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新高考复习 7.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 1 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考纲点击: 1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考点 1 城市 内部 空间结构 商业 1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按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可分为 用地、工业用地 、政府机关用地、 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住宅 集聚 (2) 城市功能区 形成原因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中的。 主要类型 住宅 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商业区:多位于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 或街角路口。 工业 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中心商务区 发展变化 a 住宅区分化出现中 2、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b 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形成特殊的商业区 , 即。 c 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会形成其他功能区 , 如行政区、文化区。 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 含义: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 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 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分布和组合 扇形 (2) 模式:同心圆模式、 模式、多核心模式。 (3) 形成因素 因素 影响 交通便捷程度影响地租高低 经济因素 ( 主要因素 ) 各活动支付 的高低 距 远近影响地租高低 收入的不同 导致 区的分化 知名度 吸引更多住宅和商场进入 社会因素 种族或宗教 形成种族聚居地 历史因素 古建筑和街道 对现代功能分区有 3、深远影响 土地租金 市中心 住宅 工业 (4) 发展变化 混杂布置阶段 : 早期城市地域范围狭小 , 市中心主要为 用地。 工业外迁阶段 分区形成阶段:市中心出现 区。 商业 读图忆知1 某城市示意图 (1) 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 , 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 _ _ _ _ _。 (2) 除考虑风向外 , 从图中分析该市工业区布局的合理 性有哪些。 (3)F 、 G 所示的两区域中 , 表示商业中心的是 _区域。 (4)A 、 B 、 C 、 D 四地中 , 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 地 , 原因是 _ _ _。 2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1) 在同一位置比较付租能力强弱 O 4、 位置是 _。 O 处付租能力最强的 活动是 _ , 甲 功能区是 _。 O 处付租能力最弱的活动是 _ , 原因是_。 (2) 随距离变化比较付租能力变化 随距 O 处距离增大 , 付租能力下降最快的是_。 P Q 范围付租能力最强的是 _ _ , 乙功能区是 _。 Q R 范围付租能力最强的是 _ _ , 丙功 能区是 _。 答案: 1.(1) 偏南风 (2) 靠近铁路和公路 , 运输方便;靠近河流 , 用水方便;和居住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 , 减少污染。 (3) G (4) A 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 , 靠近河流上游和风景区。 2 (1) 市中心 A 商业区 C 占用土地多 5、 , 租金成本过高 (2) A( 商业 )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经济因素对功能分区的影响及功能区布局的评价 ( 名师点拨要点 ) 1 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交通通达度差异和各项功能活动付租能力的 不同是促使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经济因素,图解分析如下: (1) 距市中心远近 地租差异 功能区的划分 (2) 交通通达度不同 地租差异 功能区的划分 2 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原则 ( 1)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 (2)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 , 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 , 基本原则如下: 第一 , 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可以布局在。 第二 , 用地规模大 , 对空气有轻度 6、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 有便利的交通 城内居民区 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第三 , 严重污染或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工业远离城市 , 并考虑盛行风向和水源地。 布局在盛行风的 ,远离水源地或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3) 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3 地租曲线图的判读方法 : 在判读地租曲线图时 ,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的影响 , 从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水平两方面分析。 下风向或者垂直方向上 (1) 坐标图 : 主要体现的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地租的影响 , 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 , 地租又受到交通通达度的影响 , 往往在距离市中心比较远的地区形成地租值高峰。 (2) 等值线图 : 用地租等 7、值线表示城市地租的变化 , 是一种特殊的等值线图 , 地租数值由里向外减小 ,该等值线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 , 弯曲的地方主要是受 的影响。 交通通达度 判读时要注意三 “ 读 ” : 一读极值:该区域地租的最大值、最小值。 二读密度:等地租线的疏密变化。 三读凹凸:等地租线的弯曲变化及形成原因。 对点演练 (2016 日照模拟 )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 , 为加强新区建设 , 将新建居住地、公路线各一处。 有居住地 公路 为选址方案。 读图完成 1 2 题。 1 新建住宅区和公路线的最佳组合是 ( ) A B C D 2 关于该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 ) A 工业区分散布局利于环境保护 B 为改善城市 8、环境设置了基本农田 C 工业新区位于市中心的下风向 D 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受交通线的影响 解析: 第 1 题 , 图中 用耕地 , 不合适; 城区较远 , 两面被铁路包围 , 受噪声污染; 于工业区的上风向 , 邻山、湖 , 环境较好 , 最适宜建住宅区。 用耕地 , 从市内穿过 , 易造成市内交通拥堵; 且从城市外缘经过 , 不影响市内交通 , 同时又连接规划的居民点 故最适宜修建公路线。 