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一轮 1-3-9《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 9 讲 A 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考纲要求 考纲分析 (1)细胞呼吸( ) (1)重点是细胞呼吸的方式、过程和场所 (2)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 ) (2)重点是实验原理和实验结果分析 一、细胞呼吸的原理 1 有氧呼吸 (1) 反应式:。 C 6 H 12 O 6 6H 2 O 6O 2 酶 6C O 2 12H 2 O 能量 (2) 过程 多 少 少 能量 水 H 丙酮酸和 H 生成物 H和 酮酸、水 葡萄糖 反应物 线粒体内膜 线粒体基质 细胞质基质 场所 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项目 2. 无氧呼吸 (1) 反应式 分解成酒精的反应式: 酶2酒精 2、 ) 2能量。 转化成乳酸的反应式: 酶2乳酸 ) 少量能量。 (2) 过程: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其全过程都在 中进行。 细胞质基质 3 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点 关于细胞呼吸的 3 个易错辨析 (1) 真核生物细胞并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蛔虫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2) 有 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 (3) 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 呼吸,如蓝藻、硝化细菌等,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 实验原理 (1) 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 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 生物。 3、 有氧和无氧 兼性厌氧 (2) 产物的检测 酒精 2. 实验流程 实验中的关键步骤 ( 1) 通入 A 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 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 (2)B 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 B 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 问题思考: 怎样理解对比与对照实验。 提示: 此类实验一般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均为实验组,是对照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相当于 “ 相互对照实验 ”。 判断正误 1马铃薯储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 ( ) 答案 2人剧 4、烈运动时产生的 ) 答案 3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 ) 答案 4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 ( ) 解析 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 答案 5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 ) 答案 6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 ) 答案 7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丙酮酸只发生在有氧时细胞的呼吸作用 ( ) 答案 8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 ( ) 答案 9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 ) 答案 10有氧呼吸产生的 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 ) 答案 11无氧呼吸不需要 过程最终有 H的积累( ) 答案 12呼 5、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 ( ) 答案 13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能产生毒害作用 ( ) 答案 14无氧呼吸能产生 没有 H的生成过程 ( ) 答案 15在人体细胞呼吸过程中, ) 答案 16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 ) 答案 17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 ) 答案 18种子成熟的过程中,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 ) 答案 网络要点强化 知识网络 答案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氧气浓度 温度 浓度 细胞质基质 乳酸发酵 重要语句 1 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在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发生化学 6、反应,变成灰绿色。 2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均能产生 A 第三阶段产生 A 3 有水产生的细胞呼吸一定是有氧呼吸。 4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质都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 A O 2 抑制细胞无氧呼吸,促进细胞有氧呼吸。 5 不同生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直接原因是所含酶的种类不同。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考点一 细胞呼吸的类型和过程 1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2. 过程图解 3 反应式分析 (1) 有氧呼吸中氧元素的来源和去路 (2) 反应物和产物 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产生场所 是线粒体基质。 O 2 : O 2 参与了第三阶段,和 H 结合生成水,产生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水: 7、有氧呼吸过程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水,反应物中的水用于第二阶段,生成物中的水产生于第三阶段。 4 细胞呼吸中 H 和 A 来源和去路 (2015 潍坊模拟 ) 有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 产生的酒精和 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 ) A 当氧浓度为 a 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有无氧呼吸 B 当氧浓度为 b 和 d 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有所不同 C 当氧浓度为 c 时,有 2/ 5 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 a 、 b 、 c 、 d 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能产生 H 和 A 解题指导 (1) 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为C 6 H 12 O 6 酶2C 2 8、 H 5 2 能量,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 C 6 H 12 O 6 6O 2 酶6 1 2H 2 O 能量。 (2) 当氧浓度较低时酵母菌 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随着氧浓度的升高, 无氧呼吸 受到抑制。 解析 当氧浓度为 a 时,酒精产生量与 明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当氧浓度为 b 时,产生 明酵母菌还进行了有氧呼吸,当氧浓度为d 时,没有酒精产生,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 呼吸,因此 b 、d 的细胞呼吸过程有所不同;当氧浓度为 c 时,产生 6 精的同时会产生 6 m 要消耗 3 萄糖,剩余的 9 消耗 1.5 萄糖,因此有 2/3 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无论是无氧呼吸还 9、是有氧呼吸都会产生 H 和 A 答案 C “ 三看法 ” 判断细胞呼吸的类型 (1) 一看反应物和产物 消耗 O 2 或产物中有 H 2 O ,一定存在有氧呼吸。 产物中有酒精或乳酸,一定有无氧呼吸。 ( 2) 二看物质的量的关系 无 产生 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不耗 O 2 ,但产生 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消耗 O 2 等于释放 只进行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 2吸收量 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其关系如下: 等于43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相等大于43 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大于有氧呼吸小于43 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大于 无氧呼吸(3) 三看反应场所 真核细胞 10、只在细胞质基质进行 无氧呼吸有线粒体参与 存在有氧呼吸 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故原核细胞的细胞呼吸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进行,其呼吸方式应根据产物判断,若只有 2O 产生则为有氧呼吸,若还有乳酸或酒精产生,则还存在无氧呼吸。 拓展探究 细胞呼吸的底物一定是葡萄糖吗。 如果是其他物质,与葡萄糖有何区别。 答案 不一定。 如不是葡萄糖 ( 如为脂肪 )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 O 2 的量 产生 的量,因为耗 O 2 量与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 H 有关。 题组训练 1 (2015 长春模拟 ) 下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 a e 表示物质, 表示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11、 A 催化反应 和 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 图中物质 c 为 H ,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C 图中 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 e 为 A D 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 段,其中物质 a 、 2 解析 题图为细胞呼吸的全过程, 过程为无氧呼吸, 过程为有氧呼吸, a 、 b 、 c 、 d 、 e 分别表示丙酮酸、 、 H 、 O 2 、酒精;催化反应 和 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也产生 H。 答案 D 2 (2015 绥化模拟 ) 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 4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 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 12、条件下, 细胞呼吸的产物除 外,还有乳酸 B 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 丙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 A 少 D 丁条件下,产物中的 全部来自线粒体 解析 甲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为 0 ,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 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为 2 ,二氧化碳释放量为 8 ,因此有 6 单位的二氧化碳是无氧呼吸释放的,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比值为 1 9 ;丙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小于二氧化碳释放量,说明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但丙的有氧呼吸强于乙,所以产生的 A ;丁 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释放量,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产物中的 答案 D 3 (2015 新课标全国卷 ) 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培养瓶中气体 温度( ) 离子相对吸收量 (%) 空气 17 100 氮气 17 10 空气 3 28 n。2017届高考一轮 1-3-9《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ppt课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