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一轮 2-5-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 3 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考纲要求 考纲分析 (1)细胞的减数分裂( ) (1)主要是减数分裂概念和特点 (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 ) (2)主要是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 (3)动物的受精过程( ) (3)主要是受精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4)实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列 1 填写减数分裂的概念 2 填写精子形成过程图解 问题思考 1 : 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有哪些特殊的行 为变化。 提示: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会出现配对的现象,配对的染色体可发生局部的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2、自由组合。 3 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 巧记细胞分裂方式的判断 有丝同源不配对,减 无源难成对, 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 二、受精作用 1 过程精子的 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同时卵细胞的 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 会合在一起细胞膜 染色体 头部 2 结果:受精卵中的 又恢复到 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 ,另一半来自。 染色体数目 体细胞 精子 (父方 ) 卵细胞 (母方 ) 问题思考 2 : 受精卵中的 否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提示: 不是,核 半来 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 乎全部来自 3、母方。 一 、 判断正误 1 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 才能进行减数分裂 ( ) 答案 2 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 1个卵细胞 , 而一个精原细胞能形成 4个精子细胞 ( ) 答案 3 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细胞融合 , 关键是精子核和卵细胞核的融合 ( ) 答案 4 减数分裂过程中 , 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 ) 解析 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结果 , 因此 , 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答案 5 受精作用过程中 , 不同类型的精子与卵的结合是随机的 , 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受精卵。 因此 , 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 ) 解析 4、 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答案 6 蛙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过程中不能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 ) 答案 7 果蝇的精细胞中一定存在 ) 答案 8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 , 导致基因重组 ( ) 答案 9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 答案 10 (2014天津卷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 ,细胞中一定不存在染色单体 ( ) 答案 11 (2014天津卷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 ,细胞中染色体数一定是其体细胞染色体的二倍 ( ) 答案 12 四分体即一对同源染色体 ( ) 答案 13 一对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每条 5、染色体分配到子细胞是随机的 ( ) 答案 14 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 答案 15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 ) 答案 二、基础填空题 据染色体交叉互换示意图回答问题。 16 交叉互换发生在哪一时期,是在哪些染色体之间发生。 答案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17 交叉互换属于哪种变异类型。 答案 基因重组。 18 一个染色体组成为 b 的精原细胞,在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答案 种类型的精子。 网络要点强化 知识网络 答案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 减数第一次分裂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 6、母细胞 卵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 受精卵 有丝分裂 重要语句 1 由于染色体是由 蛋白质组成的,在染色体复制与分离过程中伴随着 复制与分离。 2 正常情况下,同源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姐妹染色单体上有相同基因。 如果发生了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则姐妹染色单体上会有等位基因。 3 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则形成的子细胞中一半多一条染色体,一半少一条染色 体,即子细胞中染色体全部异常。 4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则只是这个次级精 ( 卵 ) 母细胞产生的生殖细胞异常,而另一个正常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生殖细胞正常。 5 减数分裂是生物遗传的基础,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 7、合定律是由于减数分裂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考点一 减数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1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 名称 项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着丝点 不分裂 分裂 染色体 2n n,减半 n 2n n,不减半 4n 2n,减半 2n n,减半 染色体主要行为 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 染色单体分开 同源染色体 有 无 2.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 量变化 (1) 数量变化 ( 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n) 性母细胞 初级性母细胞 次级性母细胞 性细胞 间期 减 减 前、中 减 后、末 染色 8、体数 2n 2n n 2n n n 4n 4n 2n n (2) 曲线模型 (3) 曲线解读 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 末期,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开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造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数 n 2n n ,没有减半。 量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别减半。 减 后期染色体数, 都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不同的是没有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 /化规律及原因: 1 1 染色体复制间期1 2 着丝点分裂减 后期1 1 3 减数分裂中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1) 染色单体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形成的,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即为 4n。 (2) 染色单体消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开始时的着丝点分裂。 (3) 染 9、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可概括为: 0 减 间期4n 减 2n 减 后期0。 (4) 曲线模型 (2015 齐鲁名校调研 ) 用32P 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 子,然后置于不含32P 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与 的细胞中 Y 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B 细胞中染色体与核 目之比都是 1 2 C 细胞中含32P 的核 子占总数的 1/2 D 每个细胞核中含32P 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 解题指导 (1) 题图表示细胞先后进行了一次 有丝分裂和一次 减数分裂 ,共进行了 2 次 制。 (2)细胞处于 有丝分裂前、中、后期 ; 于 减数第一次分裂 10、前、中、后期 ; 于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后期。 (3)制最显著的特点是 半保留复制。 解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核 目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及分析推理能力,难度较大。 可表示有丝分裂前、中、后期,含有 1 或 2 条 Y 染色体,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含有 1 条 Y 染色体; 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后 期,在前期和中期,染色体与核 目之比为 1 2 ,在后期染色体与核目之比为 1 1 ; 由于 半保留复制,精原细胞在 进行有丝分裂后,形成的细胞中 8 个核 ,每个 有一条单链含有32P ,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培养液中不含32P ,经过复制后形成的 11、16 个 子中只有一半含有32P ;由于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32P 的 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因此 形成的细胞中细胞核中含有32P 的染色体条数不一定相等。 答案 C (1)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分配到子细胞都是随机的。 (2)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分配到子细胞也是随机的。 题组训练 1 (2015 南昌零模 ) 某同学总结了有关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核 四分体的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 ) A 次级精母细胞中核 子数目是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两倍 B 次级精母细胞后期的染色体的数目是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C 初级精母 12、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 次级精母细胞中核子数目相同 D 4 个四分体中有 16 条染色体, 32 个 子 解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核 四分体数目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与分析判断能力,难度中等。 次级精母细胞中核 子数目和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 级精母细胞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 B 项错误。 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核 数目的一半,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 半,核 数目与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 C 项正确。 1 个四分体 中含有 2 条染色体, 4 个 子, 4个四分体中含有 8 条染色体, 16 个 子, D 项错 13、误。 答案 C 2 (2015 日照调研 ) 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 (2N) 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 (a) 、染色单体 (b) 、 c)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正常情况下,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 ( ) A 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B 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 2N C 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D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着丝点排列在 赤道板上 解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在分析理解方面的能力,难度较大。 从题图中可看出,该细胞的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即染色体在星射线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在每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只能为 N ,不可能为。2017届高考一轮 2-5-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ppt课件
相关推荐
1、第 12 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考纲要求 考纲分析 (1)细胞的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 ) (1)主要是细胞分化的原理以及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之间的关系 (2)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 ) (2)主要是衰老细胞特征、细胞凋亡机制及其与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 (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 ) (3)主要致癌因子的种类、癌变的原理和癌细胞的特征
1、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 8 讲 酶和 A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考纲要求 考纲分析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 ) (1)重点是酶作用的特点和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 (2)重点是实验研究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3) ) (3)重点是 一、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 1 酶的作用: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 作用。 2 酶的作用机理 (1) 活化能:分子从
1、第 4 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考纲要求 考纲分析 (1)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 ) (1) 主要是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理解和应用 (2) 伴性遗传 ( ) (2) 主要是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应用 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和实验 1 填写萨顿的假说 2 据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回答问题 P 红眼 ( ) 白眼 ( ) 交配)。 (2) 白眼 3 1 ,符合分离定律。
1、第 6 讲 结构和复制与基因的概念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考纲要求 考纲分析 (1) ) (1)主要是 (2) ) (2)主要是 (3)基因的概念( ) (3)主要是对其概念的理解 一、 子的结构 并非所有的 子都遵循碱基互补配 对原则 (1) 双链 子中嘌呤数嘧啶数,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 单链 子中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数和嘧啶数不一定相等。 问题思考 1 : (1)
1、第 7 讲 基因的表达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考纲要求 考纲分析 (1)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 (1)主要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中心法则( ) (2)主要是不同遗传信息传递途径的比较 (3)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 (3)主要是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之间的关系 一、 结构与分类 1 区别 2. 基本单位:。 3 种类及 功能 信使 : 合成的模板转运 : 核糖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