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件1 岳麓版必修2内容摘要:
1、第 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明清时期,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但在重农抑商、禁海闭关等政策抑制阻碍下,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导致清王朝迅速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陨落。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农业方面 农业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双季稻扩种,产量提高; (2)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引进、推广; (3)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变化。 考考你:粮食产量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理水平提高; 私 营 取 代 官 办 手工业 明清时期国力强盛的具体表现有哪 2、些。 耕地面积 人口数量 城市和对外贸易的优势地位 综合国力 国力 工商业市镇兴起。 商品流通扩大,白银使用广泛; 商业和城市 明清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对照表 明洪武 26年 明万历 28年 清康熙 39年 乾隆 59年 道光 20年 面对人口的迅速膨胀,当时的中国通过哪些途径解决粮食供应的问题。 高产作物的引进、耕地面积扩展、精耕细作 年份 中国 欧洲(不含俄) 美国 1820 2190 1880 340 1913 2420 9970 5200 (万美元) 表格中的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国在 1820年以前,国内生产总值几乎是欧美的总和,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 近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远 3、远落后于欧美国家。 中外国内生产总值对照表 (万美元) (万美元) 二、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基本要素有哪些。 基本特征是什么。 具体体现在哪些行业。 雇佣劳动 商品生产 增值利润 工场手工业 表现: 明中后期苏州的丝织业; 明中后期江西景德镇瓷业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 基本特征: 雇佣剥削劳动 要素 阻碍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 封建专制的阻碍 清道光二十一年 商人纳税收据 清乾隆十九年江浙盐运使司发给商人汪岫云的运销执照 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禁海政策。 根本原因(经济上):自然经济决定 思想上:统治者愚昧自大 军事政治上:防范外夷和沿海人民 阻碍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 禁海政策具体有 4、何表现。 是否完全禁绝。 有何影响。 表现:拆船、禁止出海贸易等。 没有。 康熙年间曾一度开放海禁,至乾隆二十年( 1757年) 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 影响:脱离、堵塞、失去。 阻碍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 三、近代前夜的危机 明清之际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显露出危机。 中国 政治 经济 对外关系 封建制度顶峰 农耕经济繁荣 闭关锁国 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完成近代工业国转变 越洋抢滩、海外殖民 思想文化 鄙薄科技,文 化专制 重视科技,思想解放 导致近代前夜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 原因是什么。 制统治的阻碍(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然经济阻碍 昧自大,固步自封,鄙薄科技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农耕经济 5、 高度发展 农业、手工业发达 商业繁荣 生产关系变革 国际地位领先 表现 原因 基础:农业、手工业发达 前提:商品经济的繁荣 根本:社会生产力提高和商品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生产因素萌芽 标志 以商品生产为目的,以雇佣劳动为 特征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苏州丝织业、江西景德镇制瓷业) 时间、地点:首先于明朝中期江南丝织业中 小结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抑商与 禁海 抑商:表现、影响 禁海 原因 具体:防范外敌入侵和沿海人民 集聚力量抗清 根本: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性 决定 影响 近代前夜的危机 资本主义 萌芽发展 缓慢 原因 根本: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具体 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影响国内 市场的扩大 地主、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在生产 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政府实行闭关禁海政策,不能开拓 海外市场 中西实力 对比的变化 当堂练习 食租税”的土地经营盛行,根本上是因为( ) A.“ 重本抑末”传统政策的影响 利高 A 当堂练习 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 守疆域 B。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件1 岳麓版必修2
相关推荐
们的审美观。 每把壶都能给我们留 下了一种难以体味得尽的乐趣。 今天我们就学习第 9 课《壶中日月》。 (出示第 1 张课件) (二)学习新课、了解茶壶 ( 6 分钟 ) 请大家打开书 26 页,了解远古时代的壶。 (见课本) 下面我们再欣赏一些茶壶图片(出示课件)。 刚才同学们看了那么多茶壶,从它们的外形、材质、色彩、工艺等方面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老师小结:出示课件第 15 张
1、第 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 1) 青铜时代 : ( 夏朝 ) 二里头文化时期 春秋末期 1、青铜冶铸业 ( 2) 繁荣时期: 商周时期 观看下列一组图片,说说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 业有何 特点。 夏朝铸造的青铜爵 : 1984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 ( 饮酒器 ) 商周时期用青铜铸造的生活用品 鸟兽纹觥 (: 盛酒器具, 商代青铜器中罕 见的精品。 簋 (
想像和勇于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 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激发学生进行科幻画创作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收集创作参考资料。 以此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针对自己关注的问题,提出设想并把它描绘出来。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的创作意识,用绘 画形式表现科学幻想的内容。 教学准备 有关资料、图片、八开白纸、绘图铅笔、相关 课件。 教学程序 教 师活
1、 有个成语叫“ 逐鹿中原 ” ,请问大家知道中原在哪里吗。 导 入 一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经济区 地理位置 特点 形成原因 山东 山西 江南 龙门碣石以北 结论:汉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全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 鲁冀豫 (崤函分界) 黄河流域 关中河西、巴蜀 长江 以南 山东、山西 以北 (塞内、塞外) 农业区 ,经济实力较强 (山东最发达 ),是全国经济重心。 原始森林
当时历史的风云变化,讲述着先人精湛的技艺和那时人们的审美观。 每把壶都能 给我们留下了 无穷的 乐趣。 三、壶知识介绍 壶的结构 师:要想认识一把壶,首先我们要了解壶的样子、结构,孩子们请看这把壶 :壶就是有壶身、壶嘴、壶盖、把手组成的。 壶的质地 师: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壶有哪些质地呢。 生:陶壶、瓷壶 陶壶,是以黏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黏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细微气孔,和微弱吸水性。
1、第 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导 言 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发展以及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的形成。 那么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形成一个怎么样的格局呢。 它又有哪些发展变化呢。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探讨和思考的。 1、时间 : 传统农业区,全国经济重心 农业区,当时不易开发 传统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 4、特点: 多样性 、经济实力发展 不平衡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