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新高考复习 6.1《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ppt课件内容摘要:
1、考纲点击: 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3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第 1 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考点 1 人口 的 自然 增长 教材回顾 1 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1) 决定因素:。 (2) 增长状况 时间差异 a 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缓慢。 出生率 和 死亡率 明显加快 b 农业革命后:人口增长较快。 c 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速度。 空间差异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 低 水平 , 人口增长 缓慢。 发展中国家:因政治上独立 , 民族经济的发展 , 医疗卫生事业 进步 , 人口 死亡率 下降 , 人口增 2、长很快。 (3) 增长主因: 水平的不断提高。 经济发展 2 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与特点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1) 分析人口增 长变化从认识三个指标开始 甲曲线代表 , 乙曲线代表 ,丙区域跨度代表。 甲、乙两指标中 , 先出现下降的是。 甲、乙两指标数值差距越大 , 说明。 甲曲线数值大于乙曲线数值 , 则人口数量呈。 人口自然增长率 乙 人口自然增长越快 正增长 高 (2) 从人口指标特点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阶段:甲 、乙 、丙 , 为 型; 阶段:甲 、乙 、丙 , 为 型; 阶段:甲 、乙 、丙 , 为 型。 (3) 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原始型 现代型。 低 原始 高 高 3、低 高 传统 低 低 低 现代 传统 型 (4) 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目前发达国家为。 发展中国家经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我国为。 现代 型 现代 型 要点一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 师生共研要点 ) 1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人口增长模式 特征 利 弊 “ 高高低 ” 模式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且波动较大 出生率高,能满足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死亡率高 , 有时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 , 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自然增长率低 人口增长快 人口增长模式 特征 利 弊 “ 高低高 ” 模式 自然增长率高, 劳动力充裕,促进经济发展 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面的 4、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贫困加剧等,进而引发各种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 低低低 ” 模式 少年儿童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人口压力减小,就业机会较多,利于经济水平的提高 ,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口生活困难和生活孤单等 劳动力和兵源短缺 2. 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发达国家 ( 或地区 )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 或地区 ) 增长速度 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增长缓慢 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很快 增长模式 现代型 ( 低、低、低 ) 传统型 ( 高、低、高 ) 发达国家 ( 或地区 )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 5、 或地区 ) 形成原因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的影响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人口 问题 近几十年 , 人口数量比较稳 定 , 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很多国家采取控制人口的措施 , 世界人口增长将趋于缓慢 3. 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方法 (1) 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 : 一般的 , 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 根据国家类型判断 :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 ;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基本属于 “ 三低 ” 模式的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全部属于现代型。 高 低 高 ” 模式的传统型 ( 6、3) 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数值 “ 定量 ” 判断 在进行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时 , 不管试题提供的是哪种资料 , 我们都可以通 过资料得出该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 进而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相关数据标准如下表所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高 ( 2. 5%) 高 ( 2. 5%) 低 ( 1. 0%) 传统型 高 ( 2. 5%) 低 ( 1. 5%) 高 ( 1. 0%) 现代型 低 ( 2. 0%) 低 ( 1. 5%) 低 ( 1. 0%) 4.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1) 认识人口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是表示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一种特殊的条形图 7、,将各年龄男性与女性人数或百分比分别在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条形,按年龄增长顺序自下而上排列。 人口金字塔能形象直观地反映人口年龄、性别结构,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 (2) 人口金字塔的分析重点 分析人口金字塔最重要的是分析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发展速度、人口增长类型、人口增长趋势以及人口发展问题,都取决于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间的人口年龄分布状况、各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国际通常把人口年龄划分为三组: 0 14 岁为儿童少年组、15 64 岁为成年组、 65 岁及以上为老年组。 当人口总量中成年组所占比重大时,则劳动力资源充足。 (3) 8、根据人口金 字塔形状判断人口增长状况 结合人口金字塔的形状,可把人口增长划分为三种类型: (1) 塔形呈 “ 下宽上窄,正金字塔 ” 扩张型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 该类型表明 ,而老年人口比重小。 这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 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人群比重高,而且不断有新的育龄人群成长起来,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人口规模不断扩张。 (2) 塔形呈 “ 清真寺塔顶 ” 静止型 该类型各年龄组人口的。 这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差较小的结果。 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稳定在零左右的增长。 如果出生率继续下降,就会过渡到第三种类型。 比重大致均衡 (3) 塔形呈 9、 “ 下窄上宽,倒金字塔 ” 收缩型 出生率长期下降 该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缩小 , 老年人口比重增大。 这是 的结果。 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人群比重低 , 后备力量更低 , 如果生育水平不变 ,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呈 , 人口缩减。 