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一轮 2.1《重力、弹力》ppt课件内容摘要:
1、课标版 物理 第 1讲 重力 弹力 一、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改变物体的 或使物体发生。 、 、。 (1)物质性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2)相互性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只要有作用力 ,就一定有对应 的。 (3)独立性 :一个力作用于某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 ,与这个物体是否受到其 他力的作用无关。 教材研读 运动状态 形变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相互反作用力 (4)矢量性 :力既有大小 ,又有方向 ,力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 定则。 自测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在向前飞行的过程中 ,始终受到向前的力来维持它向 前运动 说明甲对乙的作用力在先 ,乙对甲的作 2、用力在后 答案 A 力的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 ,例如地球与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选项 力的作用离不开物体 ,用脚踢出去的足球 ,在向前飞行的过程中 ,球没有受到向前的力来维持它向前运动 ,球是因为具有惯性 ,所以才向前运动 ,选项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 ,选项 二、重力 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G= 重力加速度 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向下。 (1)定义 :为了研究方便而人为认定的重力的作用点。 (2)位置确定 重心在其。 竖直 几何中心 重心可用 确定。 注意 (1)重力的方向总是与当地的水平面垂直 ,不同地方水平面不同 ,其 垂直水平面向下的方向也就不同。 3、(2)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自测 2 关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物体在上升阶段所受的重力比落向地面时小 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 悬挂法 答案 D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不管物体 是静止还是运动 ,也不管物体是上升还是下降 ,无论物体是固态、液态还是 气态 ,地球表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 ,选项 A、 重力大小与物 体的质量有关 ,与运动状态无关 ,选项 定义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 ,对与它接触的物体 产生力的作用 ,这种力叫做弹力 产生条件 物体间相互接触 ;并且发生弹性形变 方向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 大小 弹簧类物体的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从胡克定律 F= 非弹簧类物体的弹力大小可以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 律求解 三、弹力 实验表明 ,弹簧发生 时 ,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 (或 缩短 )的长度 即 F= 单位是牛顿每米 ,符号用 N/般来说 , 弹簧越“硬” ;弹簧越“软”。 、 、 、 等因素有关。 如图所示。 弹性形变 粗细 长度 材料 匝数 自测 3 (辨析题 ) (1)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与其形变方向相同。 ( ) (2)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 ) (3)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 ( ) (4)弹簧弹力与其长度成正比 ( ) 答案 (1) (2) (3) (4) 自测 4 ( 5、2015广东珠海六校第二次联考 )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 ,有 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 ,如图所示的情况就是一个实例。 当运动员踩压 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 B 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均要发生形变 ,选项 发生弹性形变 的物体 ,为了恢复原状 ,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 ,选项 在最低点 ,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 ,不等于运动员 的重力 ,选项 C、 自测 5 一根很轻的弹簧 ,在弹性限度内 ,当它的伸长量为 4.0 弹簧的 弹力大小为 ;当它的压缩量为 1.0 该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 6、 ) 答案 A 由胡克定律有 F1=2=入 .0 1=,.0 可解得 ,选项 考点一 力的基本概念、重力 互性、物质性等特征 ; 只能说竖直向下 ,要清楚重力和万 有引力的关系 ; 是为研究重力对物体的宏观作用效果而引入的等 效作用点。 考点突破 典例 1 (2015福建质检 )(多选 )关于力的概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可以同时找到几个施力物体 这是由于书本发生微小形 变而产生的 手先给弹簧一个压力 ,等弹簧被压缩一段距离后才反过来给 手一个弹力 答案 据力的定义可知选项 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的 作用时 ,该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对应一个施力物体 ,选项 弹力是施力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7、而对受力物体的作用力 ,选项 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选项 压缩弹簧时 ,手给弹簧的压力与 弹簧给手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它们同时产生 ,选项 1明灯又叫天灯 ,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 (即诸葛亮 )所发明。 当 年 ,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 ,无法派兵出城求救。 孔明算准风向 ,制 成会飘浮的纸灯笼 ,系上求救的信息 ,其后果然脱险 ,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 笼为孔明灯。 现有一孔明灯升空后向着东北偏上方向匀速上升 ,则此时孔 明灯所受空气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 北偏上方向 直向上 D. 2 答案 C 因孔明灯匀速运动 ,则其受力平衡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孔 明灯所受 8、空气的作用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与孔明灯运动方向无 关 ,选项 考点二 弹力的分析和计算 (1)条件法 :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2)假设法 :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 ,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 ,看物体能 否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若运动状态不变 ,则此处不存在弹力 ,若运动状态 改变 ,则此处一定有弹力。 (3)状态法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 断弹力是否存在。 (4)撤物法 :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掉 ,看研究对象能否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1)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作用在迫使物体发生形变的那个物 体上 9、。 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种 : (2)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弹力的方向 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符合。 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 ,先假设一个弹力的方向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求出弹力。 若所得结果为正值 ,其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同 ;如果为负值 ,其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 注意 (1)绳对物体只能产生拉力 ,不能产生推力 ,且绳子弹力的方向一定 沿着绳子并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这是由绳子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2)杆既可以产生拉力 ,也可以产生推力 ,弹力的方向可以沿杆 ,也可以不沿 杆 ,这是杆和绳两种模型的最大区别。 (1)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10、。 (3)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 典例 2 (2015湖北武汉一模 )如图所示 ,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 角的曲杆 , 杆的另一端固定着一质量为 分析下列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的 大小和方向 : (1)小车静止 ; (2)小车以加速度 答案 (1)FN=向竖直向上 (2)m 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满足 = 且斜向右上方 解析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 ,其受力情况为 :重力和杆对它的弹力。 (1)当小车静止时 ,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由平衡条件可知 :力 ,即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故弹力 向竖直向上 ,如图甲所 示。 22ga (2)当小车以加速度 设弹力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如图 乙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 11、定律有 : =N =得 m = 22ga弹力 大小为 m ,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满足 = 且 斜向右上方。 (1)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 (2)小车静止时 ,由平衡条件可以求解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 (3)小车加速运动时 ,可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2图所示 ,已知小球静止 ,甲中的细线竖直 ,乙中的细线倾斜 ,试判断图 中小球所受弹力的方向。 答案 甲图中小球受细线向上的弹力 ;乙图中小球受细线斜向上的弹力 和斜面对其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弹力。 解析 小球除受重力外 ,还受其他力的作用 ,甲、乙两图中均可采用“假设法”分析 :在两图中 ,若去掉细线 ,则小球将下滑 ,故两细线中均有沿细线方向的拉力 ;在甲图中若去掉斜面体 ,小球仍能在原位置保持静止状态 ,则斜面与小球间无弹力 ;在乙图中若去掉斜面体 ,则小球不会在原位置静止 ,则斜面对小球有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 考点三 活结与死结问题。2017年高考一轮 2.1《重力、弹力》ppt课件
相关推荐
课标版 物理 第 2讲 摩擦力 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 ,有 或 时 ,在接触面上所受到的阻碍 或 的力。 接触面 ;接触面间有弹力 ;物体间有 或。 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 :0 (4)木块相对于木板开始滑动后 ,mg ,此时 ,滑动摩擦力随 的增大 而减小 ,按余弦规律变化。 (5)最后 ,= ,0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 解法二 :特殊位置法 本题选两个特殊位置也可方便地求解 ,具体分析见表
多媒体演示P 112 中的操作,学生探究对应点连线之间的位置、大小关系,以及对应线段、对应角之间的关系 结论: ,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图 3[来 2. 连接对 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 3. 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用几何画板验证) 三、巩固练习 继续探究 2 1 l l ’ A B C A’ B’ C’ A BCDA39。 B39。 C39。 D39
1、课标版 物理 第 5讲 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目的 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原理 一、打点计时器 计时仪器 ,每隔 (1)电磁打点计时器 :46 (2)电火花计时器 :220 (1)表示和纸带相连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2)通过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 ,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材研读 二、利用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v 3、 若
1、课标版 物理 第 6讲 实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 ,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 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教材研读 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 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 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之间的定 量关系了。 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钩码若干、三角板、坐标纸、铅笔。 实验步骤 让其自然下垂
1、课标版 物理 第 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且做 不变的运动。 :匀 加 速 直 线 运 动 与 方 向 相 同。 匀 减 速 直 线 运 动 与 方 向 相 反。 教材研读 加速度 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 : 位移公式 : 速度位移关系式 : 重要推论 (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
1、课标版 物理 第 4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一、受力分析 把指定物体 (或研究对象 )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 分析出来 ,并画出物体 图的过程。 先分析场力 (重力、电场力、磁场力 ),再分析接触力 (弹力、摩擦力 ),最后 分析其他力。 (1)明确 即确定分析受力的物体。 (2)隔离物体分析 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 出来 ,进而分析 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