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课件 1.2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内容摘要:

1、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我是一个犹太人 弗兰塔 巴斯 我是一个犹太人 ,永远不会改变 , 纵然我要死于饥饿 , 我也不会屈服。 我要永远为自己的人民战斗 , 以我的荣誉。 我永远不会因身为犹太人而羞耻 , 我向你起誓。 我为我的人民骄傲 , 他们是多么自尊。 不论我承受怎样的压力 , 我将一定 ,恢复我正常的生活。 赏析 这是 13 岁就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被杀害的男孩弗兰塔 巴斯写的一首诗。 诗歌中没有一炮一火 ,却是向惨无人道的法西斯发出的宣战书。 巴斯喊出的为民族而战的宣告 ,是一面屹立不 倒的旗帜 ! 这一战 ,他们用心而战 ,胜负已定 ! 在这首诗里 ,我们隐 2、隐看到了诗歌的伟大起源 ,那是对苍茫宇宙和自然的深深敬畏及起誓。 诗的庄严在于 ,它的目光望向灵魂最隐秘的深处 ,依然坚定。 正是这样一种声音使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罪行在无力中彰显可恨 ,使任何一个反对和平的人自惭形秽 ,使所有犹太人民记住那一段血泪史。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 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 ,因此它又被称为 “ 杀人工厂 ”。 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 “ 医学试验 ” 的专门 “ 病房 ”和实验室 ,还建有 4 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 “ 浴室 ” 及储尸窖和焚尸炉 3、。 1944年 ,这里每天要焚烧约 6 0 0 0 具尸体。 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 ,剥下文身人的皮肤做灯罩 ,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 “ 二战 ” 期间 ,德国法西斯先后在这里囚禁过 130 万人 ,屠杀了 110 万人 ,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 1945 年 1 月 27 日 ,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947 年 7 月 ,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被辟为揭露纳粹战争罪行的博物馆 ,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用以警示世界 “ 要和平 ,不要战争 ”。 现 在 ,每年有数十万人前往奥斯威辛 4、集中营遗址参观 ,凭吊被纳粹迫害致死的人。 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访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 发表之后 ,各大报纸争相转载 ,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这篇文章被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认为是罗森塔尔 “ 写得最好的作品 ”。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 1 9 2 2 2 0 0 6 ) ,美国著名记者 ,纽约时报前执行主编 ,曾获1960 年普利策新闻奖。 2 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纪实报道。 3 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 自 1917 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 5、,分为 14 个新闻奖和 7 个艺术奖两类。 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 ,评选结果一般都在 4 月宣布 ,5 月颁奖。 该奖以约瑟夫 普利策的名字命名 ,他是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经营者 ,先后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和纽约世界报 ,并创立了编辑写作制 ,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 这种写作规则 ,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 普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 ,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 ,文字要简洁和通俗 ,要花力气写好社论。 普利策 1911 年去世 ,为纪念 他的贡献 ,人们于 1912年设立了普利策新闻奖。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 6、. 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毛骨 悚然 s 嬉笑 和 煦窒息 z h 迫 迫使 监 总 监迫击炮 监生 n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2 . 写汉字 词语 易错字 词语 易错字 凋 c h 菊 雏 d i o 查 调 z h u 骨 椎 碉 h u i 河 淮 c h 退 撤 住 扼 撒 车 轭 清 c h 澈 逆 呃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3 . 解词义 ( 1 ) 专程 :专为某事而到某地。 ( 2 ) 毛骨悚然 :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 3 ) 不寒而栗 :不寒冷而发抖 ,形容非常恐惧。 