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内容摘要:

1、元知能整合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如何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 ,是理解文段的关键 ,与文言虚词相比 ,它数量多 ,表意性强 ,变化性大。 常见的文言实词 ,主要包括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 义等。 “ 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 :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 ,而不是生僻难懂的 ;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 ,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 ; 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 解 ,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 本单元出现了 2、不少考纲所列的各种类型的常用实词 ,列表举例如下 :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实词 类型 典例 分析 通假字 夙遭 闵凶 ( 陈情表 ) “ 闵 ” 通 “ 悯 ” , 忧愁 , 忧伤 后之视今 , 亦 由今之视昔 ( 兰亭集序 ) “ 由 ” 通 “ 犹 ” , 像 古今异义词 凌万顷之 茫然 ( 赤壁赋 ) 古义 : 旷远的样子 今义 :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拜臣 郎中 ( 陈情表 ) 古义 : 尚书省的属官 今义 : 中医医生 凡 再变矣 ( 项脊轩志 ) 古义 : 两次 今义 : 又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实词 类型 典例 分析 一词 3、多义 如 纵一苇之所 如( 赤壁赋 ) 动词 , 到 去 今已亭亭 如盖矣 ( 项脊轩志 ) 像 修 此地有崇山峻岭 , 茂林 修竹 ( 兰亭集序 ) 形容词 , 高 况 修短随化 , 终期于尽 ( 兰亭集序 ) 形容词 , 长 室坏不 修( 项脊轩志 ) 动词 , 修补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那么我们怎么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呢 ? 1 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含义 )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 ,词义是不定项的 ,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 ,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 ,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4、例如 :赤 壁赋中 “ 一苇之所如 ” 的 “ 如 ” 字 ,很多人会理解为 “ 像 ,好像 ” ,但放在语境中却讲不通。 原文描写作者与朋友月夜下泛舟江上 ,表现他们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心情。 “ 一苇 ” 喻指小舟 ,联系 “ 如厕 ” 的 “ 如 ” 的含义 ,可以断定此处 “ 如 ” 是 “ 到 ” 的意思。 2 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含义 )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 ,在二二、三三的对举句中 ,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 ,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 ,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 :兰亭集序中 “ 群贤毕至 , 5、少长咸集 ” 是对偶 ,且为并列关系 ,可知“ 咸 ” 与 “ 毕 ” 是同义词 ,应是 “ 都 ” 的意思。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3 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含义 )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 ,组合是有规律的 ,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 ,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 :赤壁赋中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中 “ 渔樵 ” 前有名词短语“ 吾与子 ” ,后有介词短语 “ 于江渚之上 ” ,上下联系起来 ,不难推断出它处于谓语的位置 ,是动词 ,不是 “ 渔民樵夫 ” ,应 6、该是 “ 捕鱼砍柴 ” 的意思。 4 推断法 ( 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含义 )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 ,其意义和用法在教材中一般都能找到。 因此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 ,相互比照 ,辨其异同 ,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 :陈情表中 “ 既无叔伯 ,终鲜兄弟 ” 中的 “ 鲜 ” 字 ,联系初中学过的爱莲说中 “ 陶后鲜有闻 ” 中 “ 鲜 ” 当 “ 少 ” 讲 ,再根据本句对偶的特点 ,可以推知此处 “ 鲜 ” 字是 “ 少 ” 或 “ 没有 ” 的意思。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5 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含义 ) 文言文中 ,有的合成词是 7、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 ,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一是偏义复词 ,一是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 ,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 ,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例如 :陈情表中 “ 过蒙拔擢 ” 中的 “ 擢 ” ,根据它与 “ 拔 ” 相邻的特点 ,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 “ 提拔 ”。 6 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含义 )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 ,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 ,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 ,推断出文言词义。 例如 :兰亭集序 “ 不能喻之于怀 ” 中的 “ 喻 ” 字 ,联系成语 “ 家喻户晓 ”“ 不言而喻 ” 等中的 “ 喻 ” ,再考虑上下 8、文的语境 ,也可推断此处 “ 喻 ” 应释为 “ 明白 ”。