,析出晶体 bg,则 a 与 b的正确关系是( ) = b ≤ b < b 【点拨】易错解为 AC,应考虑两种情况。 当原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时,两次都蒸发出10g水,析出的晶体应质量相等;当原来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时,先要 蒸发出一定量的水达到饱和后才析出晶体,所以第一次析出晶体的质量比第二次析出晶体的质量少。 【答案】 B 指点迷津:溶液只有在达到饱和后继续蒸发溶剂才有溶质析出,所以解决此类问题时,一定要先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例 6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以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为原料。 先制得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进而生产出纯碱。 下表是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0℃ 20℃ 40℃ 60℃ NaHCO3 NaCl NH4Cl (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温度对 ________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 2)要使 NH4Cl 饱和溶液中的 NH4Cl 结晶析出,在 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进行比较合适。 ( 3)“侯氏制碱法”制 NaHCO3 方程式是NaCl+CO2+NH3+H2O=NaHCO3↓ +NH4Cl,该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由数据分析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 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且随温度变化较小。 因此要使氯化铵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需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复℃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 W1经如下变化,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W2溶液一定饱和 W3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 W3溶液也蒸发 10g水,则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或等于 5g 温度时,此物质的溶解度为 50g 已知食盐和纯碱晶体在表中所列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0℃ 10℃ 20℃ 30℃ NaCl/g Na2CO3 10H2O/g 7 从表中数据选择,分离 NaCl和 Na2CO3 H2O晶体混合物的最佳温度为 ___________;若将含少量 NaCl的纯碱晶体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当调节到最佳分离温度时,结晶出来的晶体主要是 __________;为了提高晶体的纯度,应将过滤出的晶体用 __________(填“冷”或“热”)水进一步洗涤干净。 1 18 世纪以前,人们使用的碱主要是天然碱 [其主要成分是 Na2CO3],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一直就是世界闻名的天然碱产地,每年十月至来年的 四月是天然碱的开采时期也正是湖面结冰的季节,为此人们就打开冰层,深入湖底,捞取碱块,这就是当地人常说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