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课件 2.6 琵琶行(并序)内容摘要:
1、 琵琶行 (并序 )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吊白居易 唐 李忱缀玉连珠六十年 ,谁教冥路作诗仙 ? 浮云不系名居易 ,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 注 : 李忱 , 唐宣宗 ,8 47 85 9 年在位。 赏析 : 吊白居易是唐宣宗李忱为悼念诗人白居易所作。 首联运用比喻 ,巧妙概括了白居易一生的艺术成就。 “ 缀玉联珠 ” 是形容他诗文的艳丽光彩 ,而 “ 六十年 ” ,则指他的创作生涯。 “ 诗仙 ” ,是对白居易的高度评价。 颔联运用对仗和互文的修辞手法 ,将诗人对白居易的浓浓思念之情凝聚在精练 的语句中 ,情愫深 ,意韵 2、长。 颈联 ,借白居易的两篇代表作长恨歌与琵琶行来赞美他的艺术成就与巨大的影响力。 尾联则进一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器重、难以割舍和对白居易去世的无比悲怆之情。 全诗语言通俗凝练 ,感情真挚 ,既表现了诗人对白居易仙逝的哀痛 ,又表现了诗人对白居易诗歌的赞赏 ,同时突出了白诗非同凡响的艺术成就。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唐宪宗元和十年 ( 8 1 5 ) ,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了宰相武元衡 ,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 白居易当时其实只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的东宫赞善大夫 ,不 能过问朝政 ,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 ,上书请求缉捕凶手。 白居易这 3、种主张本来是对的 ,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 ,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 ,擅越职分 ,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 ,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 琵琶行 ( 并序 ) 是白居易被贬官江州司马时的作品。 诗人因这次政治迫害而愤懑、感伤 ,在荒僻的江州无处发泄 ,只好将一腔愁闷郁积心底。 一个萧瑟的夜晚 ,当诗人送客浔阳江头 ,偶遇琵琶女 ,从其苦难的身世遭遇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 ,顿时触发天涯沦落的痛苦心境 ,悲怆之意油然而生 ,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 ,尽情倾诉悲愤之情 ,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 ( 并序 )。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 7 7 2 4、8 4 6 ) ,字乐天 ,晚年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 ( 今属山西 ), 后迁居下邽 ( 今陕西渭南北 )。 唐代诗人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2 诗歌革新运动 ,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 ,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 ,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 ,使诗歌起到 “ 补察时政 ”“ 泄导人情 ” 的作用 ,因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而得名。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 . 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湓浦口 p n 裂 帛倡女 n g 西 舫f n g 迁 谪z h 钿头 d i n 浔阳 x n 银 篦荻花 5、呕哑 u 六 幺y o 嘲 哳z h 铁 骑虾 虾蟆 贾 贾人 鱼 虾x i 嘲 嘲哳 z h o 贾姓 嘲笑 o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2 . 明词义 ( 1 ) 予 左迁 九江郡司马 ( 贬官 ,降职 ) ( 2 ) 使 快弹数曲 ( 畅快 ) ( 3 ) 今 漂沦 憔悴 ( 漂泊沦落 ) ( 4 ) 枫叶荻花秋 瑟瑟 ( 形容微风吹动草木所发出的声音 ) ( 5 ) 寻声 暗问弹者谁 ( 这里是轻声 的意思 ) ( 6 ) 弦弦 掩抑 声声思 ( 低沉抑郁 ) ( 7 ) 间关 莺语花底滑 ( 鸟叫声 ) ( 8 ) 幽咽 泉流冰下难 ( 低声哭泣 6、 ,这里形容遏塞不畅的水流声 ) ( 9 ) 冰泉 冷涩 弦凝绝 ( 音调幽咽滞涩 ) ( 1 0 ) 钿头银篦 击节 碎 ( 打拍子 ) ( 1 1 ) 秋月春风 等闲度 ( 这里指美好的时光 )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 1 2 ) 去来 江口守空船 ( 走了以后。 “ 来 ” ,助词 ,无实在意义 ) ( 1 3 ) 又闻此语重 唧唧 ( 叹息声 ) ( 1 4 ) 为君 翻作 琵琶行 ( 按照曲调写出歌词 ) ( 1 5 ) 却坐促弦 弦转急 ( 却坐 :返坐 ,归坐。 促弦 :把弦拧紧 )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 7、梳理 3 . 辨活用 ( 1 ) 闻舟中 夜 弹琵琶者 ( 名词作状语 ,在夜里 ) ( 2 ) 遂命 酒 ( 名词用作动词 ,摆酒 ) ( 3 ) 商人 重 利 轻 别离 ( 形容词用作动词 ,看重 /形容词用作动词 ,轻视 )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4 . 解多义 ( 1 ) 命 遂命酒 ,使快弹数曲 ( 动词 ,吩咐 ,命令 )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 动词 ,取名 )( 2 ) 拨 转轴拨弦三两声 ( 动词 ,用手指挑动 )曲终收拨当心画 ( 动词 ,拨子 ,弹弦乐用的薄片 )( 3 ) 绝 冰泉冷涩弦凝绝 ( 动词 ,停顿 )率妻子邑人 8、来此绝境 ( 形容词 ,与世隔绝 )( 4 ) 是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 指示代词 ,这 )自言本是京城女 ( 动词 ,表判断 )( 5 ) 言 感斯人言 ( 名词 ,话 )凡六百一十六言 ( 名词 ,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 ( 动词 ,说 )( 6 ) 轻 轻拢慢捻抹复挑 ( 副词 ,轻轻地 )商人重利轻别离 ( 动词 ,轻视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5 . 分古今 ( 1 ) 明年 秋 ( 古义 :第二年。 今义 :今年的下一年 ) ( 2 ) 因为长句 ,歌以赠之 ( 古义 :于是作 / 七言诗。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字数多、结构复杂的句子 ) 9、( 3 ) 曲终收拨 当心 画 ( 古义 :对着琵琶的中心。 今义 :小心 ,留神 ) ( 4 ) 整顿 衣裳起敛容古义 :整理收拾。 今义 :使紊乱的变为整齐 ; 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 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 ( 5 ) 老大 嫁作商人妇 ( 古义 :年纪 大了。 