负增长 (2016 天津模拟 ) 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 1 2 题。 1 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 ) A 甲 乙 丁 丙 B 丙 乙 丁 甲 C 甲 乙 丙 丁 D 丙 乙 甲 丁 对点演练 2 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 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内移民 人口政策的实施 资源十分匮乏 A B 10、 C D 解析: 第 1 题,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模式首先转变的是死亡率 ( 降低 )。 第 2 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的结果,故 正确;人口政策通过鼓励和限制人口出生率,也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故 正确。 国内移民对一个国家自然增长率变化没有影响;资源多少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没有必然的规律联系。 答案 : (2016 郑州模拟 ) 读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年龄人口 (15 64 岁 ) 增长率趋势图,回答 3 4 题。 3 我国劳动年龄人 11、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大致是 ( ) A 1963 年 B 1984 年 C 2017 年 D 2030 年 4 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减慢的原因是 (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 劳动人口的省际迁移增多 C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D 工资水平增长缓慢 答案 : 解析: 第 3 题,图示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在 2017年以前大于 0 ,说明该类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在 2017年以后增长率小于 0 ,说明该类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则最大值出现在 2017 年。 第 4 题,劳动年龄人口是指 15 64 岁人口,则该类人口数量增速减慢,与 15 年前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有关。 (2016 湖北联 12、考 ) 2013 年 11 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5 年 12 月,某校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依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 ( 图 1) ,在现行人口政策和生育观念不变的前提下对我国 2040 年人口年龄结构进行了粗略预测,并绘制了 2040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 图 2) ,读图完成 5 6 题。 图 1 2 01 0 年我国人口年龄 金字塔图 图 2 2040 年我国人口年龄化金字塔图 ( 预测 ) 5 下面有关图 2 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此图预测明显有误,由于人口再生产的惯性, 0 4岁人口比重应较上年龄段增加 B 13、 30 34 岁人口比重明显增加是受人口政策的影响 C 此时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位于 0 1% 之间的低水平 D 过去三十年,我国人口数量超出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6 到 2040 年,我国 ( ) A 应继续鼓励劳务大量输出 B 电子装配业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C 仍应将原有的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基本国策长期坚持下去 D 玩具市场整体萎缩 答案 : 5 6 解析: 第 5 题,此图预测明显有误,图中 20 24 岁人口比重大于 25 29 岁人口比重。 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 0 4岁人口比重应较上年龄段增加; 30 34 岁人口比重明显增加是受人口增长惯性的影响;此时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负增长;过去三十年,我国人口数量没有超出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第 6 题,到 2040 年,我国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不能提供劳务输出。 劳动力价格升高,电子装配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再具有竞争力;原有的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基本国策,但必须有调整;玩具市场整体萎缩。 要点二 人口问题 ( 名师点拨要点 ) 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2 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2017届新高考复习 6.1《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ppt课件
相关推荐
段两个 端点 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引导学生回忆第二节课学过的关于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知识,让学生说出自己收集的数学上的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把学生的答案分成两类:一类是“如果„那么„”形式的,一类是非 “如果„那么„”形式的。 对于简单的情 形,不予以过多 阐释,对于非“如果„那么„”形式的命题,要求给出
1、第 1 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考纲点击: 1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考点 1 城市 内部 空间结构 商业 1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按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可分为 用地、工业用地 、政府机关用地、 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住宅 集聚 (2) 城市功能区 形成原因
AD∥ BC ∴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 3)定义的双重性 具备“两组对边分别 平行”的四边形,才是“平行四边形”,反 过来,“平行四边形”就一定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性质。 ( 4)平行四边形的表示: 用 表示,如 ABCD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 1)共性 : 具有一般四边形的性质 ( 2)特性 : (板书) 角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边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推论
函数 值 y=0,当自变量为何值时 y> 0,当自变量为何值时 y> 1。 探究与 讨论:你有几种 方法解出问题。 根据你的经验,你能迅速解答下列问题吗。 练习: 作出函数 y=3x6 的图象,用图象法求出 当 x取何值时, ( 1) 3x6> 0 ( 2) 3x6< 0 用直接解不等式的方法求上题中的有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相同吗。 自主学习 作出函数 y=2x5 的图象
1、第 2 讲 城市化 考纲点击: 1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2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考点 1 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 城镇 1 城市化 (1) 含义:人口向 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 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 驱动力 推力:使得人群离开 乡村 的因素拉力: 吸引 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教材回顾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 城市化水平:可以用 表示 ,
系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 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点。 有人发现,在 20— 25 摄氏度时蟋蟀每分鸣叫次数 C 与温度(摄氏度)有关,即 C 的值约是 t 的 7 倍与 35 的差。 某城市市内电话的月收费额 y(元)包括:月租费 15 元,拨打电话 x 分的计时费按 元 /分收取 把一个长 10 厘米,宽 5 厘米的长方形的长减少 x,宽不变,长方形的面积 y(平方厘米)随 x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