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保证压力稳定、出水均匀、工作可靠。 同时需配备足够的流量表(计)、压力表、压力软管、供水管及必要的阀门等设备。 灌浆设备选择 和要求 : ( 1)灌浆泵性能应与灌浆液的类型和浓度相适应,其容许工作压力最大灌浆压力的 倍,并有足够的排浆量和稳定工作性能;灌注纯水泥浆液采用多缸柱塞式灌浆泵。 ( 2)根据灌浆需要配置高速和低速浆液搅拌机,搅拌机的转速和拌和能力分别与所搅拌的浆液类型及灌浆泵排浆量相适应,并保证均匀、连续地拌制浆液。 所有搅拌设备,在用于拌制浆液前在现场进行试运行。 ( 3)灌浆管路应保证浆液流动畅通,并能承受 倍的最大灌浆压力。 灌浆泵和灌浆孔口处应安装压力表,进浆管路安装压力表。 所选用的压力表在使用进行核定,使用过程中经 常检查核对,不合格和已损坏的压力表严禁使用。 压力表和管路之间设有隔浆装置。 ( 4)灌浆塞与采用灌浆方法、灌浆压力及地质条件相适应,胶塞具有良好的膨胀性和耐压性能,在最大灌浆压力下能可靠地封闭灌浆孔段,并易于安装和卸除。 ( 5)灌浆压力大于 3MPa 时,配置下列灌浆设备和机具: 1)高压灌浆泵,其压力摆动范围不大于灌浆压力的 20%; 2)耐蚀灌浆阀门; 3)钢丝编织胶管; 4)大量程压力表,其最大标值为最大灌浆压力的 2~ 倍; 5)孔口封闭器或专用高压灌浆塞。 ( 6)集中制浆站的制浆能力满足灌浆进度高峰期所 有机组用浆需要,制浆站配备除尘设备,当浆液需掺合剂或外加剂时,增设相应的设备。 ( 7)化学灌浆时,采用监理人批准的化灌专用制浆机和灌浆设备。 ( 8)所有灌浆设备、仪器、仪表均始终保持工作状态正常,并配备足够的备用设备。 电力驱动的设备在接地良好并经确认能保证施工安全时方可使用。 ( 9) 为加快施工进度,根据初步施工分段,配备钻孔 灌浆 设备:地质钻机 2 台 (XJ150 型 ),泥浆泵 2 台( BW250/50 型,压力 35Mpa),高压泵 2 台( 3WTB4 高压柱塞泵,带压力流量仪),空压机 2 台(压力 ,排量 69m3/min),三重管旋喷管 1 套(泥浆压力 2Mpa,水压 20Mpa,气压 )高压胶管 (工作压力 31Mpa, 9Mpa,内径 19mm)及其它管路、喷嘴等,同时配备水泥浆搅拌罐 2 台 ,1 台 100KW 发电机组。 灌浆材料 : 水泥:本工程用于帷幕灌浆 和回填灌浆 的水泥标号不低于 级 ,帷幕灌浆的水泥细度要求通过 80μ m 的方孔筛,其筛余量不大于 5%;灌浆用的水泥必须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 用水泥不应存放过久。 水: 灌浆用水 需符合 JGJ632020 第 条的规定 ,拌浆用水温度不得高于 40℃。 掺合料:根据需要可在水泥浆液中掺入砂、粘性土、粉煤灰和水玻璃等掺合料,其掺入量通过试验确定,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使用。 外加剂:根据需要可在水泥浆液中掺入速凝剂、减水剂、稳定剂或 监理人指示或批准的 其它外加剂,其质量符合 DL/T51482020 第 条 相关规定要求,其最优掺加量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生产性灌浆试验确定,所有能溶于水的外加剂以水溶液状态加入。 钻孔施工: 灌浆孔的钻孔: ( 1)灌浆孔的 开孔孔位应符合图纸要求,本工程帷幕灌浆钻孔采用机钻钻孔,直径符合施工图要求。 因故变更孔位先征得监理人同意,并记录实际孔位。 ( 2)钻机安装平整稳固,钻孔前按监理人指示埋设孔口管,钻孔方向按施工图纸要求确定,钻孔时必须保证孔向准确。 ( 3)本工程帷幕灌浆钻孔的终孔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深度。 ( 4)灌浆孔的施钻按灌浆程序,分序分段进行。 ( 5)在充填灌浆范围内,钻孔深度应符合施工图要求。 ( 6)垂直或顶角小于 5 度的帷幕灌浆孔,其孔底偏差值不得大于下表规定的案值: 帷幕孔孔底偏差值 ( 单位: m) 孔深( m) 20 30 40 50 60 最大允许偏差值 ( m) 对顶角大于 5 度 和深度大于 60m 的帷幕灌浆孔,其孔斜根据 施工图纸要求或监理 工程师指令执行。 ( 7) 钻孔过程中发现的各种情况如涌水、漏水、塌孔、掉块、卡钻、断裂构造、岩层、岩性变化及混凝土段厚度等均应作详细记录,并反映在钻孔综合成果表中,作为确定加强灌浆、分析灌浆效果或孔内保护范围的基本依据。 勘察孔、检查孔和排水孔的钻孔: ( 1)勘察孔及检查孔的孔位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确定。 ( 2)灌浆检查孔的孔底偏差要求与灌浆孔相同,其它各类钻孔的孔底偏差应不小于 1/40 孔深或符合图纸的规定。 ( 3)除监理工程师批准外,在排水孔周边 30cm 范围内的灌浆孔沿外灌浆之前不得钻进排水孔。 