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件1 岳麓版必修2内容摘要:
1、 第 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同学们,你们所理解的“手工业”指的是什么。 手工业就是指依靠 手工劳动 、使用 简单的工具 进行 小规模 的生产活动。 自 新石器时代 开始,手工业才从农业中 分离 出来,成为 独立 的生产门类。 它包括 金属冶炼业 、 纺织业 ,还有 陶瓷业 等。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1、 青铜时代(包括夏、商、周) 1)时限: 二里头文化时期(夏朝)到春秋末期 2)定义: 青铜时代是人类主要使用 青铜 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器的时代,是继 石器时代 之后的 第二个 时代,是人类 使用金属 的 第一个 时代。 3)特点: 数量多、种类齐备、工艺精湛、造型生动 4 青铜爵 2、夏代 , 饮酒器 , 1984年河南省偃师 二里头遗址 出土。 商代司母戊鼎: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 最大 的青铜器。 重 四羊方尊 商代。 盛酒器。 尊身铸满精细的花纹,肩部有蟠龙四条,四角是四个大卷角羊,造型奇特,工艺高超,是商代青铜器的 精品。 6 宜侯矢簋 西周早期,盛食器,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堇鼎 西周初年,为炊食器或礼器 2、冶炼 生铁和钢 的技术 1)时间:春秋时期 2)炼铁技术的发展:块炼铁 生铁 3)炼钢技术的发展:块炼钢 灌钢法 (春秋) (南北朝) 注意:人口炼铁并不是中国最早发明。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春秋金镡金首铁剑 春秋铜柄铁剑 战国铁双镰范 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 战国 3、 铁矛 在济南汉代的 冶铁作坊遗迹 发现有大量铁矿渣、煤渣及红烧土等冶铁遗迹。 料 : 木炭(汉朝以前) 煤: 始于汉朝 普及于北宋 焦炭: 始于南宋 世界最早 流行于明朝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二、 衣被天下 纺织业的成就 古代纺织业(丝织业与棉织业)的发展历程 明代后期:棉花成为主要衣料。 宋末 元初:棉纺织业发展 (元代黄道婆) 汉 :“ 丝国” 唐:缂丝技艺 西周 :丝织工艺突飞猛进 上古 :开始养蚕缫丝(嫘祖) 最早 发明丝 织技术的国家 松江 成为 全国的 棉纺织 中心 13 采桑图 15 汉代素纱禅衣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两件素 纱禅(单)衣,一件重 48克, 另一件重 49克, 4、不足一两。 如 重 48克的禅衣,(如图)长 ,两袖通长 宽 ,如果除去领口和袖口较厚重 的缘边,重量仅半两多。 可谓 “ 薄 如蝉翼,轻若烟雾 ” ,出于二千多 年前的汉墓,不能不令人惊叹。 16 缂丝是中国特有的高级工艺织物,也称 “ 刻丝 ”。 缂丝与织锦、刺绣不同,采用的是 “ 通经断纬 ”的织法,就是在织造时,以各种彩丝制成纬线,沿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线交织,使图案一块块盘织出来,所以纬线不贯穿全幅,而经线则贯穿织品。 南宋 缂丝翠羽秋荷 (南宋)蛱蝶山茶花 妇女使用棉纺车织布 (宋 王居正 纺车图 局部) 南宋棉毯 19 三、从烧陶到制瓷 1、 陶器的发明 是 新石器 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 5、的成就。 2、中国是世界上 最早发明瓷器 的国家。 3、 东汉 晚期:青瓷 南北 朝:白瓷 唐 代:瓷器成为日常生活用品 宋 代:江西 景德镇 成为“瓷都” 元 代:青花和釉里红 明 代:斗彩和五彩瓷 清 代:粉彩和珐琅彩 东汉 青瓷 南北 白瓷 日常 唐代 青花 元 釉 五彩斗 明 珐琅 清 粉 4、从 唐代 起,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蛋壳黑陶杯 彩陶 人面鱼纹盆 白陶 21 越窑 青瓷 白瓷 23 青花 松鼠葡萄纹棒槌瓶(清康熙年间) 青花 缨络纹贲巴壶(清康熙年间) 明代 釉里红 瓷盘 釉里红 瓷碗 斗彩 寿桃花卉纹直口碗 (清康熙 年间 ) 斗彩 五彩群美掷果书生马车图瓶 ( 6、清康熙年间) 五彩人物故事大盆 (清康熙年间) 粉彩雀梅纹天球瓶(清乾隆年间) 黄地 珐琅彩 兰石纹碗 (清雍正年间) 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 开始用油施彩,这是借鉴了西洋油画绘画的道理,反映珐琅瓷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米色地 珐琅彩 花卉 (清乾隆年间) 返 回 西周到明前期 政府经营管理并处于垄断地位; 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按行业设管理的官员; 工匠集中官府受监督劳动; 官府提供原料指定生产产品; 工匠世袭 人身依附强; 不关心经济效益(成本、效率) 对工匠采取强制劳动,超经济剥削,导致工匠反抗; 2、官营手工业特点 明以后 官营手工业衰退; 春秋战国时 ,兴起 明代中期 ,逐渐 7、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唐宋以来 ,私营手工业发展显著,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加深 明中后期, 大规模手工作坊、工场增多;产生了雇用劳动; 唐以前, 农民家庭副业与城镇家庭小作坊进行; 经营方式 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私营手工业 为什么能取代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商品生产特点明显; 官营手工业弊端; 商品经济发展; 雇佣劳动力的出现; 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及其特点 经营形态 经营方式 产品特点 发展情况 作用 官营 手工业 从征役制 到雇募制 、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 产品由政府制定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 明代前期 为止,官营手工业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 