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九下傅雷家书课堂实录及反思内容摘要:

子之心是纯洁的,我想他创造出的也一定是个很纯洁,没有任何杂质的美好世界。 师:能具体为我们描绘一下这个美好世界吗。 生:可能是没有勾心斗角的纷争,没有尔虞我诈的欺骗,人与人之间都是以诚相待,以礼相见吧。 有点像陶渊明“世外桃源”的感觉。 生:“世外桃源”这种理想的社会在现实生活中 是很难寻觅到其踪迹的。 我想此时赤子既然是“孤独”的,而且又是“心灵的朋友”,那就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他或许缺少共同语言者,只不过他的身边虽然没有知音,但天下之大,能了解他的人肯定还是有的,说不定此人现在也正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在寻找他呢。 这样一来,他们之间不就用心灵搭起了一座桥吗。 文中也说:“永保赤子之心的人,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 生:我也比较赞同这一观点,有些情感是相通而永存的,不会因为人不在一起而消失,像我们学过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不就有“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的名句吗。 朋友即使远隔天涯海角,但心心相映,彼此都能心有灵犀一点通,空间又岂能阻隔这份情意。 而傅聪是学艺术的,天下精通艺术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我国古代不就有“高山流水”一说吗。 四、品味语句,体会感情 师:大家的思维很活跃,很开阔,既想到了名句,又想到了历史典故。 我想对于傅聪而言,这种心灵的朋友中又岂会少了一个很重要的人呢。 你们说,这个人是谁。 生:(齐答)他的父亲──傅雷。 师:很正确。 从这两封家书中我们就可以感知到,傅雷总是用自己的爱心、关心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帮他排疑解难, 助他顺利成长,成为儿子人生之路的坚强后盾。 从两封家书中,你能看出父子俩之间的关系如何吗。 生:关系亲密,不但是父子,从交谈的语句中,还能感受到一种朋友的亲切。 师:哪些语句或词语体现得较明显呢。 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勾划出这些语句,并以旁批的形式略加一点分析。 (四人小组探究,全班交流) 生:第一封家书的开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 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 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谁来安慰你呢。 ”几个反问句式中,足见一个关心儿子、开明的父亲形象,有如朋友般坦诚,令人信赖,丝毫没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蛮横古板。 生:“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从“理会”、“同情”、“尽量”中我们看出了一个体贴入微的善于理解儿子的父亲,正如一个亲密的朋友。 生:“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相信”一词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出了对儿子的鼓励,真是父子情深。 生:“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一个“倘若”,商量的语气表达出对儿子的尊敬,丝毫没有一般长辈那种不可抗拒的威严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更多的则是一种平等。 生:我们认为,除了父亲能在感情上理解儿子的痛苦,安慰他、鼓励他之外,父亲能就音乐与儿子交流,这件事本身就可见父子俩有着相同的志向,是最好的知音。 师:是啊,真正的朋友不仅仅体现在生活中的关心上,还应体现在志趣的相通上。 那作为慈父、密友的傅雷在给儿子的家书中,不仅能使儿子获益匪浅,我想也定能使我们这些阅读者获益匪浅。 你们能说说,从这两 封家书中,你有哪些收获呢。 生:从中我知道了当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不要满足现状,而是要一如既往地向前奋进,做一个永不满足、永远向上的车轮。 生: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像皮球一样,别人轻轻拍一下,就蹦得老高,而是要知道,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保持清醒的头脑,迎接更大的挑战。 生:我想起了一句高尔基的名言,“不要慨叹生活的痛苦。 ──慨叹是弱者„„”我们要坚强的面对挫折、坎坷,不要为一些令人苦恼的小事就轻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