钻孔取芯 和芯样试验 : ( 1) 灌浆先导孔、观测孔、检查孔以及监理工程师批示的其它钻芯,按取芯次序统一编号,填牌装箱,并绘制钻孔柱状图和进行岩芯描述。 ( 2) 芯样最大长度限制在 3m 以内,如发现芯样卡钻或被磨损,立即取出,对大于 等于 1m 的钻进循环,若取芯样获得率小于 80%,则下一次减少循环深度 50%,以 后依次减少 50%,直至 50cm 为止。 如芯样回收率很低,应更换钻孔机具或改进钻进方法。 ( 3) 在钻孔过程中对钻孔冲洗水、钻孔压力、芯样长度及其它能充分反映岩石或混凝土特性的因素进行监测和记录,并提交监理工程师。 ( 4)对钻取的岩芯和混凝土芯进行试验,并将试验记录和成果提交监理工程师。 钻孔冲洗和压水试验: 各灌浆段灌浆前进行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 根据监理人的指示采用风水联合冲洗或用导管通入大流量水流,从孔底向孔外冲洗的方法进行冲洗;裂隙冲洗方法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通过现场灌浆试验确定。 冲洗压力:冲洗水压一般采用 80%的灌浆压力,压力超过 1Mpa,则采用 1Mpa;冲洗风压一般采用 50%的灌浆压力,压力超过 ,则采用。 裂隙冲洗注意事项: ( 1) 裂隙冲洗要求至回水澄清后 10min 结束 ,总冲洗时间要求单孔不少于 30min,串通孔不少于 2h。 对回水达不到澄清要求的孔段,继续进行冲洗,孔内残存的沉积物厚度不得超过 20cm。 ( 2)当邻近有正在灌浆的孔或邻近灌浆孔结束不足 24h 时,不得进行裂隙冲洗。 ( 3)同一孔(段)的裂隙冲洗和灌浆作业连续进行,因 故中断时间超过24h,灌浆前重新进行裂隙冲洗。 ( 4)裂隙冲洗用风必须经过油水分离器后方可使用。 压水试验 : ( 1)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后,采用“简易压水”、“单点法”及“五点法”进行压水试验。 ( 2)压水方式:帷幕灌浆先导孔和检查孔灌前一般采用单点法压水试验,特殊部位采用五点法压水试验;一般帷幕灌浆孔的灌前采用简易压水法; ( 3)简易压水试验: 应在裂隙冲洗后或结合裂隙冲洗进行, 压力为灌浆压力的 80%,该值若大于 1Mpa,则采用 1Mpa;压水 20min,每 5min 测读一次压 水 流量,取最终 流量值 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表示。 ( 4) 单点法及五点法压水试验: 按 DL/T54182020 附录 A 执行, 在稳定的压力下,每 5min 测读一次压入流量,连续 4 次读数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 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 1lu,以最终读数作为计算岩体透水率 q 的计算值。 ( 5)对帷幕灌浆,无论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或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先导孔应自上而下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并按施工图纸要求采用五点法或单点法,其它各次序孔的各灌浆段,可进行简易压水试验,检查孔采用五点法压水试验。 灌浆试验: 浆液试验:灌浆前对浆液进行试验,按监理人的指示对不同水灰比、不同掺合料和不同外加剂的浆液进行下列项目的试验: ( 1)浆液配制程序及拌制时间; ( 2)浆液密度或比重测定; ( 3)浆液流动性或流变参数; ( 4)浆液的沉淀稳定性; ( 5)浆液的凝结时间,包括初凝或终凝时间; ( 6)浆液结石的容重、强度、弹性模量和渗透性; ( 7)监理人指示的其它试验内容。 用于现场灌浆试验的浆液水灰比以及掺合料、外加剂等的品种及其掺量通过浆液试验选择,并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 制浆: 制浆材料称量:制浆材料必须称量,称量误差小于 5%。 水泥等固相材料 采用重量称量法。 浆液搅拌: ( 1) 各类浆液必须搅拌均匀,测定浆液密度和粘滞度等参数,并作好记录。 ( 2) 纯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使用普通搅拌机时,应不少于 3min;使用高速搅拌机时,宜不少于 30s。 浆液在使用前过筛,从开始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宜小于 4h。 ( 3) 拌制细水泥浆液和稳定浆液,应加入减水剂 和 采用高速搅拌机,高速搅拌机搅拌转速应大于 1200r/min,搅拌时间通过试验确定,细水泥浆液的搅拌,从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宜小于 2h。 