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新高考复习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 2 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考纲点击: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 1 世界 海洋 表层 洋 流 的 分布规律 水温高 1 洋流的分类 (1) 暖流:从 的海区流向 的海区。 (2) 寒流:从 的海区流向 的海区。 2 洋流的影响因素 : 是主要的动力因素 ,其次还受 、陆地形状等因素影响。 教材回顾 水温低 水温低 水温高 盛行风 地转偏向力 3 洋流的分布规律 副热带 顺 (1) 洋流模式是记忆洋流分布的基础 甲、乙环流以 为中心,甲呈 时针,乙呈 时针。 丙环流以 为中心,呈 时针。 (2) 大洋分区记忆洋流分布和名称 北太平洋: A 、 B 、C。 南太平洋 2、: D 、 E。 逆 副极地 逆 日本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千岛寒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秘鲁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北大西洋: F 、 G 、H。 南大西洋: I 、 J。 南印度洋: K 、 L。 (3) 特殊海域特别记忆 北印度洋受 影响,夏季洋流呈 方向,冬季洋流呈 方向。 巴西暖流 本格拉寒流 厄加勒斯暖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季风 顺时针 逆时针 加那利寒流 表层海水等温线与洋流关系图的判读 ( 师生共研要点 ) 在海洋中 , 把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相等的点连 成线 , 即为海水等温线。 1 判定洋流所在半球 (1) 依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规律 , 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 等温线 3、数值自南向北递减 , 则位于北半球 ( 图 1) ;反之则位于南半球。 图 1 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2) 依据纬度和环 流方向组合图,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 如图 2 是以副极地 ( 纬度 60 ) 为中心逆时针的大洋环流 , 则该大洋环流 ;图 3是以副热带 ( 纬度 30 ) 为中心顺时针的大洋环流 , 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同理 , 图 4 大洋环流。 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图 2 图 3 图 4 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2 根据海水等温线凸向判断洋流流向 海水 , “ 凸向即流向 ”。 3 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4、( 北半球向北 , 南半球向南 ) , 说明洋流水温 , 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 凸出 ( 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 ) ,说明洋流水温 , 则该洋流为寒流。 如图: 比流经地区温度高比流经海区温度低 比流经海区温度低 4 确定洋流名称 南半球 例如 , 上图若为大西洋年等温线分布图 , 洋流甲的推理过程是: 流向低值 ( 高纬地区 )。 中低纬海区 暖 流 巴西暖流 对点演练 1 (2016 吉林六校联考 ) 读某洋流运动简图 , 有关该洋流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若该洋流是一支寒流 , 则其可能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 B 若该洋 流是一支寒流,则其可能位于南半球中 5、低纬度 的大陆西岸 C 若该洋流流向纬度高的地区 , 则该洋流流经地区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D 若该洋流流向纬度高的地区 , 是一些区域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因素之一 解析: 若该洋流向南流动且为寒流 , 说明属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圈 , 位于大洋东侧 , 即右图中的a 洋流。 若该洋流向南流向高纬度地区 , 说明位于南半球的中低纬环流圈的大洋 西侧 , 属于暖流 , 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 有利于热带雨林气 候的形成 ,也就是右 图中的 b 洋流。 答案: 选 D (2016 福建模拟 ) 读某海域 8 月表层水温 ( ) 分布图 ,回答 2 3 题。 2 图中 处洋流流向主要取决于 ( ) A 6、 地转偏向力 B 水温特征 C 盛行风向 D 陆地轮廓 3 导致图中 处等温线分布比 处明显密集的原因是 ( ) A 处寒暖流做相向流动 B 处寒流流经 C 处寒暖流做相向流动 D 处暖流流经 答案: 解析: 第 2 题 , 为北赤道暖流 , 受东北信风吹拂形成。 第 3 题 , 图中 处等温线分布比 处明显密集说明 处温差比 处大 , 可知 处寒暖流做相向流动 ( 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处 ) ;受单一洋流影响等温线变化不大; 处寒暖流做反向流动 , 使温差变小。 (2016 常州质检 ) 如图为世界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 ) 分布图,该海域存在一个势力较强的洋流,这个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 7、有着重要影响。 读图回答 4 6题。 4 图中洋流是 ( ) A 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暖流 B 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暖流 C 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寒流 D 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寒流 5 受该洋流影响 , 沿岸的气候 ( ) A 高温多雨 B 炎热干燥 C 冬暖夏凉 D 温和多雨 6 该海域存在一大型渔场 , 与该渔场形成有关的盛行风是 ( ) A 东南信风 B 东北信 风 C 西风 D 极地东风 解析: 第 4 题 , 根据洋流的一般判断规律: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运动方向 , 可知图中洋流是自东南向西北流动;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向北增加可知 , 该洋流是由水温较低的海域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域 , 应该是 8、寒流。 答案: 第 5 题 , 根据洋流的性质可知 , 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 所以洋流影响的沿岸地区降水较少;由图中纬度可知 , 该洋流影响的沿岸地区位于 13 S 22 S 之间 , 属于热带地区 , 故该洋流影响的沿岸地区气候应该是炎热干燥。 第 6 题 , 根据全球气 压带、风带的分布可知 ,在赤道与 30 之间是信风带 , 而且南半球的信风方向是东南风 , 由于图示区域位于 13 S 22 S 之间 , 所以与该渔场形成有关的盛行风是东南信风。 考点 2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热平衡 教材回顾 1 影响气候 (1) 全球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 , 维持全球。 9、(2) 沿岸影响:暖流 , 寒流。 增温增湿 降温减湿 日本暖流 2 影 响海洋生物分布 (1) 寒暖流交汇海区形成渔场 北海道渔场: 与 交汇。 北海渔场: 与 交汇。 纽芬兰渔场: 与 交汇。 (2) 上升流形成渔场: 、索马里渔场、本格拉渔场。 