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7 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含义 ) 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 ,古为今用 ,但意义往往不同 ,最忌望文生义 , “ 以今律古 ”。 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 ,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例如 :陈情表中 “ 九岁不行 ” 中的 “ 不行 ” 在现代汉语中是 “ 不可以 ” 的意思 ,而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词 ,意为 “ 不能行走 ”。 8 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含义 )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 ,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 9、,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例如 : ( 2 0 1 3 课标全国高考 ) 第 1 题 C 项中 “ 深昧求贤之意也 ” 中的 “ 昧 ” ,选项中解释为 “ 冒犯 ” ,代入句中 ,意思是李揆认为主管科举的官员的做法 , “ 实际上完全冒犯求取贤才的意图 ” ,显然讲不通 ,可知 “ 昧 ” 解释为 “ 冒犯 ”不对 ,应为 “ 违背 ” 之意。 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 ,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 ,要提高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能力 ,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方能奏效。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 2 0 1 4 课标全国高考 )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第 1 3 题。 于休烈 ,河南人也。 至性贞悫 ,机鉴敏悟。 自幼好学 ,善 属文。 举进士 ,授秘书省正字。 转比部员外郎 ,郎中。 杨国忠辅政 ,排不附己者 ,出为中部郡太守。 值禄山构难 ,肃宗 践祚 ,休烈迁太常少卿 ,知礼仪事 ,兼修国史。 肃宗自凤翔还京 ,励精 听受 ,尝谓休烈曰 : “ 君举必书 ,良史也。 朕有过失 ,卿书之否 ? ”对曰 :“ 禹、汤罪己 ,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 ,不忘规过 ,臣不胜大庆。 ” 时中原荡覆 ,典章殆尽 ,无史籍检寻。 休烈奏曰 : “ 国史实录 ,圣朝大典 ,修撰多时 ,今并无本。 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 ,令府县招访。 有人别收得国 11、史实录 ,如送官司 ,重加购赏。 ” 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 ,入东京 ,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休烈寻 转工部侍郎、修国史 ,献五代帝王论 ,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代宗即位 ,甄别名品 ,宰臣元载称之 ,乃拜右散骑常侍 ,依前兼修国史 ,累封东海郡公 ,加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凡三十余年 ,历掌清要 ,家无儋石之蓄。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恭俭温仁 ,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 而亲贤下士 ,推毂后进 ,虽位崇年高 ,曾无倦色。 笃好坟籍 ,手不释卷 ,以至于终。 大历七年卒 ,年 12、八十一。 是岁春 ,休烈妻韦氏卒。 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 ,葬日给卤簿鼓吹。 及闻休烈卒 ,追悼久之 ,褒赠尚书左仆射 ,赙绢百匹、布五十 端 ,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 儒者之荣 ,少有其比。 ( 节选自旧唐书 于休烈传 )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1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善 属文 属文 :撰写文章。 B 肃宗 践祚 践祚 :帝王即位。 C 励精 听受 励精 :专心致志。 D 覆 ,典章殆尽 荡覆 :动荡倾覆。 解析 : C 项 , “ 励精 ” ,振作精神。 答案 : C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2 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以休烈修 13、国史与己齐列 / 嫉之 / 奏为国子祭酒 /权留史馆 / 修撰以 下之 / 休烈恬然自持 / 殊不介意 / B 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 / 嫉之 / 奏为国子祭酒 /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 / 休烈恬然 / 自持殊不介意 / C 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 / 嫉之 / 奏为国子祭酒 /权留史馆 / 修撰以下之 / 休烈恬然 /自持殊不介意 / D 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 /嫉之 /奏为国子祭酒 / 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 / 休烈恬然自持 /殊不介意 / 解析 :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 ,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 句中的 “ 国子祭酒 ”“ 休烈 ” 等专有名词 ,“ 之 ”“ 14、 以 ” 等虚词 ,都 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 答案 : D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3 ( 1 ) 禹、汤罪己 ,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 ,不忘规过 ,臣不胜大庆。 ( 2 ) 而亲贤下士 ,推毂后进 ,虽位崇年高 ,曾无倦色。 解析 :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 ,逐字对译。 特别注意关键词的翻译 ,如 ( 1 ) 中的“ 罪 ” ( 归罪、批评 )、 “ 规 ” ( 改正 ) 、 “ 庆 ” ( 庆贺 )。 ( 2 ) 中的 “ 亲 ” ( 亲近 ) 、 “ 崇 ” (尊崇 ) 等。 参考答案 : ( 1 ) 大禹、商汤归罪自己 ,他们能够勃然兴起。 有道德的君王 ,不忘改正过错 ,我深表庆贺。 ( 2 ) 而亲近贤才 ,屈身交接士人 ,荐举晚辈 ,虽位尊年高 ,一 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参考译文 :于休烈 ,是河南人。 天性忠诚 ,机警聪慧。 自幼好学 ,善作文章。 考中进士 ,授秘书省正字。 调任比部员外郎、郎中。 杨国忠任宰相 ,排挤不依附自己的人 ,( 于休烈 ) 出京师任中部郡太守。 时值安禄山叛乱 ,肃宗即位 ,于休烈调任太常少卿 ,掌管朝会礼仪之事 ,兼管编修国史。 肃宗自凤翔回到京城 ,振作精神 ,听纳谏议 ,曾对于休烈说 : “ 君主的一举一动必定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