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摩擦力一内容摘要:
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 ) A.与压力成正比 B.等于水平拉力 C.小于滑动摩擦力 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2. 用手握瓶子,瓶子静止在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手对瓶子的压力恰好等于瓶子的重力 B手对瓶子的摩擦力恰好等于瓶子的重力 C手握得越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越大 D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必须大于瓶子的重力 3.关于静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4.一个物体沿着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 A.只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B.只与物体之间压力大小有关 C. 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D.与接触面面积及运动速度有关 5. 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 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第三节、摩擦力一
相关推荐
个球在同一瞬间砸向地面 .这个简单的实验用最直接的方式向人们证实了伽利略观点的正确性,并且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第一次受到的挑战.后来,波义耳用真空容器证明了铅弹与羽毛下落一样快,进一步证明了伽利略观点的正确性. 其中①是 ,② ,③是 . 【 例 2】 如图所示, 黄果树瀑布高 68米,宽 81米 .很远就能听到瀑布的声音 . 瀑面上水汽飘然,若逢适当的阳光照射还可形成迷人的彩虹.
1、知识回顾 (1) 279 97 3 (2) 的整数 ) (3) ( ( (4) ( ( ( ( a0, m、 mn) 数 _, 指数 _. 不变 amn ,求 相减(1) 53 53=_ (3) 1 1 a( ) (2) 33 35= = = 35 33 ( ) 1 1 3( ) 3 3 2 3 若 53 53也能适用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你认为 53 53= 应当规定 50等于多少
变化。 ( 2)试验: 69 页图 示,但电流方向相反 结果: 结论: 指出图 中的 N 极、 S 极 讨论:能否利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普遍性的规律。 (参考 70 页提示) ( 3)安培定则: 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 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 螺线管的 N极。 练习:判断一些 通电螺线管的 N、 S 极 达标练习: 课本后 71 页 “想想议议”
1、同底数幂的乘法(三) 积的乘方 温故而知新,不亦乐乎。 幂的意义 : aa a n个 a 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 am+n ( m, 幂的乘方运算法则 : (am)n= (m、 a3a 4 a = ( ) ( 5 = ( ) 3 5 = ( ) 5底数幂相乘 幂的乘方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正确写出得数,并说出是属于哪一种运算。 合作学习 ( 1)根据乘方的意义(幂的意义)和同底数幂的乘法
等且垂直的四边 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 梯形 ABCD 中, AD∥ BC∥ EF∥ GH,点 E、 G、 F、 H 分别是AB、 CD、的三等分点,且 AD= 18, BC= 32,则 EF+ GH= _______。 若等腰梯形的一个底角为 600,上底为 5cm,腰长为 8cm,则中位线长是 ______。 ⊿ ABC 中,点 D 是 AB 上一点, AD= AC,
1、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因式分解。 哪些不是。 为什么。 12)1)(1( 22 ()2(6)2( 2232 )1)(1(1)3( )2)(2(44)4( 2 一个多项式 几个 整式 的 积 有一个必定是多项式 最后一步运算是乘法 练一练: 分解因式 2( 1 ) 3 9 x x y 2( 2 ) 3 6 m x n x2( 3) 2 1 02 a b 4 a b a b 公因式: 各项系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