地位 8、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条件;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专业的 私营 手工业 唐前是家庭小作坊,此后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 从事商品生产,生产范围日益扩大 明中叶 以后占据 主导 地位 容纳了新的资本主义的萌芽 家庭 手工业 个体农户的副业活动 产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稳定小农经济,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市场发育 练习题 1、我国的青铜时代所经历的年限是( ) A、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 B、从半坡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 C、从河姆渡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 D、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战国时期 2、人们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最早是在( ) A、西周 B、春秋 C、战 9、国 D、秦汉 3、春秋时期炼的钢和南北朝时期的炼钢方法分别是( ) A、块炼钢,灌钢法 B、灌炼钢,块钢法 C、铁炼钢,灌钢法 D、块炼钢,浇钢法 A A B 4、元明时期,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位于( ) A、松江 B、苏州 C、杭州 D、松花江 5、我国的陶瓷业发展到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 ) A、粉彩和珐琅彩 B、斗彩和五彩瓷 C、青花和釉里红 D、青瓷和白瓷 A A 6、不属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式的是( ) A、官营手工业 B、专业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国营手工业 7、明代中叶以后,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 A、家庭手工业 B、专业私营手工业 C、国营手工业 D、个体手工业 D B。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件1 岳麓版必修2
相关推荐
片与讲解:松柏直立挺拔 、 柳树婀娜多姿 、 枫树色彩艳丽 2.学生观察,教师示范。 树干的塑造:注意树干的造型有特色(斜卧式、直立式等 )。 枝、叶的塑造:注意疏密组合。 3.学生总结归纳制作步骤要领: (1)整体构思,细铁丝捆扎出树干和树枝的整体造型。 (2)用彩色橡皮泥或性质相近的材料捏制加工树干、树枝使其更加逼真。 (3)用彩色橡皮泥或性质相近的材料捏制出树叶,制作出大方逼真的树木模型。
程 教学环节 及用时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 [教师行为 2 分钟 学生行为 4 分钟 ]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看一场“音乐会”板书 多媒体展示两幅画,分别播放钢琴演奏舒曼的《梦幻曲》和爵士音乐《肚皮舞》。 谈谈听后的感受,那副画和哪首曲子感受相近。 让学生在听音乐和看名人绘画 作品中领悟答案及回答问题。 音乐与绘画作品的联系 二、 自主探究 [教师行为 4 分钟
1、第 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废井田,开阡陌 原始社会土地实行公有制,你如何理解这种土地的公有制呢。 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生产力低下 土地公有制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 )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废井田,开阡陌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小雅 北山 材料三: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想像和勇于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 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激发学生进行科幻画创作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收集创作参考资料。 以此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针对自己关注的问题,提出设想并把它描绘出来。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的创作意识,用绘 画形式表现科学幻想的内容。 教学准备 有关资料、图片、八开白纸、绘图铅笔、相关 课件。 教学程序 教 师活
1、第 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 1) 青铜时代 : ( 夏朝 ) 二里头文化时期 春秋末期 1、青铜冶铸业 ( 2) 繁荣时期: 商周时期 观看下列一组图片,说说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 业有何 特点。 夏朝铸造的青铜爵 : 1984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 ( 饮酒器 ) 商周时期用青铜铸造的生活用品 鸟兽纹觥 (: 盛酒器具, 商代青铜器中罕 见的精品。 簋 (
们的审美观。 每把壶都能给我们留 下了一种难以体味得尽的乐趣。 今天我们就学习第 9 课《壶中日月》。 (出示第 1 张课件) (二)学习新课、了解茶壶 ( 6 分钟 ) 请大家打开书 26 页,了解远古时代的壶。 (见课本) 下面我们再欣赏一些茶壶图片(出示课件)。 刚才同学们看了那么多茶壶,从它们的外形、材质、色彩、工艺等方面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老师小结:出示课件第 15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