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一轮 1-3-10《光与光合作用》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 10 讲 光与光合作用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考纲要求 考纲分析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 ) (1)重点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种底物与产物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 ) (2)重点是光照、温度和 (3)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 (3)重点是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 1 填写叶绿体的结构示意图 2 填表比较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和功能 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和吸收光谱的记忆技巧 黄绿 a 、蓝绿 b ,吸收红、蓝紫光; 叶子黄、胡萝 卜素,吸收蓝紫光。 问题思考 1 : 植物体内所含有的色素都参与光合作用吗。 提示: 不 2、一定。 叶绿体中色素都参与光合作用,液泡中色素不参与光合作用。 二、关于光合作用的经典实验 1 根据下面萨克斯的实验设计,完善下列问题 黑暗中饥饿处理的绿叶一半曝光 碘蒸气变蓝一半遮光 碘蒸气不变蓝该实验的关键是要进行饥饿处理,以 使 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 ,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2 根据恩格尔曼的实验 设计,完善下列问题 水绵好氧菌 黑暗无空气极细光束 好氧菌只分布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部位的周围暴露在光下 好氧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1) 选择水绵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水绵有带状 ,螺旋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 (2) 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和无空气的环境中是为了排除环境中 的影响。 (3 3、) 设置细光线和好氧菌的好处:能够准确判断出水绵细胞中产生 的部位。 叶绿体 光线和 氧气 3 根据鲁宾和卡门实验的设计,完善下列问题 植物 18 植物 ) 鲁宾和卡门应用 法追踪 的 O 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2) 该实验设置了对照,自变量是标记物质 (,因变量是。 同位素标记 释放的 三、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 1 填写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2 填表比较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 光合作用过程记忆妙法 问题思考 2 : 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种中间产物的量是相对稳定的,为什么。 提示: 光合作用是一个动态过程,某一物质既是上一个反应的产物,又是下一 个反应的底物,各种物质相互制约,达到动态 4、稳定。 判断正误 1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 ) 答案 2叶绿素 ) 答案 3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吸收绿光 ( ) 答案 4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 4种叶绿体色素 ( ) 答案 5叶绿素 ) 答案 6液泡中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 ) 答案 7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H和 ) 答案 8破坏叶绿体外膜后, ) 答案 9离体叶绿体基质中添加 完成碳 (暗 )反应 ( ) 答案 10光照下叶绿体中的 ) 答案 11叶绿体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因此红色或蓝紫色大棚膜,棚内光合效率最高 ( ) 解析 无色大棚膜各色光均能透过,能量最高,光合效率最高。 答案 12水是光合作用的底物, 5、也是呼吸作用的底物 ( ) 解析 光反应中水的光解反应水为底物;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需水参与。 答案 13在某些植物的移栽过程中,常剪去枝叶,主要目的是降低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 ) 解析 剪去枝叶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蒸腾强度,减少水分的损失。 答案 14炎热的夏季、中午植物光合强度下降,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 ) 解析 炎热的夏季、中午气温过高,蒸腾过强,植物叶片产生保护性反应,气孔关闭, 合强度下降。 因此,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不是温度或水,而是 答案 15 (2014新课标全国卷 )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 ) 答案 16 (2014新课标全国卷 )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 ( 6、) 答案 17 (2014海南卷 )进入叶绿体的 直接还原 ( ) 答案 18 (2014海南卷 )净光合速率长期为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 ( ) 答案 网络要点强化 知识网络 答案 叶绿体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双层膜、 基粒、叶绿体基质、类囊体 光照、温度 浓度、水和矿质元素 光反应 暗反应 重要语句 1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 4 种,即叶绿素 a 、叶绿素 b 、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2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 7、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3 光反应阶段就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将 H 和 时形成 A 过程;暗反应过程是在 叶绿体基质内,在多种酶催化下完成的,包括 3的还原等过程。 4 温度: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特别是影响暗反应中酶的催化效率,从而影响光合速率; 暗反应的原料, 5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 (1) 绿色植物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测得的数值表示呼吸速率。 (2) 绿色植物组织在有光的条件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值表示净光合速率。 (3) 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考点一 叶绿体内的色素 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1 色素的种类和吸收光谱 2. 8、 光合作用过程 (1)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 (2) 光合作用过程中元素去向 61 2 光能叶绿体6 6氧元素 碳元素: ( 氢元素: H ( 3 光照强度和 浓度变化对光合作用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 多选 )(2015 江苏卷 )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右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 ( 、 、 、 为色素条带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 量降低 B 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C 色素 、 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D 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 解题指导 (1) 图中色带 、 9、 、 、 分别为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 a 、叶绿 b。 (2) 在点样线画滤液细线时要画 2 3 次。 解析 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色素对光能的吸收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对照滤纸层析结果可知,强光照条件下的色素条带 ( 叶绿素 a) 和 ( 叶绿素 b) 的宽度变窄,说明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强光照条件下该植物的类胡萝卜素 (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 含量增多,类胡萝卜素可吸收强光,减轻光照对植物叶片的灼伤;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但吸收峰波长不同;画滤液细线时,吸取少量滤液在点样线上画一次,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答案 A 不同 10、色素对光的吸收及应用 (1) 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的吸收量大,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2) 不同 颜色温室大棚的光合效率 无色透明大棚能透过日光中各种色光,有色大棚主要透过同色光,其他光被其吸收,所以无色透明的大棚中植物的光合效率最高。 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因此绿色塑料大棚中植物的光合效率最低。 不同颜色的温室大棚光合效率不同,单色光中,红光下光合速率最快,蓝紫光次之,绿光最差。 (3) 光照强度不同、光成分 ( 颜色 ) 不同也会影响各种光合色素的含量。 (20 11、15 安徽卷 ) 右图为大豆叶片 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的固定实质上是将 A 的化学能转化为 C 3 中的化学能 B 可直接被 H 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 被还原的 C 3 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 C 5 D 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 C 5 含量会升高 解题指导 (1) 暗反应分为 固定 和 还原 两个阶段。 (2) 光强度减弱 A H 产量下降, (C 3 ) 的还原 和 C 5再生 速度减小。 解析 本题以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为考点,以教材插图的形式,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 用能力。 难度中等。 在 活跃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 12、稳定化学能的过程,故 A 项错误;结合题图可知, 5结合后生成 H 还原,故 B 项错误;依图示, 生成 (的同时,伴随着 C 项正确;当光照强度减弱时, H 和 A 生成量减少, 其仍然通过 此短时间内 D 项错误。 答案 C 物质含量变化的分析方法 叶 绿体内相关物质含量变化可通过对物质的来路和去路是否平衡的分析来进行: (1) 来路动态平衡去路,则物质含量相对稳定。 (2) 来路不变,去路增加,或来路减少,去路不变,则物质含量减少。 (3) 来路不变,去路减少,或来路增加,去路不变,则物质含量增加。 题组训练 1 (2015 四川卷 ) 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 ( ) A 吸收 B O 2 扩散 C 光能转换 D 制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运输、光能转换。2017届高考一轮 1-3-10《光与光合作用》ppt课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