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新高考复习 11.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 2 讲 中国的 可持续发展实践 考纲点击: 1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考点 走 可持续发展 道路 大 教材回顾 1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人口基数 、素质低、结构不合理。 短缺的问题将长期存在。 资源相对 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仍在发展 , 范围在扩大 , 程度在加剧。 (2) 行动纲领 : 中国 21 世纪议程 中国 21 世纪 白皮书。 2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循环经济 (1) 手段:。 (2) 核心:提高。 (3) 方式:环境友好方式。 人口、环境与发展 环境无害化技术 生态效益 生态破坏 生态化 (4) 目的:实 2、现经济活动的。 (5) 意义: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 , 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6) 实践 调整工业经济结构 , 发展 清洁生产。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 推行 生态农业。 公众参与 , 提倡适度消费。 要点一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 庞大的人口压力 2 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3 深刻的环境危机 对点演练 (2016 徐州模拟 ) 下图是我国人口数、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图。 读图完成 1 2 题。 1 图中反映出我国走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 ( ) A 深刻的环境危机 B 生活贫困 C 资源短缺 D 人口素质过低 2 下列农业生产方式符合可 3、持续发展的是 ( ) 将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在一些陡峻的山坡上修建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A B C D 答案 : 解析: 第 1 题,从图中可以读出,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是资源短缺问题。 第 2 题,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会破坏生态环境,可以将部分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林地、草地开垦为耕地,但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陡坡开垦耕地、修梯田会造成水土流失。 3 (2016 郑州模拟 ) 阅读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 4、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 我国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地区、青藏高原区及东部沿海水陆交接地区。 加强生态脆弱区保护 , 增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 ,促进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 , 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图中 A 地区日照时数不及 B 地区 , 而积温却高于 B 地区 , 试分析其原因。 (2)B 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 , 试分析造成该地区生态脆弱的原因。 (3) 请为 B 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解析: 第 (1 ) 题 , 读图 , 根据经纬度及河流形状判断 , A 地区位于四川盆地 , 多 5、阴雨天气 , 所以日照时数小。 阴雨天多 , 云层厚 , 大气保温作用强 , 盆地地形 ,热量不易散失 , 所以积温高。 B 地区位于云贵高原 , 海拔较高 , 所以日照时数大。 海拔高 , 云层薄 , 大气保温作用弱 , 高原地形散热快 , 所以积温较低。 第 (2) 题 , 结合前面分析 , B 地区是云贵高原 , 石灰岩广布。 该地全年降水量大 ,溶蚀作用强。 土层薄,过度砍伐山体林木资源,植被覆盖率低,石漠化严重。 降水量大,植被覆盖率低,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 所以生态环境脆弱。 第 ( 3) 题 , 针对 B 地区的环境特征 , 实现可持续发展 , 必须开展山体综合治理 , 退耕还林、 6、封山育林 , 提高山体林草植被覆盖率 , 控制水土流失。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 发展以林果业、立体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特色产业 ,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加大生态保护监管力度 ,加强区域生态监测与预警机制。 答案: (1) A 地区位于四川盆地 , 多阴雨天气 , 云层厚 , 大气保温作用强 ,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积温高。 B 地区位于云贵高原 , 海拔高 , 云层薄 , 大气保温作用弱 , 积温较低。 (2) 石灰岩广布 , 全年降水量大 , 溶蚀作用强;土层薄 , 过度砍伐山体林木资源 , 植被覆盖率降低 , 石漠化严重;降水量大 , 植被覆盖率低 , 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 (3) 7、 开展山体综合治理 ,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 提高山体林草植被覆盖率 , 控制水土流失;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 发展以林果业、立体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特色产业 ,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加大生态保护监管力度 ,加强区域生态监测与预警。 要点二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 名师点拨要点 ) 1 控制人口数量 , 提高人口素质 2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 实现循环经济 (1) 循环经济的原则与特点 (2) 实行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生产模式 在原料开采 生产制造 消费使用 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 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 工业:清洁生 8、产 含义 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 原理 生态系统原理 方式 调整生产结构,发展大生产 多样化经营 ,协调经济和环境效益 目的 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农业:生态农业 典型代表 北京 “ 留民营 ” 模式、南方山区立体农业、珠三角基塘农业 3. 适度消费 : 消费具有动力功能 , 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 ,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 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 4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低碳经济的比较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提出 背景 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保护全球气候 关注 重点 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 9、 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不 同 点 定位 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强调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 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根本目标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要求 都应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共 同 点 基本保障 都以技术创新为支撑 , 以制度创新为保障 对点演练(2016 聊城模拟 ) 读某农业生态园生产链循环模式图 , 完成 1 3 题。 1 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 持续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效益最大化原则 2 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 ) 延长产业链 , 提高产品附加值 废弃物资源化 , 减少环 境污染 10、 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 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 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 A B C D 3 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 ( ) 食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 养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 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 草等牧草 收集珍禽的羽毛制作成观赏标本 A B C D 答案 : 解析: 第 1 题 , 该产业链做到了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强调的是不同物种、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 ,生态农业不能体现;共同性原则体现的全球全员参加 ,与生态农业关系不大;生态农 11、业强调的是生态、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而不是最大效益。 第 2 题 , 本题强调的是生态效益。 延长产业链 , 增加附加值 , 促进餐饮、休闲旅游业发展属于经济效益。 第 3 题 , 黄粉虫、套种都不属于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利用。 (2016 成都模拟 ) 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产地。 读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 4 5 题。 4 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 ) A 原料丰富 B 科技发达 C 市场广阔 D 交通便利 5 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有 ( ) A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B 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12、C 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 D 实现粉尘和酸性气体的零排放 答案 : 4 5 解析: 第 4 题,读图可知,电解铝厂发展的区位优势是原料丰富。 第 5 题,循环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但仍会有污染物的排放。 本讲课堂小结 知识构建 关键点拨 1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三大原因: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2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 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 , 其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 , 我国大力推行生态农业。 高考真题( 5 年全国, 2 年地方) 考向 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015 福建高考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13、读图完成 1 2 题。 1 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 季风水田农业 B 乳 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混合农业 2 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 A 价格低廉 B 减耗保鲜 C 绿色优质 D 品种丰富 解析: 第 1 题 , 读图可知 , 该地农业生产既种植水稻、花卉、水果等 , 又养殖鸡、鸭、牛、羊等 , 即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 , 且两者都占较大比重 , 因此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农业。 第 2 题 , 从图中可以看出 , 该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 利用沼渣及动 物粪便等有机堆肥作为肥料 ,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因此农产品具有绿色优质的特点,从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答案 : (2013 福建高考 )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 3 4 题。 3 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闽浙丘陵 4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 提高经济效益 加快城镇发展 提供清洁能源 促进民居集中 A B C D 答案 : 3 4 解析: 第 3 题,甘蔗、水稻的生长都需要高温多雨的环境,一般分布在我国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