答案 : 第 2 题 , 该地北部、东部为丘陵地形 , 城区布局空间较小 , 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若工业区集中布局 , 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 将会加大环境压力 , 故工业区分散布局利于环境保护;图中显示工业新 9、区位于市中心的东北部 , 位于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该城市空间形态受地形和河流影响较大。 对点演练 (2016 河南六市联考 ) 图 1 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图 2 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 读图完成 3 4 题。 图 1 图 2 3 据图 1 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4 据图 2 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 ( ) A 中心商务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文化区 答案 : 3 4 解析: 第 3 题,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区域。 图中甲地有多条地铁线相交,在四地中交 10、通条件最好,故可能是中心商务区。 第 4 题,从该地铁站 6 21 时进出站人数可看出, 6 9 时为刷卡进站高峰,说明该时间段有大量人员离开此地,在 18 21 时为刷卡出站高峰,说明有大量人员进入该地,与住宅区情况一致。 (2016 岳阳模拟 ) 下图表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读图回答 5 6 题。 5 造成局部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条件 B 行政干预 C 人口分布 D 交通运输 6 若要在 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超市,最好选在 ( ) A B C D 答案 : 5 6 解析: 第 5 题,城市地租一般由市中心向外递减,图中局部地租等值线向外凸出,表明该处地租高于两侧,结合 11、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可判断交通运输是使其凸出的主要原因。 第 6 题,大型超市应建在交通便捷、地租相对较低的区域,图中 位置最好,接近两个商务中心、沿高速公路分布、地租相对较低。 (2016 太原四校联考 ) 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 下图为世界某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 读图回答 7 8 题。 7 图中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 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较差 B 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 C 城市中心流通人口较多 D 城市中心商品流通量较大 8 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则它可能分布在该 12、城市的( ) A 西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答案 : 7 8 解析: 第 7 题,中心商务区地租很高,但由于该功能区的人口日流量大而导致地租指数较低。 第 8 题,高级住宅区地价较高,其地租指数要高于低级住宅区。 由图可知,高级住宅区应分布在该城市的西南方向。 考点 2 城市区位与 城市 等级 体系 读图忆知 城市体系示意图 (1) 城市等级不同 , 城市数量不同 A 等级城市数量最少 , 说明其等级 _。 数量最多的是 _ 等级的城市。 (2) 城市等级不同 , 城间距离不同 B 等级城市间的距离比 C 等级城市间距离_。 城市间距离最小的是 _ 等级城市。 (3) 城市等级不同 , 服务范围不同 服务范围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_ 、 _等级城市。 (4) 城市等级不同 , 服务功能不同 服务功能最强的是 _ 等级城市。 B 等级城市可被 _ 等级城市服务覆盖。 答案: (1) 最高 C (2) 大 C (3) A C (4) A A 要点一 城市区位因素的判断与评价 ( 师生共研要点 ) 一个城市在形成初期的选址 , 到中后期的发展 ,受不同区位因素的影响。 1 自然因素影响城市选址 2 社会经济因素促进或限制城市发展 在影响城市的因。2017届新高考复习 7.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ppt课件
相关推荐
AD∥ BC ∴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 3)定义的双重性 具备“两组对边分别 平行”的四边形,才是“平行四边形”,反 过来,“平行四边形”就一定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性质。 ( 4)平行四边形的表示: 用 表示,如 ABCD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 1)共性 : 具有一般四边形的性质 ( 2)特性 : (板书) 角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边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推论
过刚才的折叠等腰三角形的实验,很容易得到辅助线,作 高 AD 或作顶角的平分线AD,可由两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 ,并给订正。 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没有其它辅助线的作法,教师可作提示:作中线 AD, 由学生 口答,或者指导学生看课本证明。 教师归纳等腰三角形性质 1,并指出它的几何符号语言的书写: 如上图:∵ AB=AC(已知) ∴∠ B=∠ C(等边对等角) 教师提出问题:练习 1(口 答)
1、第 2 讲 山地的形成 考纲点击: 1.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 2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考点 1 褶皱山 、 断块 山 与 火山 教材回顾 1 褶皱山 (1) 褶皱 概念:岩层在强大的 作用下 , 发生塑性变形 , 产生一系列的。 挤压 波状弯曲 山岭 基本形态 背斜和向斜 名称 地形 判断依据 背斜 未受侵蚀 , 成为 ;久经侵蚀 , 形成 中部岩层较 ,两翼岩层较 向斜
段两个 端点 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引导学生回忆第二节课学过的关于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知识,让学生说出自己收集的数学上的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把学生的答案分成两类:一类是“如果„那么„”形式的,一类是非 “如果„那么„”形式的。 对于简单的情 形,不予以过多 阐释,对于非“如果„那么„”形式的命题,要求给出
1、考纲点击: 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3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第 1 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考点 1 人口 的 自然 增长 教材回顾 1 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1) 决定因素:。 (2) 增长状况 时间差异 a 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缓慢。 出生率 和 死亡率 明显加快 b 农业革命后:人口增长较快。 c
函数 值 y=0,当自变量为何值时 y> 0,当自变量为何值时 y> 1。 探究与 讨论:你有几种 方法解出问题。 根据你的经验,你能迅速解答下列问题吗。 练习: 作出函数 y=3x6 的图象,用图象法求出 当 x取何值时, ( 1) 3x6> 0 ( 2) 3x6< 0 用直接解不等式的方法求上题中的有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相同吗。 自主学习 作出函数 y=2x5 的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