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一轮 1.1《运动的描述》ppt课件内容摘要:

1、课标版 物理 第 1讲 运动的描述 一、参考系、质点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 的物体。 (1)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的 的点 ,它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 实际上并不存在。 (2)物体能看做质点的条件 ,物体的 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 可以忽略。 自测 1 (辨析题 ) (1)很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 ( ) (2)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 ) 答案 (1) (2) 不动 有质量 大小和形状 教材研读 时刻 时间间隔 区别 (1)时刻指某一瞬时 (2)在时间轴上用 表示 (3)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能等状态量 (1)时间间隔是两时刻间的间隔 (2)在时间轴上用 表示 (3)对应的是位 2、移、路程、功等过程量 联系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即为时间间隔 二、时刻和时间间隔 点 线段 定义 区别 联系 位移 表示质点 的物理量 ,用从 指向 的有向线段表示 位移是矢量 ,其方向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 ,大小与路径无关 (1)在单向直线运动中 ,位移的大小 路程 ; (2)一般情况下 ,位移的大小 路程 路程 质点运动实际轨迹的长度 路程是标量 ,没有方向 ,其大小与路径有关 三、路程和位移 位置变化 初位置 末位置 等于 小于 自测 2 (辨析题 ) (1)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 ) (2)小明围着操场跑完一周 ,其位移为零。 ( ) 答案 (1) (2) 四、 3、速度和速率 在变速运动中 ,物体所发生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 ,即 v= ,是矢量 ,其方向就是相应 的方向。 运动物体经过某一 或某一 的速度 ,是矢量。 的大小 ,是标量。 自测 3 (2015皖南八校联考 )某人爬山 ,从山脚爬上山顶 ,然后又从原路返回 到山脚 ,上山的平均速度为 山的平均速度为 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 小和平均速率是 ( ) A. , B. , 比值 位移 位置 时刻 瞬时速度 答案 D 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由于此人爬山往返一次 ,位移 s=0,平均速度 v= = =0;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由于此人往返 一次 ,路程为山脚到山顶距离的 2倍 ,平 4、均速率为 = = ,所以 1212122vv0 12222、加速度 速度的 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 的比值。 a= ,单位 :m/ 速度 ,反之速度。 加速度是矢量 ,但 度 直线运动中 , 自测 4 (2015北京四中期中 ,1)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 ,正确的是 ( ) 由于其速度很大 ,所以加速度也很大 也可能相反 ,但一定与速度变化的方 向相同 变化量 时间 增加 减小 且不为零 )时 ,速度也有可能保持不变 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答案 B 匀速行驶的列车 ,加速度为 0,由 a= 知加速度的方 向和速度变化的方向始终相同 ,加速度不变 (且不为零 )时 ,速度均 匀地变化 ,故 如果加速 5、度逐渐增加但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 ,物体将 做减速运动 ,故 考点一 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 (1)明确题目中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 (2)分析物体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而言能否忽略。 注意 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成质点。 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 ,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1)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都是相对 于参考系而言的。 考点突破 (2)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 如果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可能得 出不同的结论。 (3)参考系本身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 ,在讨论问题时 ,被 选为参考系的物体 ,我们常假 6、定它是静止的。 (4)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 ,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 选取参考系时 ,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一般应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决定。 例如研究地球公转的运动 情况时 ,一般选太阳作为参考系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 ,通常选地面或 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研究物体在运动的火车上的运动情况时 , 通常选火车作为参考系。 在今后的学习中如不特别说明 ,均认为是以地球 作为参考系的。 注意 (1)参考系的选取虽然具有任意性 ,但在结合物理情境的具体选取 中通常是唯一的。 (2)选取不同的参考系 ,对运动的描述不同 ,但求解结果是相同的。 典例 7、1 2012年 6月 16日 18时 37分 ,“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升空。 2012年 6月 18日 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 ,14时左右与“天 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如图所示。 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 会对接。 “神舟九号”于 2012年 6月 29日 10点 00分安全返回。 关于以上消 息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18时 37分”表示的是时刻 用时 303时 23分 舟九号”飞船绕地球飞行情况时 ,可以把“神舟九号”看成质点 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的过程中 ,可以把 “神舟九号”看成质点 答案 D “ 18时 37分”是“神舟 8、九号”发射的瞬间 ,指时刻 ,6月 16 日 18时 37分发射 ,6月 29日 10点 00分返回 ,历时 12天 15时 23分 ,即 303时 23分 ,B 对 ;研究“神舟九号”飞船绕地球飞行时 ,可忽略其大小视为质点 ,在 交会对接的过程中 ,对“神舟九号”姿态调整 ,涉及转动 ,所以不能将“神 舟九号”看成质点 , 1位杂技演员 ,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 ,结果 两人同时落到蹦床上 ,若以演员自己为参考系 ,此过程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 的运动情况是 ( ) 朝下运动 朝上运动 答案 B 乙上升过程 ,甲、乙间距越来越小 ,故甲看到乙向上运动 ;乙下 降过程 ,因甲的 9、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甲、乙间距仍然变小 ,故甲看到乙还是 向上运动 ,同理 ,乙看到甲一直朝下运动。 只有 考点二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而瞬时速度 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情况。 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求某时刻的瞬时 速度。 典例 2 (2015浙江理综 ,15,6分 )如图所示 ,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 ,其 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 ,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 t。 测得遮光条的 宽度为 x,用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为使 更接近 瞬时速度 ,正确的措施是 ( ) 答案 A 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 ,所以要使瞬时速 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10、 ,可将遮光条的宽度减小一些 ,所以 B、 C、 错误 , 对于瞬时速度要从极限的角度来理解 ;对于平均速度要特别注意是哪 段时间 (或哪段位移 )内的平均速度。 2 (2015湖北襄阳期中测试 )一个质点沿直线 它离开 x=5+2m),它的速度随时间 系为 v=6m/s),该质点在 t=0到 t=2 t=2 s到 t=3 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 m/s 39 m/s B.8 m/s 38 m/s m/s 19.5 m/s D.8 m/s 13 m/s 答案 B 根据题意 ,题中 v=6m/s)是计算瞬时速度的公式 ,质点做非匀 变速直线运动时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应根据 = 求解。 t= 11、0时 , m, t=2 1 m,x1=6 m, = =8 m/s;t=3 9 m,所以 x2=8 m,所以 = =38 m/s,故选 B。 1考点三 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物理量 速度 v 速度变化量 v 加速度 a 物理意义 表示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即速度的变化率 公式及单位 v= m/s v=m/s a= m/系 三者无必然联系 ,甚至为 0,也可能为零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 ,加速度的决定式是 a= ,即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 受到的合力 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的方向决定。 注意 对于涉及“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问题要注意以下两 点 :(1)理解清楚三者各自的物理意义及其定量关系 ,a= 是加速度的定义 式而非决定式 ,加速度大小决定于 a= ;(2)三者都是矢量 ,在计算时要特别 注意正方向的确定和正负号的准确使用。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 ,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 d=3.0 遮光板 ,如图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