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课件 第2单元 诗意地栖居内容摘要:

1、元知能整合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如何鉴赏诗歌的形象 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中的 “ 形象 ” ,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更多的则是指古诗中所描写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 “ 意象 ”。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要把握诗歌中艺术形象的特征 ,品味其深刻的内涵 ,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本单元所选文本虽然是现代诗歌 ,但在意象的运用和形象的塑造上集中而又典型 ,我们不妨借此分析如何鉴赏诗歌的形象 ,包括意象。 先来看课内相关知识 :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1 .再别康桥 2、中的意象与形象 意象 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 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 , 以自己回到母校康桥 , 在河中泛舟的所见、所思、所感 , 表达了对母校热爱和依依惜别的深情。 康桥形象 优美 , 宁静 , 和谐 , 寄托着作者的理想 诗人形象 有理想 , 对康桥一往情深 , 恋恋不舍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2 .雨巷中的意象和形象 意象 油纸伞 复古、怀旧、迷蒙、神秘 雨巷、油纸伞、丁香、姑娘 , 太息般的眼光、颓圮的篱墙 , 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和形象 ,表现了在白色恐怖中 , 一部分找不到革命前途、陷于彷徨迷惘又渴求着新的希望出 3、现的进步青年的心态。 篱墙 破败、萧索 雨巷 幽深、寂静、狭窄而寂寥 , 阴沉、朦胧 , 没有生机、没有活力 丁香 美丽、纤柔、娇弱、易谢、轻盈、高洁、冷艳、素雅。 雨中丁香更显凄美。 形象 姑娘 一个惆怅的、凄婉迷茫的、充满哀愁的女郎 ; “ 我 ” 和她一样 , 凄婉、迷茫、忧伤。 “ 我 ” 这虽然是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和形象 ,但与古代诗歌是相通的。 就古代诗歌而言 ,作者所写之 “ 景 ” 、所咏之 “ 物 ” ,为客观之 “ 象 ” ;而借景所抒之 “ 情 ” ,咏物所言之 “ 志 ” ,为主观之 “ 意 ”。 那么 ,我们怎样分析和鉴赏意象与形象呢 ?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 4、指津 写作练习 1 以 “ 象 ” 定形 ,以 “ 意 ” 体情。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 :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中的 “ 千山 ”“ 鸟 ”“ 孤舟 ”“ 蓑笠翁 ”“ 寒江 ”“ 雪 ” ,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 ,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 不屈服于环境 ,傲然倔强 ,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 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孤愤、倔强的思想感情。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2 由物及人 ,分析人物形象。 例如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 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写景诗 ,我们必 5、须先分析诗歌中所描写的景象。 诗中描写了千条万条的碧绿的柳丝 ,柳枝上长满纤纤细叶 ,它们在春风中摇摆 ,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从这些描写中 ,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热爱春天的十分喜悦的诗人形象。 再如郑板桥的竹石 :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一首咏物诗 ,我们必须通过对诗歌所借托的物象的分析 ,来分析诗人形象。 诗中描写了竹子在破岩之中生长 ,面对东西南北风的摧打 ,它依然坚守着脚下的土地。 诗人托物言志 ,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宁折不弯、 坚强不屈的诗人形象。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总之 ,解答该类诗歌鉴赏题时 ,首先要分析物象的 6、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的品格 ,抓物与志的 “ 契合点 ”。 其次要联系诗人的自身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进而概括出诗人的形象。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1 . ( 2 0 1 4 山东高考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 ,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 ,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 ,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 居士 :指文人雅士。 山瓢 :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 “ 陈居 士 ” 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 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7、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概括诗歌人物形象特点首先应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 ,如果是陌生的诗人 ,要注意题目给的注释。 注释 对 “ 居士 ” 的解释为 “ 文人雅士 ” ,据此可以概括 “ 陈居士 ” 具有 “ 文雅 ” 的特点。 其次 ,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诗句 ,特别是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的词语 ,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 ,通过爱喝酒而且 “ 爱把山瓢 ” 喝酒 ,可以看出“ 陈居士 ” 行事不拘小节、洒脱 ,性格豪爽 ;通过 “ 亭角寻诗 ” 和 “ 醒来 ” 寻诗 ,可以看出 “ 陈居士 ” 热爱诗歌 ,情趣高雅 ,是一个十足的文 人雅士 8、。 