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音乐七下第三单元壮丽的诗篇内容摘要:

船工家庭。 1935年从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留学归国后,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赴延安 ,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 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他有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 被称为 “人民的音乐家 ”。 ② 作品介绍(展示课件) 《黄河颂》是一首男高音独唱歌曲,选自《黄河大合唱》。 这是一首庄严的颂歌,曲调有开始的悠扬抒情逐渐发展为深沉、宽广、激昂、热情、自豪地歌颂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及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 ③ 作品听赏(展示课件) 听赏完《黄河颂》之后,同学们能否告诉老师,这首颂歌的演唱形式(独唱)和歌颂对象。 (歌颂对象是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这首歌的特点是什么。 (曲调悠长宽广,气势豪迈激昂。 ( 2)《欢乐颂》 ① 作者简介(展示课件) 贝多芬( 1770——1827)德国作曲家,欧洲古典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