今义 :排行第一的人 ) ( 6 ) 梦啼妆泪红 阑干 ( 古义 :纵横的样子。 今义 :用竹、金属、砖等制成的拦挡物 ) ( 7 ) 暮去朝来 颜色 故 ( 古义 :容貌。 今义 :色彩 ) ( 8 ) 又闻此语重 唧唧 ( 古义 :叹息声。 今义 :低声交谈或虫鸣 ,或自语 ) ( 9 ) 如听仙乐耳 暂明 ( 古义 :忽然 ,一下 10、子。 今义 :暂时、暂且 )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6 . 明句式 ( 1 ) 送客湓浦口 ( 省略句 ) ( 2 ) 使快弹数曲 ( 省略句 ) 7 . 积名句 ( 1 )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 2 ) 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 3 )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 声胜有声。 ( 4 ) 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 5 ) 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 ( 6 )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11、。 ( 7 ) 其间旦暮闻何物 ? 杜鹃啼血猿哀鸣。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目标一 把握琵琶女和诗人形象 , 理解其社会内涵 1 忽闻水上琵琶声 ” , “ 寻声暗问 ” 之后 ,琵琶女声停语迟 , “ 停 ”“ 迟 ” 二字暗示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 提示 : “ 停 ”“ 迟 ” 二字暗示了琵琶女的处境和欲言又止的矛盾心理。 2 .“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 成曲调先有情 ” 对塑造琵琶女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 ? 提示 :仅仅是调弦定音 ,就显示出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情感。 3 提示 : ( 1 ) 白居易的身份 :被贬的官员 ,有政治 12、抱负却不得施展。 这一点与琵琶女的 “ 不得志 ” 有相似之处。 ( 2 )季节 :秋天 , “ 醉不成欢惨将别 ” ,心情落寞。 ( 3 ) 事件 :送别友人 ,内心伤感。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4 提示 :诗人听完琵琶曲、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后 ,不由自主发出了 “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 的感慨。 看来琵琶女昔日在 京城里 “ 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 的情况和诗人被贬以前的情况有相通之处。 同样 ,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 “ 老大嫁作商人妇 ” 以后的处境有类似的地方。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目标二 把握以语言来表现音乐形象的高超艺术技巧 文中三次写了琵琶女的演奏。 第一次暗写 ,琵琶女没有出场 ,她的演奏是诗人和他的客人听到的。 第二次明写 ,琵琶女出场 ,应诗人邀请而演奏。 第三次仍是明写 ,但写得简略。 分析三次描写 ,体会诗人高超的描声技巧。 1 文中没有明确交代 ,你能判定其基调吗 ? 理由是什么 ? 提示 :它的基调是悲凉的。 理由有 二 :一是琵琶女在这 “ 绕船月明江水寒 ”之际 ,显然是以此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 ;二是它确实打动。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课件 2.6 琵琶行(并序)
相关推荐
1、元知能整合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如何理 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考生能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所谓 “ 常见文言虚词 ” ,具体指的是考试说明明确列出的 18 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所谓理解文言虚词 “ 在文中的用法 ”
1、 杜甫诗四首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沙丘城下寄杜甫 唐 李白 我来竟何事 ? 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 ,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 ,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 ,浩荡寄南征。 注 : 沙丘城 , 位于山东汶水之畔 , 是李白在鲁中的寄寓之地。 这首诗可能是天宝四年 (7 45 )秋 , 李白在鲁郡送别杜甫、南游江东之前 , 回到沙丘寓所作。 赏析 : 诗劈头就说 : “ 我来竟何事
底; 3)按规范及工艺标准组织施工,保证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4)组织 隐蔽工程验收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5)组织做好进场材料的质量、型号和规格的检验工作; 6)对因设计或其他因素变更而引起工程质量、工期的增减进行签证,并及时调整施工部署; 7)组织记录、收集和整理各项技术资料质量保证资料; : 1)在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检查监督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保证措施的实
1 水泥试验 出厂质量证明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 按条件进行复试 2 钢筋试验 出厂质量证明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 按批量进行复试 3 焊接试验 焊条合格证、焊接试验报告(抗拉强度、断点位置) 根据施工实际进行试验 4 砖试验 出厂质量证明书(抗折 、抗压、冻融等) 对承重结构按批量进行复试 5 砂石试验 颗粒级配、密度、容重、含泥量 按产地、品种、规格
1、元知能整合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如何探索作品蕴含的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一般来说 ,一篇作品中所表现的作家的情感 ,不是纯粹个人化的情感 ,它往往是一种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折射。 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本单元选文均蕴含丰富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学 习 目 标 学 习 重 点 预 习 检 测 s 思 考 探 究 听力 训练步步高 预习案 (课本 训练案 (课本 学 习 重 点 单词: 语: a a s a a 句型: 1. s a 2. 学 习 目 标 谈论健康问题。 提出建议。 预 习 检 测 一、请根据中文意思写出下列重点单词。 1. n. 问题;事情 2. n. 胃痛;腹胀 3. n. 脚;足 4. n. 颈;脖子 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