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1动与静2内容摘要:
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同学们,你们对科学上所说的运动是如何认为的呢 ?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最后能说出物体位置的改变就称为运动。 教师指出:物理学中所说的机械运动 (mechanical motion)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的改变。 这里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reference object)。 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rest)的。 用多媒体展示动画:一女孩站在树的对面静止不动或从同学身旁飞驰而过的火车等。 学生说出树木是静止的。 但教师在这里要激起认知矛盾 (或者有学生 主动提出矛盾的观点 ):地球是运动的,树木在地球上随着地球一起移动,按理说树木是运动的,但平时我们看起来树木是静止的,为什么呢 ? 引导学生说出:从女孩这方面来看,树木和她自己的位置关系没有改变。 (可再展示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 教师点明:看来判断树木是否静止,是拿树木和女孩自己比较,看树木的位置发生变化没有。 再用多媒体展示动。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1动与静2
相关推荐
他两次看见的都是不动的花花 ,可却说花花跑得真快。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加油站 】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 ___________,(选填“绝对的”“相对的” )。 它们都是相对于 ___________而言。 为什么行人说乘客运动得 “真快 ”,而司机却说乘客 “没动 ” 乘客到底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RealPlayer
的定义你能写出密度的公式吗。 引导归纳出公式: ρ =m/V 由此你能确定密度的单位吗。 引导学生进行单位换算 1g/cm3 =103kg/m3 引导学生阅读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 ,并从中找出规律 5 知能应用: 小明家有一枚纪念章,其质量为 10- 2kg,体积为 5 10- 6m3,该纪念章的密度是多少。 请通过查密度表,判断纪念章由何种物质制作。 师:矫正学生的错误
1、第 4 讲 地球的运动 自转 考纲点击: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点 1 地球的自转特征 1 地轴的空间位置: 地轴的北端恒指向 附近。 北极星 逆时针 2 方向: 自西向东 ( 如图 A)。 (1) 从北极上空俯视,呈 方向旋转 ( 如图 B)。 (2) 从南极上空俯视,呈 方向旋转 ( 如图 C)。 3 周期: 1 恒星日 顺时针 23 时 56 分 4 秒 A B C 4 速度 15
1、第 1 讲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考纲点击: 大气的受热过程。 考点 1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 两个能量来源 (1) 大气最重要的能量 来源: A。 (2)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B。 2 两大过程 (1) 增温: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而升温。 (2) 大气增温:大气主要依靠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地面 吸收 3 两大作用 (1)
设备基本备齐以后,赫兹投入了实验过程。 这时,他作为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年轻教授,每周需承担 20 几节课的教学任务,这使他只能从课余挤时间进行实验。 这一天,赫兹正在上课。 “今 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再见,先生们。 ”赫兹教授说完,急忙将几页记得密密麻麻的记录纸准备好,焦急地等待最后一个学生离开教室。 到下一节课还有三个小时,这段时间应该好好的利用,再作一次实验。 “卡尔,我们开始吧。
象 将电源两极对调,改变电流方向,再做一次探究。 ( 3)分析归纳,交流合作,形成结论 : 小磁针在什么情况下偏转。 什么情况下不偏转。 小磁针为什么会偏转。 小磁针偏转方向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 : 一、奥斯特实验: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 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奥斯特实验用的是一根直 导线,那么一根直导线通电后有多大的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