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25课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课件1 岳麓版必修2内容摘要:

1、第 25课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洲共同体( 1967) 欧洲 共同体 ( 1952) 欧洲 共同体 ( 1958) 欧洲 共同体 ( 1958) 欧盟( 1993) 性质 :经济政治组织 性质: 经济组织 煤钢 经济 原子能 欧洲一体化进程 合作领域从 经济扩大到 货币 政治 军事等领域 欧元正式启用( 2002) 1991: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成功向世界各国证明了经济区域化的可能性和优越性,世界各地区也加快了经济区域化的进程。 在相继建立起来的各种区域性的经济集团中,影响较大的有 东南亚国家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与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等。 一个欧 美 亚三足鼎立的世 2、界经济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课标要求: 以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东南亚国家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5 东盟国家曾有激烈的领土矛盾和宗教冲突,但仍走向联合 ,这是为什么。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盟 )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1、成立背景: ( 2)国际形势: ( 1)地区形势: 面临美苏“冷战”的威胁,期望摆脱大国控制,寻求发展 . A、地域广阔,国家众多,民族和宗教多样,相互冲突时有发生,二战后才独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只有联合,才能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和平、进步和繁荣。 7 一、 3、东南亚国家联盟 ( 1、成立背景: 2、发展历程: ( 1)成立: ( 2)发展: ( 3)扩大: 2002 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 4)深化: 1976 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 1999 东南亚 10国全部加入东盟 将 政治合作 列入联盟合作范围 1967 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 的发表 性质:经济政治合作组织 8 中国与东盟关系 中国 东盟交通部长会议 20世纪 90年代,中国与东盟出席得到了全面 发展。 双方政治、经济、文化合作日益频繁。 中 国 东盟自由贸 易区正在酝酿之 中。 2003年,中 国宣布加入 东 南亚友好合作条 约。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东盟国家逐步启动 新的合 4、作层次、构筑 “ ” 和“ ” 合作机制。 年月,在第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双方领导人达成共识,一致同意在年内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 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中国与东盟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 1、成立背景: 2、发展历程: 3、影响: ( 1)成员国中培养起 “东盟意识”,增强了内部的凝聚力和团结意识 ( 2)以东南亚国家的整体形式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积极维护自身的利益 ( 3)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 ( 4)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11 二、北美自由 5、贸易区 (出现 1、背景: ( 1) 国际形势 :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推动 美、加、墨需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挑战 ( 2)地区形势: (欧共体日益成熟,亚洲经济区域化起步) 美国:扩大出口市场 加拿大:扩大农产品出口市场 墨西哥:吸引更多资金技术,增加就业机会 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缔结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北美自由贸易区标志 加拿大 美国 墨西哥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 1、背景: 2、成立: 3、宗旨: 取消贸易壁垒、进行公平竞争、促进合作、增加就业、保护知识产权 1992年签约; 1994年生效 贸易伙伴关系 ,没有形成关税同盟 4、性质: 15 墨西哥农民在示威 6、游行 17 北美自由贸易区带给墨西哥什么。 一、 10年来 ,墨西哥对美国的 出口额增长近 2倍 二、过去 10年中墨西哥年均 吸引外资 高达 120亿美元,是印尼的 3倍 ;人均收入增加 24 ,达 4000美元。 三、墨西哥经济规模达到 5940亿美元, 世界排名 由第 15位上升到现在的第 9位。 四、墨西哥 农牧业 受到强烈的冲击,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已由 下降 至 造成 130万农民破产。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什么作用。 存在什么问题。 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5、影响: ( 1)三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大大加强,经济上形成互补 ( 2)较好地实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为三国贸易 7、的扩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对墨西哥的民族经济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积极: 消极: 启示: 1、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 我们要适应形势 , 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2、 区域经济合作并不只是享受利益 , 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 代价。 3、 发展中国家应在经济区域一体化大潮中学会如何避害趋利。 三、亚太经合组织 (建立 员国: 21个 人口: 21亿 , 占世界 45% 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 55% 贸易额:占世界 47%以上 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 三、亚太经合组织 (2、成立: 1、背景: ( 1)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 2)经济区域化 8、趋势的推动 1989, 12国第一届部长会议(澳大利亚) 3、宗旨: 4。 4、扩大: 1991,中国、台北、香港加入 ( 1)成员国之间差异性明显,经济结构有很强的互补性; ( 2)有共同的组织原则: 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原则;以渐进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 3)合作方式: ( 4)最高活动:非正式首脑会议 ( 5)性质:是一个论坛性经济组织 ( 6)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5、特点: 6、影响: ( 1)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 ( 2)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合作模式 1993年首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布 9、莱克岛举行 1994年 物会议 1998年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地亚哥 会议 关系: 自 1991年加入 中国全面参与 并于 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 9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为 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 提高了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 影响: 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地多是 在亚太地区建立稳定 、 便利的贸易投资环境 , 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关系及对中国的影响 名称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东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建立时间 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性 合作领域 性质 有无超越国家的权力机构 比较四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1993年 1994年 1967年 1989年 多为发达国家 多为发展中国家 经政军 经政 经济政治组织 经济政治组织 贸易伙伴关系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经济 经济 经济组织 有 无 有 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