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高一上2-d共点力的平衡教案1内容摘要:
我国古代的历史成就等。 理解平衡的概念,是研究有关共点力作用下 物体平衡问题的基础。 可 结合实例设计设问,帮助学生建立 平衡的概念。 活动 I DIS实验 共点力作用下 物体平衡的条件是本节课学习的重要物理规律, 应用 DIS实验物有利于学生的自主 探究体。 活动 II 课件交流 课件交流介绍张衡及其成就,应在课前一周左右让学生提前准备。 活动 III 学习交流 学习训练要有分层的要求,并在课内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 讨论、交流。 教学主要环节 本设计可分为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相关的设问建立平衡的概念。 第二环节,通过 DIS实验探究,归纳推理、总结出物体平衡的条件。 第三环节,通过学生课件交流活动介绍张衡及其成就,使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 第 四 环节,通过应用 平衡的条件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反馈学生学习情 况。 七、 教案示例 (教学实录) 执教:奉贤区肖塘中学 钱忠贤 庞艳茹 教学过程 教学过 程 点 评 一、录像导入,激发兴趣并留下悬念: 录像引入: 2020 雅典奥运会我国举重运动员夺冠录像播放。 教师:张国政在 69公斤级比赛中 以抓举 160公斤和挺举 ,裁判员判定举重运动员成绩有效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 举重运动员能将举起的杠铃保持静止几秒钟。 通过录像引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对知识的渴求的同时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教师:有道理,这与本节课学习的受力平衡问题有关。 二、通过图片引入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教师:生活中的物体有的处于平衡状 态,有的处于非平衡状态,其中的平衡比较常见,而且很有实际意义。 下面给大家看一些熟悉的图片: 学生活动: 教师:这些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那么,什么叫平衡状态。 板书:一 、 平衡状态 定义: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三、 DIS实验:探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教师:首先来回顾一下初。沪科版物理高一上2-d共点力的平衡教案1
相关推荐
4 针对性练习: 一、选择题 1.( 2020 浙江杭州,第 5 题)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 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 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 D.朝各个方向跳都一样远 【答案】 D 2.( 2020 年浙江衢州 第 11 题)小明同学在学习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了以下
静电复印:了解过程 半导体硒鼓特点: 无光照:绝缘,能保持静电 有光照:导体,电荷导走 故黑字遮光,保持正电“静电潜像”,与负电墨粉相吸,后印在带正电纸上。 其他利用。 二、 静电的防范 保持空气湿度 利用避雷针 云层摩擦起电,与地静电感应、由于尖端放电,把电引入地 下,保护建筑物,实为引雷针,替死鬼的角色,给雷电一条放电的通道。 尖端积累点和最多。 执教
面的每条边受的磁 场力逐渐减小 B、 在线圈转过 90176。 的过程中垂直纸面的每条边受磁场力大小不变 C、 线圈将朝一个方向一直转动下去 D、 线圈从图示位置朝一个方向每转过 180176。 就倒转 3. 下表为一种安装在电动助动车上的主要技术参数。 则电动机在额定状态下运转,其效率为 _________,若不计机械传动的损耗,在上述情况下,电动助动车获得的牵引力大小为 _________。
,通电导体棒 ab垂直放置在导轨上, 已知导体棒质量 m= 1 kg,长 l= m,通过的电流 I= A,方向如图所示,导体棒与 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33。 若使导体棒水平向右匀速运动, 要求轨道内所加与导体棒 ab 垂直的匀强磁场 的磁感应强度 最小,则磁场的方向与轨道平面的夹角是 (g= 10 m/s2) A. 30176。 B. 45176。 C. 60176。 D. 90176。
用,钻孔时应设置制浆池、沉淀池、储浆池及净化处理系统和装置。 4)沉淀池禁止设在路基范围内(特别是互通区需特别注意),位置应选择在征地线以内,且不影响施工便道。 开挖深度不要过深,以便于泥浆分离器进行处理。 5)桩基施工完毕后施工现场的制浆池、沉淀池、储浆池应清淤回填,分层碾压。 图 泥浆池 3 桥梁基础施工 — 7— 施工工艺控制 1 钻机安装 1)钻架应保证垂直及机身水平
受的重力无关。 ( 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 度是 g。 难点: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的方法。 四、教学资源 器材:五分硬币和纸片,毛钱管和抽气机,频闪照片, DIS多种传感器等。 Inter网络、图书资料等。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物体为什么自由下落;二是物体下落快慢的争论 ; 三是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四是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