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基础课时(6)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内容摘要:

1、高考导航 考点内容 要求 高考命题实况 命题热点 2014卷 2014 卷 2015 卷 2015 卷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对惯性、超重与失重、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2)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 (3)将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 (特别是与图象相联系 )等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 (4)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处理连接体问题,并能选取适当的坐标系建立方程求解。 (5)与实际生活应用相结合,将实际问题理想化、模型化。 超重和失重 单位制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基础课时 6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 _状态或 2、_状态 ,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 _这种状态。 (1)指出力不是 _物体运动的原因 , 而是 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即力是产生 _的原因。 (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 _,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 _。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改变 改变 维持 加速度 惯性 惯性定律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_状态或 _状态的性质。 (2)量度: _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 _大的物体惯性大 , _小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 _属性 ,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思考 (1)自行车比赛中 , 高速行进的自行车受到障碍 物阻碍 , 人会向哪倒地 3、。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刚用湿拖把拖过的地面较滑,行人不小心滑 倒 ,试用惯性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质量 质量 质量 固有 知识点二 、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 _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 另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这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 , 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_,方向 _,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表达式: F F 相互 相等 相反 诊断自测 ) 就是物体具有惯性的表现 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 4、 D 2.(多选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规律 , 反映的是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所遵循的规律 , 而自然界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 所以 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 , 惯性定律 (即牛顿第一定律 )则是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 , 故 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 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则必须有力的作用 , 所以 B、 的质量为 10 物体 0 A、 m/0 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大 大 的惯性一样大 解析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 质量越大 , 惯性越大 , 惯性大 5、小与速度大小无关 , 故 大 , 选项 A、 C、 答案 B 所示 ,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 1 和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解析 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力 体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 , 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 答案 D 所示 , 大人很轻松地就能将小孩拉过来 , 如果用两个力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 , 就很容易地显示两个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图 2 解析 所给拉力图象关于 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始终相等 , 图象看出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 、 同时 6、消失 , 作用时间相同 , 象上两人的拉力一正一负 , 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 答案 A 考点一 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理解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 惯性 , 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 , 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是不存在的。 在实际情况中 , 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 , 与物体不受外力的表现是相同的。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 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顿第二定律来回答。 【 例 1】 下列关于 7、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在粗糙水平面上时的惯性大 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 嫦娥二号 ” 卫星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解析 决定物体惯性大小的因素是质量 , 因此 A、 乓球的质量较小 , 可以快速抽杀 , 即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 亦即乒乓球惯性小 , “ 嫦娥二号 ” 卫星中的物体尽管处于失重状态 , 但其质量不变 , 因此仍然具有惯性 , 答案 C 规律总结 (1)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 “ 原状 ” 或反抗 “ 改变 ” 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2)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 , 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如果物体的运动 8、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然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作用。 因此,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以及如何改变,应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 变式训练 】 1.对惯性的理解 (2015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末 )某同学为了取出如图 3所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 , 一手拿着球筒的中部 ,另一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 , 则 ( ) 图 3 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 解析 羽毛球筒被手击打后迅速向下运动 , 而羽毛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 所以会从筒的上端出来 , 答案 D 2.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解析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 质量是其唯一量度 , A、 9、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 , 加上理想化的推理得出的规律 , 体可以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 答案 D 考点二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三同 大小相同; 性质相同; 变化情况相同 三异 方向不同; 受力物体不同; 产生效果不同 三无关 与物体种类无关; 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 与物体是否和其他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无关 比较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不 同 点 受力物体 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依赖关系 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叠加性 两力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 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合力为零 力 10、的性质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性质不一定相同 相同点 大小、方向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 例 2】 (多选 )如图 4所示 , 我国有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叫做 “ 押加 ” , 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 , 如果甲 、 乙两人在“ 押加 ” 比赛中 , 甲获胜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 4 所以甲获胜 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大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解析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其自身的受力情况决定的 , 只有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 , 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 不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 , 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11、, 但由于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 其效果可以不同。 甲加速前进的原因是甲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大小大于绳子对甲的拉力大小;乙加速后退的原因是绳子对乙的拉力大小大于乙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但是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 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A、 B、 答案 别提醒 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定律中的 “ 总是 ” 说明对于任何物体 , 在任何情况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等大反向 , 但因所作用的物体不同 ,所产生的效果 (运动效果或形变效果 )往往不同。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是一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牵扯第三个物体。 【 变式训练 】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一起重机通过一绳子将货物向上吊起的过程中 (忽略绳子的重力和空气阻力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都等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大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