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乌鲁木齐中考第13题内容摘要:
1、2013年乌鲁木齐中考第 13题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为 7000米级,对我国开发利 用深海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 1)潜水器在深海与海面上的母船是通过水声通讯系统传递信息的,其声波是通过 _这种介质传播的。 其传播速度 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40m/s。 海面上的母船与北京指挥中心是通过 _波传递信息的,该波的传播 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 ( 2)潜水器在 7000外壳中的分子是 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潜水器的外壳具有很强的抗压性,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_(选填“引力”或“斥力”)潜水器密封舱的内壁上形成了 2、许多小水滴,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_,该过程 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3)潜水器中的工作人员通过均匀、透明的特殊材质制成的观察窗,看到深海五彩斑斓的世界当光进入观 察窗时发生了 _(选填“折射”或“小孔成像”)现象,光在这种特殊材质中是沿 _(选填“直线”或“曲线”)传播的。 通过观察窗看到游动的“鱼”其实是鱼的 _(选填“实像”或“虚像”),鱼成黄色是因为鱼只 _(选填“吸收”或“反射”)黄色光。 ( 4)潜水器从海底匀速上升过程中(不考虑海水温度变化、密度的变化),浮力 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于存在海水阻力,潜水器受到的浮力 _(选填“大于”、“小于” 3、或“等于”)其重力潜水器每上浮 1m,海水 对它的压强减小 _个大气压(保留一位小数),潜水器上浮至 5000积为成人一只手掌大小的潜 水器外壳上,承受的海压力相当于 _t(选填“ 50”、“ 500”或“ 5000”)物体的重力。 强、浮力对比分 探究课题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 实验示意图 实验过程 及现象 用小槌敲击音叉使其发声,与音叉紧密接触的小球被弹开; 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面水花四溅; 敲击鼓使其发声,鼓上的纸片跳动 将电铃放在真空罩中,通电后可以听到其铃声,逐渐抽出罩内空气,铃声变小,最后几乎消失 实验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 _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 _,真空 _传声 振动 不能 4、 介质 探究课题 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 有关 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示 意图 实验过程 及现象 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声响度不同,小球被弹起的高度不同; 将发声响度不同的同一音叉放入水中,水面水花溅起高度不同;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声响度不同,纸片跳起高度不同 将同一把尺子按在桌边,拨动尺子,使其发声,保持其振幅不变,不断改变伸出桌边的长度,可听到声音音调改变; 在木棒一端绑上棉花并蘸水,将其放入吸管,吹吸管一端使其发声,推拉木棒,音调改变; 用力吹一细管,并将其不断剪短,音调改变 实验结论 响度与 _有关,且振幅越大,响度越_ 音调与 _有关,且频率越高,音调越 _ 振幅 大 5、频率 高 返回 返回 名 称 光的直线传播成像 光的反射成像 光的折射成像 非凸透镜成像 照相机成像 投影仪成像 放大镜成像 光路图 成像特点 _、实像,物像异侧,像与小孔形状无关 正立、等大、_像,物像关于镜面对称 _像,物像同侧,像在物上方 倒立、_、实像,物像异侧,物远像小 倒立、_、实像,平面镜改变光路,使像成在屏幕上 _、放大、_像,物像同侧,物远像大 倒立 虚 缩小 放大 正立 虚 虚 名 称 正常眼 近视眼 远视眼 光路图 成像特点 _立、缩小、_像,改变焦距,成像清晰 倒立、缩小、实像,成像在视网膜前,用 _透镜矫正 倒立、缩小、实像,成像在视网膜后,用_透镜矫正 倒 实 凹 6、凸 返回 图解 “ 运动与受力 ” 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是由其受力情况决定的,具体分析思路如下: 返回 “液面升降 ” 析压强、 “ 状态分析 ” 比浮力 物体浸入液体中后,最直观的现象有两个,即液面是否上升和物体静止后所处状态,根据液面变化分析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根据物体状态可对比分析密度、体积、浮力和质量相关量,具体思路如下框图所示: 强、浮力对比分 返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小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 仔细观察和思考,可以发现小汽车的一些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有关,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 ( 1)小汽车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型 (如图所示 ),当小汽车 7、 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比静止时 (选 填 “ 增大 ” 、 “ 减小 ” 或 “ 不变 ” ),其原因是。 (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缸体的温度很高,为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需对缸体进行冷却。 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主要利用了水的 的特性。 若汽车的水箱中装有 10水温升高 50 时吸收的热量是 J。 103J/( kg ( 3)你还发现小汽车的哪些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哪些现象与物理知识有关。 试举一例(要求写出设计或现象,以及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示例:设计或现象:高速行驶的汽车急刹车后还要滑行一段距离。 涉及的物理知识:物体具有惯性。 设计或现象:。 涉及的物理知识:。 8、( 4)“五 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图甲所示的限速牌。 小明用了 100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 近期,我国又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 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规驾车。 图甲 图乙 图丙 ( 5)图乙为某小汽车测定油箱内油量的电路原理图。 其中: 的电阻值随受到压力的变化而变化,阻值随压力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表 实质是一只电流表,油箱内油量的变化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显示出来; 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为 15V;油箱位于压力传感器 油箱重 50N。 若电流表的量程为 0 油箱加满油时,指针恰好指示最大刻度,求: 此时, 油箱最多能储油多少升。 ( 1升 =1 (取 g=10N/汽油 =103kg/ ( 6)小汽车给人们带来诸多方便,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能源消耗、尾气污染、噪声污染、交通阻塞等。 请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如何减小汽车的负面影响,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_ 结束。2013年乌鲁木齐中考第13题
相关推荐
情感 1.静物是个大家族,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这个家族的成员吧。 以录像或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室内、室外的各类静物。 如:书房的、厨房的、客厅的、学校篮球场上的、路边的„„ 2. (将图片定格 )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3.老师出示几个小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联想相关的物品。 录像资料或图片、实物 静物分类 游戏“静物找朋友” (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 静物家族的每个成员不是孤单的
1、2013年十堰市中考第 41题 如图甲,是小明设计的双向双动式和面机主要结构为:一个带动搅拌器的电动机和一个带动料桶的电动机,在和面过程中二者交替工作,搅拌器正反搅拌。 下表是这个和面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图乙是和面机正常工作时搅拌电机和料桶电机交替工作的“ 象。 ( 1)小明为了提醒自己和面机还连接在电路中,他在传统的插头上增加一个总开关和指示灯(图丙),只要开关一按便可断电
齐唱《玩具音乐会》 十七、 听赏新歌曲。 师:玩具开音乐会,你就看过了,那玩具兵进行曲你又听过了吗。 我们一起听一听,《玩具兵
围的事物,能以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 难点: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四、教学准备: 铅笔、签字笔、水彩笔或钢笔等 五、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入 1. CAI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像什么。 (水壶的半张图片 ) 2.教师点击课件出现另一半后,学生看像什么。 (水壶 ) 3.揭示课题 —— 记忆大比拼。
教学难点 :如何叠绕纸条让其产生褶皱并形成花朵。 教具准备 :小棍、皱纹纸、包装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 一、 赏花(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 喜欢什么样的花。 是啊。 花的 世界最令人神往,人们都爱用花来表达自己最热烈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愿。 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花的世界。 (课件) 过渡:花仙子告诉我们,鲜花虽美,可不能长久,有什么方法将其留下呢。
意。 通过比较实用范例中编纸条作品的尺寸和形状,讨论编纸条作品还可以用在哪里。 学生作业可采用 两人合作 的方式完成。 作业评价应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今天李老师第一次来到咱们班上课,我很高兴,所以特地带来了几件小礼物送给 大家。 (出示编纸条作品) 出 示主要用了编织的技法制作而成 的两张冷暖色调对比的 漂亮贺卡。 提问: 这 两 张贺卡最特别、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