千岛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东格陵兰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秘鲁渔场 航行速度 3 影响海洋航行 (1) 顺洋流 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 (2) 寒暖流相遇 , 往往形成 , 对海上航行不利。 (3) 洋流从极地地区带来的冰山对航行构成威胁。 4 影响近海污染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 加快 ;扩大污染。 海雾 净化速度 范围 洋流对气 10、候的影响 ( 名师点拨要点 ) 1 暖流 增温增湿 : 暖流向附近沿岸输送热量和水汽 , 使得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 , 降水增加。 例如 ,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 欧洲西北部海洋性气候更为显著 , 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港成为终年不冻港;受马达加斯加暖流影响 , 远离赤道的马达加斯加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澳大利亚东北部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 寒流 降温减湿 : 寒流从附近海岸吸湿吸热 ,使得 沿岸地区气温降低 , 降水减少。 例如 , 南美 大陆西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形成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的热带荒漠气候;澳大利亚西部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加那利寒流对于非 11、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使原本干旱的地区更加干旱,形成大面积沙漠。 方法规律 分析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般思路 (1) 由果及因推理成因。 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 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 饵料 ( 浮游生物 ) 丰富 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 深层无机盐上泛 特殊的海域位置。 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 (2) 联系洋流分布推导渔场分布。 如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 ,多位于 12、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 对点演练 (2016 长春模拟 ) 下图为世界四大渔场附近洋流分布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四渔场中成因与其他三大渔场不同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叙述正确的是 ( ) A 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净化速度 , 缩小了污染范围 B 在 洋流影响下 , 大陆沿岸降水增加 C 在 洋流影响下 , 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范围变大 D 洋流交汇处对海轮航行有利 答案: 解析: 第 1 题 , 读图 , 根据经纬度判断 , 甲是北海道渔场 , 乙是纽芬兰渔场 , 丙是秘鲁渔场 , 丁是北海渔场。 四大渔场中秘鲁渔场是单一寒流影响形成 , 其他三个是寒暖流 交汇形成。 第 2 题 , 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净化速度 , 扩大了污染范围。 都是寒流 , 在寒流影响下 , 大陆沿岸降水减少。 在 洋流影响下 , 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范围广 , 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 洋流交汇处多海雾 , 对海轮航行不利。 n。2017届新高考复习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ppt课件
相关推荐
1、第 5 讲 地球的运动 公转 考 纲点击: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点 1 地球公转的特点 教材回顾 1 方向 :自西向东。 2 轨道形态 :近似正圆的。 3 周期 : 1 恒星年 ( )。 椭圆形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4 地球公转位置和速度 (1) 根据太阳直射的半球与四季更替顺序确定节气( 北半球 ) 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地球公转位置是 ,对应节气是。 B 夏至日
1、第 3 讲 微专题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人口统计图是表示人口数值特征或时空变化的图像,能很好地考查考生对数据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地理数据读取和分析能力等。 近几年的高考题,对人口变化的考查较为频繁,而人口统计图是最常用的载体。 试题多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 主题一 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核心突破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有柱状图、曲线图、扇形图和饼状图等。 1 柱状图 图 1 某市部分年份人口数
1、第 2 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考纲点击: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考点 人口迁移 教材回顾 居住地 1 人口迁移 (1) 概念 : 一段时间内人的 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 国际人口迁移 概念:人口 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 ( 通常为 1 年 ) 的迁移活动。 跨国界集团性 特点 a 19 世纪以前:以 、大批的移民为主 , 从欧洲迁移到以美洲和 为主的国家和地区。 b
1、第 2 讲 山地的形成 考纲点击: 1.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 2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考点 1 褶皱山 、 断块 山 与 火山 教材回顾 1 褶皱山 (1) 褶皱 概念:岩层在强大的 作用下 , 发生塑性变形 , 产生一系列的。 挤压 波状弯曲 山岭 基本形态 背斜和向斜 名称 地形 判断依据 背斜 未受侵蚀 , 成为 ;久经侵蚀 , 形成 中部岩层较 ,两翼岩层较 向斜
过刚才的折叠等腰三角形的实验,很容易得到辅助线,作 高 AD 或作顶角的平分线AD,可由两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 ,并给订正。 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没有其它辅助线的作法,教师可作提示:作中线 AD, 由学生 口答,或者指导学生看课本证明。 教师归纳等腰三角形性质 1,并指出它的几何符号语言的书写: 如上图:∵ AB=AC(已知) ∴∠ B=∠ C(等边对等角) 教师提出问题:练习 1(口 答)
AD∥ BC ∴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 3)定义的双重性 具备“两组对边分别 平行”的四边形,才是“平行四边形”,反 过来,“平行四边形”就一定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性质。 ( 4)平行四边形的表示: 用 表示,如 ABCD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 1)共性 : 具有一般四边形的性质 ( 2)特性 : (板书) 角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边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