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必修一2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06内容摘要:
3)/T2+(x5x4)/T2+(x6x5)/T2]/5=(x6x1)/5T2 比较可知,逐差法将 x1到 x6各 实验数据都利用了,而后一种方法只用上了 x1和 x6两个实验数据,所以失去了多个数据正负偶然误差互相抵消的作用,算出的 a值误差较大,因此实验中要采用逐差法。 [范例精析 ] 例 1: 甲球的重力是乙球的 5倍,甲、乙分别从高 H、 2H处同时自由落下( H足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大 B.下落 1m时,甲、乙的速度相同 C.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 5倍 D.在自由下落的全过程,两球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解析 : 甲、乙两球同时作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的直线运动,所以下落过程的任一时刻两者加速度相同、速度相同,但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等于末速度的一半,与下落高度有关。 所以正确选项为 B。 拓展: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其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 g的大小与重力大小无关。 当问题指明(或有明显暗示)空气阻力不能忽略不计时,物体运动就不再是自由落体运动。 例 2: 水滴由屋檐自由下落,当它通过屋檐下高为 ,用时 ,不计空气阻力, g取 10m/s2,求窗台下沿距屋檐的高度。 解析: 雨滴自由下落,由题意画出雨滴下落运动的示意图如图 242所示 ,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图中的几何关系求解。 如图 242所示 h1=gt2/2„„① h2=gt2/2„„② t2=t1+„„③ h2=h1+L„„ ④ 由①②③④解得 :g(t1+)2/2=gt12/2+L代入数据得 t1= 所以 , h2=g(t1+)2=10 拓展 : 由该问题的解题过程可以看出,利用平均速度来解题比较方便、简捷。 请思考:本题有无其它解题方法,如有,请验证答案。 [来源 :] 例 3: 升降机以速度 v= ,升降机内的天花板上有一个螺丝帽突然松脱,脱离天。沪科版必修一2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06
相关推荐
1、高考导航 考点内容 要求 说明 高考命题实况 命题热点 2014 卷 2014 卷 2015 卷 2015 卷 参考系、质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只限于 v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公式、规律的应用; (2)x v (3)与牛顿运动定律、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磁场中通电导体的运动等相结合考查; (4)与实际生活应用相结合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 实验一
1、考点 1 东亚、日本 第 2 讲 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 要点一 东亚 1 自然特征 (1) 气候:东部主要为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2) 地形: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 河流: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东部为外流河,内陆以内流河为主。 (4) 灾害:东部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 、地震
1、考纲点击: 1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 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 “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 名录的重要意义。 2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 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3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 (1) 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
1、 基础课时 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加速度 相同 相反 (0 at2t at0 2v (1)1 2 3 瞬时速度的比为: _。 (2)1 2 3 位移的比为: _。 (3)第一个 第二个 第三个 位移的比为: x x x _。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 _。 1 ( 2 1) ( 3 2 ) ( n n 1 ) 1
1、高考导航 考点内容 要求 说明 高考命题实况 命题热点 2014卷 2014卷 2015卷 2015卷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处理物体在粗糙面上的问题,只限于已知相对运动趋势或已知运动方向的情况 (1)对弹力和摩擦力大小、方向的考查; (2)受力分析及力的运算作为一种分析物理问题的工具,贯穿高考考查的大部分内容和考题; (3)力的合成与分解; (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如动态平衡
1、第 1 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考纲点击: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 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 背景 及 意义 教材回顾 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2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 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煤炭 天然气 (2)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 为主 , 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矿产资源中具有清洁优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