参考答案 : 行为洒脱。 “ 楚酒困人三日醉 ”“ 爱把山瓢莫笑侬 ” ,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情趣高雅。 “ 亭角寻诗满袖风 ”“ 醒来推户寻诗去 ” ,白天寻诗 ,夜晚寻诗 ,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2 . ( 2 0 1 4 天津高考 )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后面的题目。 暮春山间 宋 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 ,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 ,濯手惟闻涧水香。 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 ? 解析 :这首诗写桃花 ,没有直接写桃花 ,而是通过诗人在水边洗手 ,嗅到桃花香味而发现春已离去。 参考答 9、案 :没有直接描 写桃花形态 ,而是借涧水暗写桃花之香。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本单元所选诗歌 ,各种写作手法的运用精彩纷呈 ,尤其是想象的运用 ,为作品增色不少。 下面这篇文章就具备这一特点 ,我们以此为例 ,分析写作这类文章要注意的问题。 范文分析 【范文】 【旁批】 悬 念 胡梦溪 公元前 780 年。 在月光的沐浴下 ,驻守在离王都不远的渑池县的五万名精兵的将领、号称双刀将军的李将军像往常一样巡视着暮色中的兵营。 这时 ,耳边响起了一个惊慌的声音。 “ 大、大人 ! 不好了 ! ” “ 不要慌 ! 慢慢道来 ! ” “ 王都 末将看到王 都升起了狼烟 ! ” “ 10、 什么 ? ” 年过四十的双刀将军闻言不禁愕然。 文章一开始的描写和记叙生动、细致 ,人物形象鲜明 , 将 读者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这完全是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的合理想象。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范文】 【旁批】 为了验证部将所报告的情况 ,李将军走上观测用的高台向王都方向观望 ,果然王都四周都燃起了冲天的狼烟。 “ 果然如此 ” 身经百战的双刀将军露出了少有的紧张表情。 “ 王都想必是出了什么巨大的变故吧。 ” “ 大人 ,您看 ” “ 立刻出兵 ! ” 夜色中 ,骁勇善战的五万轻骑兵急速向王都前进。 离开渑池县没多久 ,右侧出现了三万来路不明的骑兵 ! “ 要作战 11、吗 ? ” “ 且慢 ! 那是友军。 ” 画横线句子运用白描手法 ,写出了人物此时的紧张和敏感。 语言描写很传神 , 这也得力于合理的想象。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范文】 【旁批】 双刀将军判断无误 ,带领那三万士兵的便是朝中最年老的诸侯之一杨威将军 ,同行的还有他 二十岁的孙女。 “ 好久不见 ! 杨将军真是宝刀不老啊 ! ” “ 旧话来日再叙 ,今王都危急 ,一切以国事为重。 ” 年过七十的三朝元老正色道。 自然而然地 ,两路人马汇集成一支八万人马的大军向王都前进。 在八万大军离王都只剩七八十里路程的时候 ,却意外地碰到了看到狼烟而来趁火打劫的四万蛮族步兵。 12、目的地相同 ,而目的不同的两个部族的人哪一边比较吃惊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双方同时剑拔弩张却是事实。 这个叙述很有张力 , 用了传统绘画中的 “ 留白 ” 法 , 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余地。 这也是想象的一个妙用。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范文】 【旁批】 霎时间 ,尘土和鲜血在同一高度飞扬。 战场上喊声震天 ,亢奋至极的士兵甚至不小心砍下友军的脑袋。 对于不知轻重、冲向双刀将军的蛮族士兵来说 ,这 可真是灾难日。 殊不知 ,双刀将军当年就曾经凭着两把双刀连续斩杀了近百名敌人 ,现在又杀了上百人的大刀左右翻飞 ,在空中画着血色的圆弧 ,冲向他的七个敌人五个被切开了脑袋 ,另外 13、两个咽部受了重伤 ,跌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畏惧双刀将军勇猛的敌人便跑向年老的杨将军和他的孙女 ,可能是蛮族人本能地认为一个老头和一个女人会好对付一些吧 ,遗憾的是下场并不比死在双刀将军手下要好多少。 杨将军的孙女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弓箭手 ,一阵嚎叫过后 ,三四个被射穿面颊的敌人倒在了血泊中。 写人叙事最怕角度单一。 这段文字表现了将军孙女的骁勇 , 从敌军的角度写起 , 使文章有了变化和别样的趣味。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范文】 【旁批】 “ 快 ! 蛮族已经打到王都门口了 ,那城内的情况一定更加危急 ! ” 杨威 将军一边拨挡着敌人的乱箭 ,一边向双刀将军喊着。 不 14、过 ,在这时 ,这场遭遇战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敌人大部分被歼灭 ,剩下的很小一部分也无心恋战 ,扭头便跑。 双刀将军放弃了追击 ,因为没人知道王都中出现了什么情况 ,所以必须保存力量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没有片刻休息 ,庞大的部队以惊人的速度前进 ! 与此同时 ,双刀将军还在不停地思考 ,到底是什么样的危机致使王都燃起狼烟以召诸侯。 到底是武将 ,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 总之 ,不是主君准备了好酒请我们来喝就是了。 ” 此处是有力的铺垫 ,为后文悬念谜底的解开蓄足了势。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范文】 【旁批】 “ 等于没说嘛。 ” 杨将军的 孙女很认真 15、地评论道。 来到王都的城门前 ,却是出乎意料的安静 ,左右看看 ,其他各路诸侯齐聚于此 ,众人大眼瞪小眼 ,全都摸不着头脑。 不一会 ,幽王带着宠妃褒姒出现在城楼上 ,从他们的表情来看 ,似乎在笑。 “ 哦。 ” 双刀将军恍然大悟。 “ 这昏君 ! ” 三朝元老气得胡子直打战。 双刀将军解下肩上沾着血的双刀 ,一抬手 ,轻蔑地掷在城门前。 “ 回去吧。 ” 公元前 770 年 ,西周灭亡。 结尾简洁而耐人寻味。 一切尽在不言中。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综评】 本文突破了时空限制 ,作者借助 “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 的故事 ,利用想象虚构出双刀将军 、杨威将军及其孙女这些人物形象 ,并虚构了与蛮族战斗的场面 ,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这个情节本身是合理的 ,因为看到狼烟表明有危急情况 ,蛮族借机来袭击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作者依据历史故事进行的想象是合理的。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