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件1 岳麓版必修2内容摘要:
1、第 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导 言 1929年 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暴露出了传统资本主 义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 美国通过实施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模式,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 国家继罗斯福新政后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使资 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使经济发展出 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 建立国有化企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放弃 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利用国家权 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 %) 行业 国家 邮 2、政 电站 煤炭 工业 铁路 运输 航空 运输 英 国 100 100 100 100 75 加拿大 100 100 私有 75 75 法 国 100 100 100 100 75 联邦德国 100 75 50 100 10 日 本 100 私有 私有 75 25 美 国 100 25 私有 25 私有 分析上表,哪些行业、哪些国家国有化程度 高。 你知道其原因吗。 知识链接 混合经济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某些特征并存的一种 经济制度,或某一特定社会制度下经济体制中各 种不同因素的混合。 它的基本特点是一方面以市 场经济为其基本经济制度,另一方面政府又从不 同方面对经济加以干预指导,即基本以市场竞争 3、 为主,同时又以政府对经济的某种程度的干预为 辅的经济体制,这种西方国家市场原理与计划原 理并存的状况,与今天中国的经济体制有着某些 相似性。 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 的无政府状态,是保证经济运行有序状态的重要 方式。 但发达国 家的经济计划 是指导性的, 不是指令性 的,侧重对经 济发展的规划 和引导。 小资料 1960年 12月 27日,日本池田内 阁会议通过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 计划以显著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实 现充分就业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实 现增长;在 10年内使国民生产总值 增加 1倍以上,达到 26兆日元,国民 生产年增长率为 关于经济计划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4、 2、 制定 经济计划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3、 其它手段 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用税收等 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思考探究 你知道“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含义 吗。 发达国家为什么会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 转为兼用“看得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隐喻的是一种建立在利己行为 基础上的调节私利与公益关系的力量,是一种市 场力量。 “看得见的手”指的就是国家对经济进行 行政干预的措施。 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 度上可以避免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生产 的社会性。 国家干预经济的利弊 利: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生产的盲目性,适应 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弊: 5、 国有企业生产亏损日益严重,经济效益增长 缓慢;政府直接采购等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国家财 政开支过度膨胀,财政赤字增长过快,国家债务 负担沉重,干预和调节能力下降。 因此 70年代末期,许多国家试图采取否定计 划与国有化的方式来摆脱危机。 战后美国出现经济繁荣 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 股份公司不断扩大,成为发达国家的主体,股票 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了股票分散化的 趋势。 一些大企业通常将股票划分为几百万股上 市销售,同时鼓励本公司职工个人购买。 这样不 仅中小资产者拥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而且工 人和其他社会阶层也成为了股票持有着。 这就造 成了股权的逐渐分散,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 6、所有 权的情况基本不存在,这种情况被称为人民资本 主义。 二、 “人民资本主义”和 “经营者革命” 1、 “ 人民资本主义 ”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纽约证 券交易所。 股票分散化起到了 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 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 社会化的趋向,但企业的决 定权仍由大股东掌握着。 美国股票持有着增长图 953年 1985年 2 0 世纪末股份公司和股票 现代企业有三种形 式:独资、合伙、股 份。 股份企业通过发行 股票,把分散的资金集 中起来进行经营。 股票 是投资的凭证。 股票的 持有着称为股东,也被 看作企业的所有者。 背景: 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 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 7、高的管理才能和专 业技术知识。 内容: 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减少对企业的 控制力,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 营。 意义: 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人员 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经营者革命” 二、 “人民资本主义”和 “经营者革命” 新中间阶层 新中间阶层是难以准确定位的社会阶层,主 要指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群体,包括技术 管理人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和白领工人。 新中 间阶层已经成为战后发达国家人口比例最大的社 会阶层。 福利资金组成: 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 性质的变化: 从单纯的救济发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 立法和制度上的 8、保证。 特点为覆盖面广,低收入 阶层受惠多。 意义及结果: 基本保证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缓解了社会 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但也使国家财政支出扩 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发达国家社会福利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1、 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 德国是一个典型的高福利国家。 对于一个正 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 失业后的 18个月内,每月 可从政府那里领取 1000马克的救济金。 这笔钱虽 然不多,但足够他 支付房费、水电开支、食物和 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 生病的费用另算。 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 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成为国 家巨大的负担。 连现今的 9、德国总统约翰内斯 劳 都感慨万千地说,德国人的生活有些优越得过头 了。 1973年,战后 “黄金时代”结束, 发达国家出现经济 “ 滞胀 ” 现象。 为了走 出困境,这些国家纷 纷调整政策,减少国 家对经济的干预,出 售部分国有企业,削 减社会福利开支。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2、 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 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是在以私有制为基本经济 制度、以市场机制为经济运行基本方式的前提下 , 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巩固资本主义统治而对 其生产关系进行的某些局部调整。 它以不同的类 型和方式促成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却无法从根 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要彻底解放社会 生产力,就必须用新的社会制度取代资本主义。 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向前进的。 课堂总结。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件1 岳麓版必修2
相关推荐
得到的. 探索 如果要得到抛物线 42 xy ,应将抛物线 12 xy 作怎样的平移。 例 一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与 221xy 相同,顶点纵坐标是 2,且抛物线经过点( 1, 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三、 课堂小结 : 抛物线 kaxy 2 的对称轴是 y 轴,顶点坐标是( 0, k) . ( 1) 当 k> 0 时,抛物线 kaxy 2
人》 二、自学探究,激活思维 请欣赏书本中的指偶,思考:指偶人是怎样制作的呢。 制作时,应先制作什么,再制作什么。 欣赏,思考制作步骤。 学生个别谈制作步骤。 教师小结制作步骤。 ( 1)用记号笔画一个有趣的小人,腿部不要画,画出挖孔的位置。 要根据纸的大小、实际需要画出人物的大小。 出示同一张纸画很大或画很小对比图。 ( 2)用水彩笔或油画棒涂好颜色。 ( 3)用剪刀剪出多余的纸
摄影作品和美术作品中的月亮。 师:“下面请大家看摄影中的月亮。 ” 5:介绍美国宇航员登月的画面。 6:介绍中国神舟飞船八号飞向月亮的画面。 7、 欣赏小朋友创作的月亮的作品。 师问:“谁能说说画面内容” 生答…… 三、 老师示范 师:“老师也想给大家画一幅月亮的画,请注意看,先画一个小兔子,她有雪白的皮肤,长长的耳朵和红红的嘴唇,她穿一件花裙子,她在干什么。 ”生答……在哪里。 生
生活中的角,且会找出左图中角的个数。 回答“说一说”中的问题。 体会生活中角的存在,会运用角的概念判断角的个数。 O A 始边 终边 顶点 内部 四、角的分类 锐 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 当射线绕端点旋转到与原来的位置在同一直线上但方向相反时,所成的角叫作平角。 当射线绕端点旋转一周,又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时, (即旋转到终边与始边重合时 )所成的角叫作周角。 教师活动
生在小学已经认识了等腰三角形,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通过投影插图直接引出定义,学生不会存在认知上的困难。 展示两兄弟分地的生活问题,把问题作为教学出发点,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构造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自然引入课题,为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最佳心理和认知环境。 合 作 探究性质 学生自制等腰三角形,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探究 发现和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本课的重难 点。
1、第 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前的深圳 对外开放后的深圳 问题探究 1: 深圳为什么能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1、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对外开放 的方针 2、深圳自身地理位置的优越 问题探究 2: 结合国际国内形式,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