首 页 知导 7、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4 . 辨近义 ( 1 ) 毕竟 究竟 辨析 :二者都是副词 ,都有 “ 到底 ” 的意思 ,用于非疑问句 ,表示强调或肯定。 “ 毕竟 ” 只用于非疑问句 ,表示强调。 “ 究竟 ” 使用范围较广 ,既可用于非疑问句 ,又经常用于疑问句 ,表示追究。 “ 究竟 ” 还可作名词 ,相当于 “ 结果 ,原委 ”。 例句 : 有人认为散文比诗歌好 ,但这 毕竟 是个人的看法。 他 究竟 想要去什么地方 ?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 2 ) 不可思议 不 可理喻 辨析 :两者在构成上十分相似 ,但词义不同。 8、“ 不可思议 ” ,不可想象 ,不能理解。 “ 不可理喻 ” ,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 ,形容固执或蛮横 ,不通情理。 例句 : 7 日 ,全英羽毛球公开赛 8 强战开打 ,林丹顺利战胜日本选手桃田贤斗杀进 4 强 ,接受采访时林丹调侃组委会的抽签令人感到 不可思议 ,因为 5 名中国男单选手都被抽在了同一半区。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家长常会觉得青少年因为小小的细节或问题就大发雷霆 ,觉得孩子 不可理喻 ,家长的这种感觉或许是对的。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 3 ) 目瞪口呆 瞠目结舌 张口结舌 辨析 :三者都可形容惊呆的样子 ,但在表示 说不出来的程度 9、上不一样 , “ 瞠目结舌 ”“ 张口结舌 ” 程度较重。 “ 瞠目结舌 ” 为书面语 ; “ 目瞪口呆 ”“ 张口结舌 ” ,书面语常用 ,口语中也常用。 同时 ,表示惊呆的神态也不同 , “ 目瞪口呆 ” 是 “ 瞪着眼睛 ” ; “ 瞠目结舌 ”“ 张口结舌 ” 是 “ 张着嘴 ”。 例句 : 弟弟看着被打碎的花瓶 ,吓得 目瞪口呆。 他问这个同学的时候 ,别的同学也不得不倾耳静听 ,注意前后情节的线索 ,否则突然被问到 ,便不免 瞠目结舌 ,不知所答。 他神色慌张、 张口结舌 ,老板由此断定他私吞了这笔巨款。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目 10、标一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句子的含义 这则新闻语言简练准确 ,意味隽永 ,很多句子精警有力 ,发人深省。 细读下列句子 ,品味其丰富的意蕴。 1 奥斯威辛就没有什么新闻好报道了。 但是 ,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你提起笔来。 提示 :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已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以再写了。 但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又迫使作者拿起笔来 ,用文章控诉纳粹罪行 ,纪念无辜的受害者。 2 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 ,接着 ,当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牢房、毒气室、地牢和刑房时 ,脚步就逐渐放慢 ,简直是在地上拖着走。 提示 : “ 默默地 ” 写出了参观者内心的凝重 , “ 很快地望 上一眼 ” 是因为不忍心细看 , “ 11、脚步就逐渐放慢 ,简直是在地上拖着走 ” 是因为他们被纳粹的暴行震撼了。 简单的几个充满主观感受的动作 ,描绘出了参观者复杂的心理状态。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3 没有地方可以祈祷。 提示 :这句议论 ,更是一句控诉。 在这个地狱 ,上帝既无立足之地 ,也无能为力。 在种族被灭绝的地方 ,不仅人性被灭绝 ,文化、信仰也被灭绝了。 作者的愤恨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支一招 思考此类题目 ,要结合上下文 ,抓住关键词语来分析 ,并联系文章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综合考虑。 ( 1 )含蓄 12、委婉的句子要用直接明确的语言转述出来 ,恢复它 的本来面目 ; ( 2 )概括简练的句子要根据句子中的内容分点解说出来 ; ( 3 )内涵丰富的句子要说出它的浅层意思和深层意思。 总体来讲 ,分析句子的深刻含义 ,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 ,至少要写出它在文章里的字面意思和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或深刻道理。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目标二 理解本文善于用细节说话的特点 本文作者没有致力于描写集中营本身 ,而是巧妙地通过精彩的细节描写衬托出集中营的恐怖 ,从集中营给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强烈震撼显现纳粹暴行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深深烙印。 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下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场景 ,更引发了人 们对生命 ,对人性的思考。 1 提示 :控诉纳粹的残暴 :今天作为一名参观者 ,看到这景象都万分恐惧 ,都无法忍受 ,可想而知 ,当年的纳粹又残暴到何种程度 ! 这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 2 要突出一个女孩子的照片 ? 提示 :在充满死亡的残酷景象的背景上 ,强调一个美丽的、可爱的、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生命被摧残 ,这是一种强烈对比 ,这是惨痛的悲剧 ,更显出生命的光彩 ,死亡的残忍。 首 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