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课件2 岳麓版必修2内容摘要:
1、第 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主要是以 机器 取代 人力 ,是资本主义由 工场 手工业 阶段到 工厂 机器大 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 是生产领域里的一次大变革。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 首先发生(英国): 1765年,珍妮纺纱机发明 开始的标志 扩展 : 近半个世纪后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扩展 完成: 1840年前后,英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19世纪中,法美等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1、概况( 2、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 1)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 2)资本和原料:海外贸易、殖民掠夺、本国资源丰富 ( 3)劳动力: 圈地运动 ( 4)技术: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长期发 展 2、( 5)市场: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大,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 的市场需要 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威廉和玛丽联合执政。 前提:社会稳定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如果你生活在 1750年,要在伦敦办一个棉纺织厂,需要什么条件呢。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技术知识 广阔的市场 资本和原料: ( 1)海外贸易; ( 2 )殖民掠夺; ( 3)本国资源丰富 劳动力: 圈地运动 技术: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长期发展 市场:随着国内外市场扩大,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要 行业 姓 名 发 明 棉纺 织业 动力 冶金业 采矿业 炼铁、采煤技术提高 交通 运输 飞 梭 珍妮纺纱机 哈格 3、里夫斯 阿克莱特 水力纺纱机 卡特莱特 水力织布机 约翰 凯伊 史蒂芬孙、富尔顿 火车、汽船 瓦特 改良蒸汽机 旧式纺车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蒸汽动力 富尔顿 瓦特和他发明的万能蒸汽机 1)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使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蒸汽机 工厂 工业城市) 3)经济组织:工厂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4)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5)社会关系的变动(工业资产阶级 二、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 概况: ( 1)时间: 19世纪 70 20世纪初 ( 2)范围:英国、德国、美国等几个发达国家 开始出现 ( 3)突出特点: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 动力 ( 1) 标志 4、性成就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电灯:爱迪生;发电机:西门子) ( 2) 石油开采、石油化工产生(飞机、汽车) ( 3) 丰富了人们生活(有机化肥:李比希;人工合成材料:柏琴) ( 4) 钢铁材料广泛运用;多种炼钢法 卡尔 本茨: 内燃机、三轮汽车 福特 四轮汽车 1) 类进入电气时代 2) 工业成为工业主导 3) 企业时代(垄断组织) 4)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技术动力 范围进程 部门领域 开创时代 开始标志 经验累积 (技术未与科学真正结合) 科学技术 (技术与科学真正结合) 英国首先进行 英、德、美等国几乎 同时进行 主要在 轻工业部门 以重工业和电力部门 为主 蒸汽 5、时代 电气时代 (影响更深远) 蒸汽机发明 电力、电动机、内燃机 看图比较工业革命前和后工人在哪里工作。 手工工场 机器大工厂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使用 机器 进行大批 量生产 实行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 中小企业占多数 企业主既是所有者也是经营管理者 厂制度 ( 1)特点: 大企业时代 (垄断组织) ( 2)特点: 都是规模空前的大企业 控制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高级专业人才管理 (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高 度集中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时间 动力 进程 6、16世纪 18世纪中期 18世纪中期 19世纪上半叶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1、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新航路的开辟 开始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 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 2、方式: 国际贸易的发展 资本输出 武力威逼 3、表现: ( 1)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被卷入世界市场 ( 2)以欧美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运煤木轨车 史蒂芬孙 早期英国的火车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0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概况 爆发于英国的原因 成果 影响 概况 成就 影响 特点 1、工业革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2、瓦特制成的 “ 万能蒸汽机 ” 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 3、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4、 19、 20世纪之交,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和陆空交通工具的重大发明有赖于 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课件2 岳麓版必修2
相关推荐
因为老师喜欢摄影,我在旅游的时候最喜欢拍的就是各地不同的建筑,也就是咱们说的房子。 尤其是那些古建筑,不仅外形优美,还有很高的历史人文价值。 同学们先看一下老师搜集的这几幅图片,看看他们都有什么特点或者是最令你感兴趣的地方。 多媒体幻灯片演示 ,配以优美舒缓的音乐《 琵琶语》。 图片以一定顺序排列,分组出现。 播放结束,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从里边看出了什么,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兴趣。
(以爱晚亭为例,它分为顶部、窗塌、据角、梁柱、台基五个部分) ②要求:音乐一开始,根据主题小组讨论;音乐一停,请大家安静下来并每组派一个代 表来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注意:汇报时间不能超过一分钟。 本组组员可以补充,其他组员可以质疑。 学生讨论与交流 教师小结:每个小组都很棒。 我国的古建筑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它们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形式多样、造型丰富、色彩鲜明。
角形或梯形。 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 △ 口。 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 灯片,电脑制作时用闪现功能或变色效果。 三、深入了解 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 飞檐是怎样翘起的 ?重檐是怎样建的 ?斗拱是怎样结构的 ?梁柱是怎样连接的 ?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 也可利 用多媒体演示,更好更快。 四、教师演示学生观摩 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
观察,引导学生分析“猴子上树”的组成部分。 透过让学生 所提供的步骤图,试着折叠出来,比比哪个同学最快速将它折出来。 制作步骤图: → → → (完成) 请最快折叠出来的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折法,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跟着学,完成树的造型,学生在讲解自己制作方法的同时,如有发现不对或不足的地方,教师在旁及时指出并纠正。 教师再次强调折法的要点, 边对边,角对角折整齐 并再演示一遍。 师:
(2)盘筑器皿坯体。 (将搓好的数根泥条,沿着底面的边缘进行盘筑,按顺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条。 ) (3)装饰整理作品。 三、作业要求。 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手形或足形器皿。 学生练习,教师个 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 评议学生作业,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谈感受; 根据学生要求,收集作品烧制。 教材文字提示: 泥巴可以手捏成形,还可以搓泥条盘筑。 瞧,用泥条盘筑的人物、动物、器皿 „„
学中,让学生自己尝试运用各种数据来绘制图表作品,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自由发挥。 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知识扩展。 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我会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 在教学中,我会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任务的确定 本课时提出的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