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课件 4.10 赤壁赋内容摘要:
1、 四 单元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课 序 题 目 作 者 学习目标 10 赤壁赋 苏轼 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 体会作品中的感情变化 ,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 进而树立乐观通达的人生观。 11 陈情表 李密 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 理解本文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的方法。 赏析本文 “ 悲恻动人 ” 的语言 ,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12 项 脊轩志 归有光 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 学习本文用线索贯串、形散神聚的写法 , 深刻领会作品通过琐事表达内心深沉情感的技巧。 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和对故居亲人的眷念深情。 课 序 题 目 作 者 学习目标 1 2、3 兰亭集序 王羲之 积累文言知识 , 记诵全文。 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 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 ,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学法提示 1 . 学习文言文 , 重在诵读。 诵读不仅可以把握内容 ,还可以充分体味语言的美感 , 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诵读要注意基本的技巧 , 包括字音要读准 , 节奏要协调 , 韵调要和谐等。 2 . 解读文学作品 ,“ 知人论世 ” 很重要。 所谓 “ 知人论世 ” , 即通过了解和分析背景知识来解读作品。 背景知识包括时代风貌和作者的人生经历。 这些知识 , 可以帮助我们 3、更方便、更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3 . 提要钩玄读书法。 “ 提要 ” 即提取要点 , 应该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 , 从语言材料中提取能揭示作者观点态度的有关词句 , 进行整理概括。 提取要点不同于概括段意 , 它是指围绕中心论题提取出作者的基本观点 , 阅读过程中把它们精辟地概括出来 , 就是提要。 “ 钩玄 ” 就是指深究那些重要 语句 , 探求文字中隐含的精深道理。 0 赤壁赋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临江仙 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赏析 4、 这首词作于东坡被贬黄州期间 ,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上片以动衬静 ,以有声衬无声 ,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 ,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 ,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 ,为下片作者的人生反思做好了铺垫。 下片一开始 ,词人便慨然长叹道 : “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 ” 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 ,就当全身免祸。 顾盼眼前江上景致 ,是 “ 夜阑风静縠纹平 ” ,心与景会 ,神与物游 ,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 于是 ,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 他要趁此良辰美景 ,驾一叶扁舟 ,随 5、波流荡 ,任意东西 ,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表达了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 ,也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宋代的黄州 , 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 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 , 有一处风景胜地。 那儿矗立 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 , 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 , 人们就称它为赤鼻矶。 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 ( 1 0 8 2 ) 被贬谪黄州时 , 曾两次游黄州城外的赤鼻矶 , 写下了两篇赋 , 本文是第一篇 , 又称前赤壁赋 , 另一篇称后赤壁赋。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 . 苏轼 ( 1 6、 0 3 7 1 1 0 1 ) , 字子瞻 , 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 ( 今属四川 ) 人。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苏轼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多方面都达到一流水平 , 是一个对中国文学史、艺术史有着巨大贡献的全能型作家。 2 . 三苏 : 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在文学上取得很高的成就 , 合称 “ 三苏 ”。 3 . 赋与文赋 :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 , 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 , 讲究文采 , 以铺陈为能事。 