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自己家庭 30 年 来生活水平的变化,从“衣、食、住、行”上加以对比,选择其中的某一方面在表格中用文字或图片记录。 我 家 奔 小 康 三 十 年 前 现 在 衣 食 住 行 其它 教学 过程预设 : 课前活动: 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 知道 歌曲 《走进新时代》 中歌唱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代国家核心领导人,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让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带领我们走进 新时代。 (一)看我家, 衣食住行 奔小康 1.揭示课 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第 3 课《走进新时代》。 2. 默读课本第 3 36 页的内容,了解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交流课前调查,感受自己家庭 30 年来生活的巨大变化。 ( 二 )看家乡,日新月异 变化 大 1. 欣赏丽水老照片,了解三十年前的家乡丽水是一个落后封闭的山区小城镇。 2. 欣赏丽水新照片,感受短短几十年间,丽水已逐步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兴城市和浙西南对外开放的重要前沿。 3. 2020 年 11 月 9 日,丽水举行 撤地建市十周年暨中国丽水第二届国际生态经济博览会开幕式庆典活动,围绕该主题说说有哪。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1、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赠画师鲁 迅 风生白下千林暗 , 雾塞苍天百卉殚。 愿乞画家新意匠 , 只研朱墨作春山。 一月二十六日 注 : 鲁迅日记 1933 年 1 月 26日 : “ 为画师望月玉成君书一笺云 : 风生白下千林暗 ” 望月玉成是日本画家。 白下 : 古地名 , 在今南京市西北。 赏析 : 这是鲁迅送给日本画家望月玉成的一首诗。
辩题:圆明园应该 重建(正方) /圆明园不该重建(反方) 辩论要求: A.亮出自己的观点。 B.围绕观点说明理由。 C.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⑵ 四人小组围绕观点寻找理由。 ( 3)全班分成两派展开辩论,教师适当引导但不下结论。 三、总结提升 圆明园被毁是一大国耻,但在中国百年屈辱史上,还有数不尽的奇耻大辱。 在外国侵略者的强迫下,清朝政府先后签订了 1100 多个不平等条约
学生讨论,谈想法:可从科 技方面、人们受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小学生的责任等多方面展开。 走近榜样,学习榜样。 ( 1)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故事。 同学们,你们知道 “ 神舟五号 ” 的飞天英雄是谁吗。 对了,他就是杨利伟叔叔。 下面我给大家讲两个杨利伟叔叔刻苦训练的小故事吧 . (教参有) ( 还可补充:杨利伟叔叔原来在飞行学校的时候,所有的体育项目考试都是优秀。 唯独长跑需要 “ 攻关 ”
通工具,一定要从自身的需要出发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们桃花岛有个孩子,他的姑姑在上海,他想趁机去看看他的姑姑,并送上粽子,想请你们为他设计一条既快又实惠的交通路线。 从桃花到上海有这样几条航线: 温馨提示: 乘车路线:上海南站长途客运站豪华大巴车 舟山沈家门 —— 上海直达的空调豪华大巴,大约 小时到达。 发车时间:每隔 1 个小时都有车,票价 138 元,儿童减半 乘
1、元知能整合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如何把握传记中的人物形象 ?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 的一类记叙文体 ,是写人的艺术。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考生 :了解传记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 准确解读文本 ,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对传记中的人物形象 (
10 月 1 日,新中国就是在这里宣告成立的。 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回到那庄严的时刻,一起去领略《开国大典》的盛大隆重。 播放《开国大典》片段: 教师谈话:同学们,看了《开国大典》的片段,你觉得最让你激动或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时刻或哪一个场面。 为什么。 出示课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起大声欢呼) 1949 年 10月 1 日那神圣而庄严的时刻将永远铭记在中华儿女的心中,为了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