集中制浆: ( 1) 集中制浆站宜制备水灰比为 :1 的纯水泥浆液,输送浆液流速为~ ,各灌浆地点测定来浆密度,并根据各灌浆点的不同需要调制使用。 ( 2) 浆液温度保持在 5℃~ 40℃,低于或超过此标准的视为废浆。 帷幕灌浆: 一般要求: ( 1) 同一地段的基岩灌浆在先完成固结灌浆,并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帷幕灌浆。 ( 2)在需要从岩石表面进行灌浆的区域,在灌浆前浆漏浆或漏水的裂隙进行清理,并将松动岩石移走,以便堵漏。 ( 3)对设有抬动观测设备的灌区,须待抬动 观测仪装置完毕,并完成灌浆前测试工作后,方可进行灌浆作业。 在进行裂隙冲洗、压水试验和灌浆施工过程中均应进行抬动监测,观测成果报送监理人,抬动变形值 超过设计值时 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 4) 在已完成或正在灌浆的地区,其附近 30m 以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 5)在灌浆过程中出现灌浆中断、串孔、冒浆、漏浆、孔口涌水、吸浆量大等情况时,应立即通知监理人,并应将处理方案报送监理人审批。 ( 6)检查孔试验完成后,需按有关技术条款和工艺,作灌浆与封孔。 灌浆压力和灌浆方法: ( 1)灌浆 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由三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进行边排孔的灌浆,然后进行中排孔的灌浆;由两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进行下游排孔的灌浆,然后进行上游排孔的灌浆,每排按分序、分段施工。 ( 2)灌浆孔的基岩段小于 6m 时,可采用全孔一次灌浆法;大于 6m 时,按监理人指示选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综合灌浆法或孔口封闭灌浆法。 ( 3)帷幕灌浆段长度采用 5~ 6m,特殊情况下可适当缩减或加长,但不得大于 10m。 ( 4)进行帷幕灌浆时,坝体混凝土和基岩的接触段应先进行单独灌浆并应待凝,接触段在岩石中的长度不得大于 2m。 ( 5)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灌浆 塞 应塞在已灌段段底以上 处,以防漏灌;孔口无涌水的孔段,灌浆结束后可不待凝。 但在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则宜待凝,待凝时间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 ( 6)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灌浆段的长度因故超过 10m,对该段宜采取补救措施。 ( 7) 为防止岩石面或混凝土面抬动,固结灌浆原则上一泵一灌一孔,当相互串浆时,采用群孔并联灌注,但并联孔数不宜多于 3 个,并控制好灌浆压力。 ( 8)本工程充填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注,随段位安设灌浆塞,逐段灌浆,灌浆压力可采 用 ~ ,施工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9)灌浆过程中,注意观察,当发生地表冒浆,压力突然升、降,吸浆量突然增、减等异常现象时,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处理,并作好详细记录,必要时报监理人研究处理。 ( 10)灌浆结束待加深或钻孔结束待灌浆时,灌浆孔孔口应妥加保护,严防污水、污物流入孔内。 ( 11)孔口无涌水孔段,灌浆结束后一般不待凝,可直接进行下一段钻灌作业。 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条件复杂的孔段,灌浆结束后应待凝 24h 后方可进行下一段钻灌作业。 浆液水灰比和变浆标准 : ( 1) 按灌浆试验确定的或监理人批准的水灰比施灌,灌浆浆液由稀到浓逐级变换。 ( 2) 普通浆液水灰比(重量比)采用 5: 3: 2: 1: : ::1 等 7 个比级,开灌水灰比采用 5:1。 ( 3)灌浆过程中,如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或当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浆液水灰比。 ( 4)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已达到 300L 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 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显著改变时,应换浓一级水灰比浆液灌注,当注入率大于 30L/min 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可越级变浓。 ( 5)灌浆过程中,应每隔 15~ 30min 测记一次浆液密度和回浆温度,浆液变换及灌浆结束时亦应测记浆液密度,其测值应反映在灌浆综合成果表中。 ( 6)灌浆过程中,当灌浆压力或注入率突然改变较大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灌浆结束标准: ( 1)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继续灌注 60min,或不大于 1L/min 时,继续灌注 90min,灌浆即可结束。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继续灌注时间相应减少为 30min 和60min,灌浆即可结束。 ( 2)当长。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推荐
分钟后抹砂浆。 光面砼处抹灰前采取毛化处理,即用掺 TG 胶的 1: 1 水泥浆甩到混凝土面上,终凝后浇水养护,直至有较高强度为止。 内墙抹灰时,所有相对于楼、地面标高 以下的阳角均设置水泥砂浆护角,每边宽度不小于 60mm。 在 LT 间和 TB 边和外墙窗顶以及挑檐下设置滴水槽。 八 、钢结构加工制作 钢结构加工 材料检验: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需用的钢材
CHINA RAILWAY WUJU GROUP CORPORATION 11 %~ %的 下坡。 ( 4)井管系统各 部件 均 应安 装 严 密, 不 得漏 气。 ( 5) 降 水 过程 中 , 应 加 强井 点 降 水 系统 的 维 护 和 检查 , 保 证 不断抽水。 ( 6) 对 水 位降 低 区 域 建 筑物 可 能 产 生的 沉 降 , 应 进行 观 测 , 并采取防护措施。 (
、导管埋深、导管拆除等,均指定专人,用专用表格记录。 井孔混凝土面接近钢筋骨架时,宜使导管保持稍大的埋深,并放慢灌注速度,以减少 混凝土的冲击力。 混凝土面进入钢筋骨架一定深度后,要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骨架在导 管下口有一定的埋深。 在灌注过程中,随时将井孔内溢出的泥浆引流到排污池,防止污染环境及河流。 采用导管法浇注水下砼,应首先选择丝扣连接的导管。 砼的坍落度控制在 18~ 22cm
7 7 12 上仓斜巷 11 运输工 4 4 4 12 专回风下山上平台 12 运输工 4 4 4 12 轨道下山上平台 13 运输工 4 4 4 12021 联络巷平台 14 火药库保管员 2 2 2 火药库 15 其他人员 5 20 5 16 10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合计 35 50 35 表 2 12021上顺槽人员分布情况 序 出 勤 人 数 及
1、2014年丽水市中考第 17题 文字型、图表型、综合型信息题。 都是提供信息,提出问题,要求利用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推理、分析与综合,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所不同的是文字型以文字叙述提供信息,图表型以图表的形式提供信息。 综合型信息题又是将文字和图表加以综合,只要学会文字与图表信息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综合型信息题自然迎刃而解。 一、解题规律: 1读题,获取信息。 这是解题的第一步。
和指标,承包合同要明确安全责任,承包合同要规定调查处理伤亡事故等条款; 三、 认真审查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与条件,不得将工程或项目分包给没有《安全资质证》或未经年审的建筑安装企业进行施工; 四、 定期组织合同 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传达上级有关文件规定; 五、 组织对分承包方的评审工作,对分承包方的计划完成情况、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情况进行审核,制定年度工程合格分承包方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