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 , 发展到中唐 , 在古文运动影响下 , 一部分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 ,不讲求骈偶、音律 , 句式参差 , 押韵自由 , 形成散文式清新流畅的气势 7、, 叫作 “ 文赋 ”。 像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 . 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壬戌 r n 舳舻 z h 举酒 属客 z h 扁舟 窈窕 y o t i o 溯流光 桂 棹z h o 匏尊 p o 枕 藉蜉蝣 y u 嫠妇 肴核 y o 愀然 酾酒 s h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2 . 解多义 ( 1 ) 歌扣舷而歌之 ( 动词 , 唱歌 )歌曰 ( 名词 , 歌词 )倚歌而和之 ( 名词 , 歌的声调和节拍 )( 2 ) 望 七月既望 ( 名词 , 农 8、历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 ( 动词 , 眺望 )( 3 ) 下方其破荆州 , 下江陵 ( 动词 , 攻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方位名词 , 位置低的 , 与 “ 上 ” 相对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 4 ) 之纵一苇之所如 ( 助词 , 无实义 )凌万顷之茫然 ( 助词 , 定 语后置的标志 )扣舷而歌之 ( 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 ( 代词 )( 5 ) 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介词 , 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 ( 介词 , 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介词 , 被 )( 6 ) 而侣鱼虾而友麋鹿 ( 连词 , 表并列 9、 )耳得之而为声 ( 连词 , 表顺承 )顺流而东也 ( 连词 , 表修饰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3 . 辨活用 ( 1 ) 击 空明 兮溯流光 ( 形容词用作名词 , 月光下清澈的江水 ) ( 2 ) 西望夏口 , 东望武昌 ( 名词作状语 , 向西 , 向东 ) ( 3 ) 下江陵 ( 名词用作动词 , 攻占 ) ( 4 ) 顺流而 东也 ( 名词用作动词 , 向东进军 ) ( 5 ) 舞幽壑之潜蛟 , 泣孤舟之嫠妇 ( 动词的使动用法 , 使 起舞 , 使 哭泣 ) ( 6 ) 况吾与子渔 樵于江渚之上 ( 名词用作动词 , 砍柴 ) ( 7 ) 10、 侣鱼虾而 友麋鹿 ( 名词的意动用法 , 以 为伙伴 , 以 为朋友 ) ( 8 ) 月明星稀 , 乌鹊 南飞 ( 名词作状语 , 向南 )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4 . 分古今 ( 1 ) 徘徊于 斗牛 之间 古义 : 天上的斗宿和牛宿 , 星宿名。 今义 : 我国民间使牛与牛相斗的一种习俗。 西班牙斗牛是一种人跟牛相斗的娱乐活动。 ( 2 ) 白露 横江 , 水光接天 古义 : 白茫茫的水气。 今义 : 二十四节气之一。 ( 3 ) 凌万顷之 茫然 古义 : 旷远的样子。 今义 :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 失意的样子。 ( 4 ) 纵一苇之所 如 11、古义 : 到 去。 今义 : “ 适合 ”“ 如同 ”“ 表示举例 ” 等。 ( 5 ) 渺渺兮予怀 , 望 美人 兮天一方 古义 : 借指内心思慕、向往的人。 今义 : 美貌的女子。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5 . 明句式 ( 1 ) 而今安在哉 ( 宾语前置句 ) ( 2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被动句 ) ( 3 ) 何为其然也 ( 宾语前置句 ) ( 4 ) 月出于东山之上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介宾短语后置句 ) ( 5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介宾短语后置句 )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2、 6 . 积名句 ( 1 ) 清风徐来 , 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 诵明月之诗 , 歌窈窕之章。 ( 2 ) 月出于东山之上 , 徘徊 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 , 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 , 凌万顷之茫然。 ( 3 )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 而不知其所止。 ( 4 ) 歌曰 : “ 桂棹兮兰桨 , 击空明兮溯流光。 ” ( 5 ) 西望夏口 , 东望武昌 , 山川相缪 , 郁乎苍苍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 6 ) 在赤壁赋中 , 苏轼用 “ 舳舻千里 , 旌旗蔽空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 ( 7 ) 寄蜉蝣于天地 , 渺沧海之一粟。 ( 13、 8 ) 哀吾生之须臾 , 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 托遗响于悲风。 ( 9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自其不变者而观 之 ,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 而又何羡乎 !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 1 0 ) 且夫天地之间 , 物各有主 , 苟非吾之所有 , 虽一毫而莫取。 ( 1 1 ) 耳得之而为声 , 目遇之而成色。 ( 1 2 ) 取之无禁 , 用之不竭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目标一 整体感知 , 体会作品中的感情变化 1 . 细读文本 , 逐段梳理作者的感情变化。 第一、二段 写苏子的乐 , 乐由何来 ? 第三段 客诉悲情。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课件 4.10 赤壁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